说到这几年江淮汽车的情况,用“大起大落”来形容真是一点不为过。最近江淮因为跟华为合作,推出了尊界S800这个百万级别的豪车,着实在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多人都在谈,这是不是江淮重新翻身的机会。我看,这个事情还得仔细掰扯掰扯,不能光看表面热闹。
先说说财报这事,2025年上半年的报表一出来,数据那是真不好看,营业收入不到200亿,比去年还少了接近一成,净利润更是直接跌到负数,半年亏了七个多亿,同比跌了356%,说句实在话,这简直是坐滑梯,这种下滑幅度,在业内也是罕见。别说利润了,连扣非净利润都亏得不像话,已经连续好多年都在亏损,累计数十亿,这真不是一时半会能缓过来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江淮自己也分析了,主要是国际市场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外加整个出口业务受阻,再加上高端新能源项目还处在“磨合期”,没啥规模效应。这几条都挺实在,国内车市竞争是越来越卷,尤其新能源领域,过去赚的钱现在都要拿大量投入去抢市场份额,没啥盈利空间。而国际上,老外市场也变难做,品牌不硬,渠道不通,想挣快钱基本不可能。
从销量看,今年上半年卖了不到十九万辆车,同比又下滑了快8%。货车还算撑得住,皮卡是增长了点,但乘用车掉头就下,下降超过一成。尤其新能源,整个前七个月跌了34%,可见竞争压力多大。说到底,其实江淮汽车在行业里不算小角色,过去造车是有底子的,老一代搞自主品牌时属于头部阵营之一,甚至新能源布局也是最早的一批。但你看现在,比亚迪、长安、吉利这些巨头在新能源上狂飙突进,江淮反而没吃到头口红利。历史遗留问题不少,尤其是经营理念老化、产品升级慢,导致赛道掉队,一追就又拉远。
这几年江淮试过很多路子,和蔚来、大众这种大品牌合作,想学点东西,还能拉高品牌。可惜合作没带来预期销量,反而每年还贴钱持续亏损,跟行业主力比起来,简直越来越边缘化。去年全年一算账,又亏了十八亿,创下上市最大亏损。看财报只能摇头,还真是“买了个教训”。
话说回来,这次和华为合作搞“尊界”豪车的事,倒是给江淮带来新机会。为啥大家都在看好这个事?主要是华为的光环给添了不少分。现在凡是跟华为扯上关系的,基本是流量与关注度双丰收。再加上华为自己在汽车智能化上做得风生水起,尤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这些核心技术,真不是随便哪家搞得起来。尊界S800刚一推出来,大定破万台,这个速度相当惊人,在百万豪车圈算是炸了锅。很多人买,其实冲的不是江淮,而是这块华为的“钉子招牌”,大家认技术、认未来体验。
但问题也很直接,百万级的豪车市场,说到底还是小众。中国买得起这么贵车的人本来就有限,这个市场长期被宾利、劳斯莱斯、迈巴赫这些国外老牌垄断,而且品牌影响力、历史底蕴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你看最近的销量榜,前几名全是揽胜、保时捷这些老面孔,国产品牌能上榜的没几个,像比亚迪仰望U8顶多也就挤进前二十。这就说明,品牌天花板还是很难突破,即使技术性能好,也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认可国产豪车,尤其是越贵买的人越挑剔,不是简单搞个爆款就能改变品牌调性。
再一个问题,江淮以前路子太接地气了,主打低中端价位,性价比、便宜好用是主打,但高端豪车讲究的是历史感和尊贵气质。江淮转型做百万豪车,基本就是“老牛拉新车”,没怎么积攒豪车口碑,没有豪车制造经验,品牌故事也讲不出来。这种跨界对企业来说风险挺大,别家也都撞过南墙,比亚迪仰望U8好不容易抢到关注,后面也难免销量掉队。可见豪车市场对国内厂商来说,还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
不过行业发展也在变,谁都懂以前的豪车靠机械和底蕴,现在越来越多靠智能化和软件定义。时代不同了,这两年智能驾驶、自动泊车、智能座舱成了新豪车卖点。国内厂商在这些方面其实比外资更有话语权,地平线、华为这些企业在自动驾驶芯片和车载系统上已经做到全球领先。这一套技术下来,给新一代豪车加分不少,年轻人买车不光看品牌,还看智能体验。将来谁技术跑得快,谁就可能吃到更多市场红利。
看现在趋势,豪车市场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只是需要持续深耕,得真正把智能化做到极致,产品力硬核,品牌故事讲到位,体验跟得上,慢慢让消费者接受,逐步突破高端壁垒。行业报告预测,到2028年,全球高端车市场能突破5000多亿美元,中国豪车年销量要占全球四成,将近四百万台。这样算下来,蛋糕是很大,如果能凭实力在一二线城市站住脚,后面加速扩张未尝不可。
江淮毕竟有几十年造车经验,技术底子还在,只要转型做对了,能跟上智能化浪潮,未必没有机会大翻身。华为技术投入是真金白银,双方合作做高端产品,短期内能拉动销量,长期看还得把品牌形象筑起来,让高净值人群真正愿意为“尊界”买单。这不仅是一个单车爆款的胜利,更得转化为企业整体业绩的突破。
但不能盲目乐观。高端化并不是谁跟着华为搭个台子就能轻松成功,后续竞争还得看实际落地。品牌力的树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是几则广告就搞定。其次,渠道和服务体系得跟上,售后体验做不好,客户买一次之后怎么还会再买?而且市场环境随时在变,现在看着形势好,十年后二十年后又是新一轮洗牌。企业得有战略定力和足够投入度,不能只看短期爆点,还得布局长期竞争力,否则极有可能昙花一现。
最后一点,江淮汽车现在亏损严重,尊界这个新项目能不能让江淮彻底翻身?我的看法是,机会是有的,但挑战更大。利用华为的技术和口碑为自己“背书”,是快速切入高端市场的捷径,但最终还是要靠自身体系能力、产品创新和品牌塑造,光靠外部光环不够。国产品牌要想真正站稳百万级豪车市场,还要不断探索,持续在技术和服务上发力。
总体来看,江淮现在属于已经走到十字路口,亏损压力很大,但手里拿到了进入豪车市场的门票。如果能把握住智能化的潮流,充分发挥与华为的协同优势,把产品、体验、品牌三驾马车都拉到位,的确可能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反之,如果只是热闹一阵,没能建立长久护城河,未来竞争只会更激烈,亏损压力还会持续。
这件事情就像赛跑,不是一棒定胜负,而是要持续拉距,看谁能跑到终点。在我看来,江淮要翻身,关键不是有没有爆款,而是能不能转型成功,能不能在高端市场持续进步,把过去的亏损变成未来的盈利。靠华为开局没问题,但后面怎么走路,还得自个多费点心。尊界大定破万是个好兆头,但距离整体翻身还差得远。最终能不能真正走出来,还得看后续的产品力、品牌力和市场运作能力。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