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一季度销量94.5万辆,携手华为能否逆袭崛起?

咱就说,这年月,老牌车企的日子,那叫一个如履薄冰。一边得攥紧油车这块“压舱石”, 毕竟糊口的营生不能掉链子; 另一边,还得眼巴巴瞧着绿牌车这片“新大陆”,生怕慢一拍就被卷入历史的尘埃。上汽集团一季度批售了94.5万辆车,同比增长13.3%, 瞧着挺扬眉吐气, 可细咂摸咂摸, 新能源车贡献了27.3万辆,增速是喜人,可占比还差点儿意思。更闹心的是, 自主品牌占比攀升到63.6%,这说明啥?说明合资品牌, 往日的“聚宝盆”, 现在有点“廉颇老矣”的苗头。

这事儿,说来也有点意思。往昔,咱老百姓买车, 认的是洋牌子, 迷的是舶来技术, 合资品牌那可是炙手可热。如今呢?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 各式各样天花乱坠的功能, 自主品牌玩的是风生水起。合资品牌, 要么慢条斯理, 要么就是“橘生淮北”, 硬是把那一套原封不动地搬过来, 结果就是, 消费者不买账,直接“打入冷宫”。

上汽一季度销量94.5万辆,携手华为能否逆袭崛起?-有驾

当然,上汽也没杵着,又是搞“大乘用车板块”整合,又是跟华为“深度捆绑”。这“尚界”新能源智能汽车品牌, 听着就挺高屋建瓴, 明摆着就是要攻占17万-25万元这个“必争之地”。这价格锚定, 卡得也挺刁钻, 上有特斯拉, 下有比亚迪, 上汽想虎口夺食, 难度系数可不低。

不过,反过来说, 上汽跟华为的联姻, 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华为的看家本领, 那可是响当当的。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 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上汽的造车根基, 加上华为的技术加持, 没准儿真能搞出点新花样。

上汽一季度销量94.5万辆,携手华为能否逆袭崛起?-有驾

但是, 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抱团取暖”的范式, 真的能让上汽“咸鱼翻身”吗?

有人说, 这是“珠联璧合”, 相得益彰。上汽有底蕴, 华为有绝活, 俩人强强联手, 定能闯出一片天。但也有人觉得, 这有点像“临渴掘井”。上汽的症结, 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滞后, 更是痼疾难除的体制机制。单靠华为的技术, 恐怕很难药到病除。

更何况, 华为也不是散财童子, 人家也是要逐利的。上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了华为, 万一华为哪天翻脸不认人, 上汽岂不是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上汽一季度销量94.5万辆,携手华为能否逆袭崛起?-有驾

从更深远的角度看, 这种合作模式, 也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丝焦虑。往日, 咱们靠“市场换技术”, 结果呢?技术是学到了一些皮毛, 但核心的东西, 还是掌握在洋人手里。如今, 新能源汽车时代, 咱总算有机会跟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但是, 自主品牌之间的内卷, 也愈演愈烈。

说白了, 上汽也好, 其他车企也好, 都想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实现“弯道超车”。但是, 这条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技术要革新, 品牌要蝶变, 体制机制也要破旧立新。

上汽一季度销量94.5万辆,携手华为能否逆袭崛起?-有驾

别忘了, 上汽大通还在星际皮卡上加载了华为乾崑云服务, 鼓捣什么“云端一体智能化”。这听着挺玄乎, 但仔细琢磨琢磨, 商用车市场, 那可是跟寻常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这些“智能化”的玩意儿, 不能真正切中用户的痛点, 那也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因此, 上汽能不能靠与华为的合作, 稳住压舱石, 开辟新增长点, 现在还真不好盖棺定论。这就像一场豪赌, 上汽把筹码都押在了华为身上。但愿, 他们能鸿运当头吧。但更期盼的是, 中国汽车产业, 能够真正实现自主自强, 而不是永远亦步亦趋。

与其说这是上汽与华为的合作,不如说是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浪潮下的一次破釜沉舟。这赌注,不仅仅是真金白银,更是未来的命运。这出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