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要是您多留意一下身边关于汽车的新闻或者讨论,大概率会听到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问界这个牌子,尤其是那款新出的问界M7,简直可以说是汽车圈里最热门的话题了。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点纳闷,这个问界品牌之前虽然也听说过,但好像市场上的声音不算特别响亮,怎么一下子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新车一发布,订单就跟雪片一样飞过来,店里看车的人都快把门槛给踏破了。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一款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相对普通的角色,一跃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好好捋一捋。
在新款问界M7上市之前,我们得先看看当时的市场是个什么情况。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尤其是在三十万左右的家用大空间SUV这个领域,可以说是高手云集。
问界之前的老款M7,其实产品本身也还不错,有华为的技术加持,智能化体验也挺好,但就是面临的对手太强了。
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会货比三家,老款M7在空间、设计或者价格上,可能没有形成那种让人一看就觉得“非他莫属”的绝对优势,所以销量一直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
这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少议论,很多人都在观望,想看看赛力斯和华为这对组合,下一步棋到底要怎么走。
转折点就在2023年9月12日那天,新款问界M7正式发布了。
这场发布会之后,整个市场的风向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为什么变化会这么大?
关键就在于新款M7这次拿出的东西,实在是太有冲击力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也是最直接、最震撼的一点,就是价格。
新款问界M7的起步价直接定在了24.98万元。
这个价格一公布,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
因为相比老款车型,这价格下调的幅度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这还不是简单的降价清库存,而是在产品力全面提升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
这就好比说,你本来打算花钱买个去年的旗舰手机,结果厂家告诉你,今年的最新款,性能、屏幕、拍照全都升级了,反而比去年的旧款还要便宜好几百。
这种“加量还降价”的策略,一下子就击穿了很多消费者的心理防线。
对于那些原本就在三十万预算左右犹豫不决的家庭用户来说,新款M7突然就成了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项,吸引力瞬间爆棚。
第二个,是它的核心技术,也就是华为那套越来越成熟的智能驾驶系统。
这次新款M7搭载了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而且特别强调了一个概念,就是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在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主要路段都能用。
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以前我们听说的很多智能驾驶,可能只能在路况比较简单的高速公路上用一用,一进到车多人多、红绿灯复杂的市区,系统就容易“罢工”,还得人自己开。
但华为这套系统,目标就是解决城市通勤这个最大的痛点。
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司机,能帮你处理拥堵路段的跟车、识别突然窜出来的行人和电瓶车、自主上下匝道,大大减轻了日常开车的疲劳和紧张感。
很多人买新能源车,看重的就是这份科技感和便利性,而问界M7恰好就把这个长板做得特别长,成了一个别人很难模仿的独特优势。
第三个,是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下了真功夫。
除了价格和智能化,新款M7在安全性上也做了非常大的投入。
据说,整个车身结构都重新设计了,用了更多高强度的钢材,把车子的被动安全性能提升了一个档次。
对于一个主打家庭用户的车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当消费者了解到,这款车不仅价格便宜、开起来聪明,而且骨子里还特别“硬”,能更好地保护一家人的安全时,那份信赖感和购买的决心自然就更强了。
再加上车内空间布局的优化、座椅舒适度的提升等等,这些细节上的改进,共同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几乎没有明显短板的产品形象。
这三招组合拳打出来之后,市场的反应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发布会一结束,订单量就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一天时间就突破了四万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定订单就超过了五万台。
线下的华为门店和问界体验中心,也出现了久违的火爆场面,周末去看车甚至都要排队。
这种“上市即爆款”的现象,不仅让赛力斯的生产线压力倍增,也让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
这一事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对于赛力斯和华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它证明了双方的合作模式是成功的,只要产品定位精准、技术实力过硬,就一定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对于其他竞争对手而言,新款问てM7就像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市场格局,迫使它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定价和技术路线。
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受益的肯定是消费者,我们可以用更合理的价格,买到技术更先进、品质更可靠的汽车产品。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一步步地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