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合资车,叫板比亚迪,从近14万降到7万多却无人识货

在竞争近乎残酷的10万元级纯电轿车市场,启辰D60 EV PLUS与比亚迪秦PLUS EV的境遇可谓天壤之别。一边是后者以月销数万的成绩稳坐销量榜首,另一边则是前者即便价格腰斩至7.98万元仍问津者寥寥。这背后的原因,远非一句“产品力不足”可以概括,它深刻地揭示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一款车型的成功所需要具备的复合价值。

启辰D60 EV PLUS并非没有自身的亮点。其最大的卖点在于“合资背景”带来的日产技术背书,以及由此衍生的乘坐舒适性。被誉为“日产大沙发”的座椅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包裹感,配合2701mm的轴距所带来的宽敞后排腿部空间,确实为家庭用户提供了实用的乘坐体验。在核心的三电成本上,它也能做到百公里电耗约12.5度,折算下来每公里电费仅6分钱左右,展现了出色的经济性。如果仅从一辆纯粹的“代步工具”属性来看,优惠后7.98万的价格似乎颇具诱惑力。

然而,当我们将视线转向它的对手比亚迪秦PLUS EV时,二者之间的差距便清晰起来。这种差距首先是技术代际的落差。启辰D60 EV PLUS搭载的120kW电机,在城市代步尚可,但在高速场景下再加速能力则显薄弱。更关键的是,作为一款纯电车,其全系未配备快充功能,慢充需要6小时才能充满,这在当下无疑是一个致命的短板。反观秦PLUS EV,不仅电机功率更高(135kW),续航选择更丰富(如510km版本),更全系支持快充,半小时即可充电至80%,完美覆盖了城市通勤与偶尔长途的双重需求。

在智能化体验上,两者的差距更为明显。启辰D60 EV PLUS的车机系统被用户反馈存在卡顿、语音识别不灵敏等问题,其整体交互体验与传统燃油车无异。而秦PLUS EV则搭载了成熟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无论在屏幕素质、系统流畅度还是应用生态丰富性上,都更符合当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用户对“智能终端”的期待。

深究启辰D60 EV PLUS“卖不动”的根源,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核心技术迭代缓慢,产品力与时代脱节。在竞品普遍围绕续航、充电和智能座舱进行快速迭代时,启辰D60 EV PLUS仍停留在“满足基本出行”的旧时代,缺乏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卖点。第二,品牌定位模糊,口碑遭受冲击。启辰品牌长期被视为“廉价日产”,独立品牌价值未能建立;同时,其电动车(如D60 EV)在网约车市场积累的品质负面口碑,也进一步削弱了家庭用户的购买信心。第三,市场策略的全面被动。在比亚迪凭借庞大的销量规模、自研自产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占据绝对主导的市场上,启辰D60 EV PLUS仅凭价格优势,已难以撬动消费者的心智。

综上所述,启辰D60 EV PLUS的困境是一个系统性的困局。它警示所有车企,在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在竞争最激烈的价位区间,单纯依靠“低价”与“合资背景”已无法取胜。消费者追求的是技术领先、体验完善、品牌自信的全方位价值。启辰D60 EV PLUS若想破局,必须从底层技术、智能体验到品牌建设进行一场彻底的革新。

根据最新的市场优惠信息,2023款启辰D60 EV PLUS舒适版SI型,新车上市指导价13.98万,目前现金优惠60000元,裸车价7.98万,对于一款合资纯电轿车来说,整体性价比超高,可惜无人识货!您怎么看呢?欢迎回复评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