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佬——顾宏地,为何“杀入”小鹏汽车?他手中那副隐秘的棋局

一、 缘起:华尔街大佬的“跳车”与“上车”

想象一下,2002年,顾宏地刚进投行时,汽车还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天下。那会儿要是有人说,未来汽车的价值一半在软件和智能上,估计会被当成疯子。但顾宏地,这个在摩根大通一路做到亚太区投行主席的“老江湖”,偏偏在行业剧变的前夜,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摩根大佬——顾宏地,为何“杀入”小鹏汽车?他手中那副隐秘的棋局-有驾

他后来自己都调侃,说在投行二十年,帮无数企业“做嫁衣”,是时候“下场玩一把”了。这感觉就像米其林三星大厨当久了,总想自己开家餐厅,从食材到火候,亲手掌控全过程。

而何小鹏,就是那个把菜单拍在他面前的人。

据说,当时力邀顾宏地加盟的,除了何小鹏本人,还有当时小鹏的早期投资人之一——GGV纪源资本的符绩勋。符绩勋跟顾宏地是多年老友,他告诉何小鹏:“要请动Bruce(顾宏地英文名),你得亲自出马,而且得聊点不一样的。”

摩根大佬——顾宏地,为何“杀入”小鹏汽车?他手中那副隐秘的棋局-有驾

何小鹏怎么聊的?他没画“三年上市、五年称王”的大饼,而是描绘了一幅“科技改变出行”的宏大蓝图。更关键的是,何小鹏自己就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从UC浏览器到小鹏汽车,他懂从0到1的艰辛,更懂从1到N的挑战。这种“复合型创业经验”,在顾宏地看来,比任何财务模型都更有说服力。

用顾宏地自己的话说,他跟何小鹏是“一见如故,志趣相投”。说白了,就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这种基于强烈个人信任的合伙,往往比任何合同条款都牢靠。

所以,他的“跳车”(离开投行)与“上车”(加入小鹏),本质上是一次精准的“风险投资”——他把职业生涯的后半场,All In 在了智能电动车这个他认定的、未来十年最确定的赛道上。

二、 赋能:投行思维的“降维打击”与“精准手术”

顾宏地来了,他带来的不只是名片上“副董事长兼总裁”的头衔,更是一整套完整的投行思维操作系统。这套系统,给小鹏这家技术驱动的公司,装上了一颗极其冷静且精于计算的“商业大脑”。

摩根大佬——顾宏地,为何“杀入”小鹏汽车?他手中那副隐秘的棋局-有驾

1. 资本运作:不只是找钱,而是“备粮草、筑高墙”

造车是公认的烧钱游戏,但钱怎么烧,大有讲究。

顾宏地一上任,就用投行老手的敏锐,开启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操作。他最厉害的不是融到了钱,而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融到了足够的钱

小鹏汽车在2020年8月美股IPO,那是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概念最为狂热的时期。顾宏地精准地抓住了这个窗口,成功上岸。但这只是开始,后续的几次增发,他都踩准了点。市场好的时候,他敢于大手笔融资,为过冬储备充足“粮草”;市场转冷时,小鹏因为“家底”厚实,就能更从容地搞研发、拼产品。

他有一句名言:“不要给公司设具体的IPO时间表,水到渠成就好。” 这话听起来有点“凡尔赛”,但背后是深刻的投行智慧——为了上市而上市,往往会被资本市场绑架,动作变形。只有当你自身足够健康,上市才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他做的,是建立资本的“安全边际”,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犯错和调整的空间。这就像打仗,他的工作就是确保弹药库永远是满的,让前线的研发和销售团队没有后顾之忧。

2. 战略并购与全球化:不只是买卖,而是“下闲棋、布冷子”

投行出身的人,最擅长的就是通过并购整合来重构产业版图。顾宏地负责小鹏的全球战略与合作,他的眼光早已超出了“卖车”本身。

他主导了小鹏对一系列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投资,比如芯片、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等。这步棋下得非常老道。这不仅仅是为了供应链安全,更是一种“生态化”的投资。我投资你,你用我的车来测试和验证技术,我们共同成长。

他甚至推动小鹏成立了VC基金,直接下场做起了风险投资。这就好比,我不光自己种地,我还要投资最好的肥料公司、种子公司和农业机械公司。最终,整片庄稼长势如何,我都受益。

这种布局,短期内可能看不到直接效益,像是在“下闲棋”,但长远看,这些“冷子”很可能在关键时刻被“叫吃”,甚至决定棋局的胜负。当行业竞争从单点的产品竞争,升级到整个生态体系的竞争时,小鹏早已提前卡位。

3. 价值导向:不急功近利,追求“长期复利”

投行思维的核心之一是“价值发现”与“价值创造”,而不是“价格投机”。顾宏地把这一点深深地刻入了小鹏的基因里。

他反对为了短期股价而牺牲长期战略。比如,在面对一些能快速提升销量但可能损害品牌形象的短期诱惑时,他更能从财务和战略的长期健康度出发,提出冷静的建议。

他把公司当作一个资产组合来管理,追求的是穿越周期的、持续的“复合增长”。这种长期主义,在浮躁的新造车领域,是一种难得的“定力”。他知道,真正的巨头,不是靠一两个爆款车昙花一现,而是能构建起持续产生现金流的商业模式和品牌护城河。

三、 启示:当“金融大脑”遇上“科技心脏”

顾宏地的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或许是:在硬科技创业的时代,一个顶级的“金融大脑”所能创造的价值,丝毫不亚于一个天才的工程师。

何小鹏代表了小鹏的“科技心脏”,他对于产品、技术、用户体验有着极致的追求和狂热。而顾宏地,则是那个冷静的“商业大脑”,他负责把这种技术狂热,翻译成资本市场能听懂的语言,并用充足的资源去保障和支撑这种狂想的实现。

他们是绝佳的互补。一个负责“抬头看天”,洞察技术趋势;一个负责“低头看路”,算好每一笔经济账,并规划好前行的路径。

所以,顾宏地下注小鹏,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职场转型”。这是一位顶级的资本操盘手,在认定了一个黄金赛道和一个黄金团队后,进行的一次“躬身入局”。他不仅是在投资一家公司,更是在亲手塑造一个他相信的未来。

而小鹏汽车,得到的不只是一位融资高手,更是一位用投行思维为其打造了坚固“战略护城河”的联合船长。这场结合,从一开始就注定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需要深厚内功和精准节奏的马拉松。好戏,其实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