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米兰车展开始,春风1000MT-X火得有点快。7月份刚亮相,8月份工信部目录一出来,这速度,直接甩了不少国产同行几条街。老实说,我刚看完申报资料时,还有点懵——这不就是把800MT-X放大提档版吗?但翻了翻笔记,发现细节才是硬货。
拿外观来说,春风这家族脸延续得很到位,普通路上要挤兑它就是个放大版800,我倒觉得,这设计理念一脉相承,有种别人做不到的稳。看它标配的手把护罩、铝合金底部护板,和22.5升的大油箱,这一套已经很清晰告诉你,春风想做的不是纯粹的城市代步,而是能跑能折腾的准硬派ADV。对了,销售小王说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这车拉上三箱,去川藏线玩两周,绝对够用,整备质量240公斤,骑起来应该也不会太累。这道出了用户期望的实操感受,毕竟ADV车买回去,真跑不出远门那算什么ADV。
且别急着和同级产品对比,光说标准版219公斤就轻了不少,BMW F900GS动辄230公斤上下,排量却差不多。春风用的那套LC8c直列双缸水冷发动机已经凭技术沉淀不是一天两天了,欧系的影子能感觉到,搭配博世MSE9.0 EFI电喷,电子辅助五模式,实际骑感体感估计要好不少。动力数据83千瓦最大功率,113匹马力,95%国产化发动机,算是国产的骄傲。说归说,我一直对国产发动机就得妥协的观点不服,这车或许是个好反例(具体耐用性和后期维护,咱得多观察)。
还有底盘配置,前21寸,后18寸辐条轮毂不用说了,真的就是信仰的尺寸,对于坑洼路况适应非常友好。48mm KYB倒立前叉和中置后减震,整整230mm的行程,对比Triumph Tiger 900 Rally,那减震长度不见得短,不过虎的细节调校肯定精细些。春风这车标配Brembo卡钳,让我心里一阵小激动,毕竟刹车不力是很多国产车软肋。再加上IMU六轴配全功能TC和弯道ABS,安全配置上,也补齐不少。这个阵仗在8万至12万这个价位里,竞争力真的大大添了。
说到配置,春风真没吝啬。8英寸竖屏、OTA升级、手机互联,好像越来越成为这些中高端国产车的标配。双USB快充、手把和座椅加热、定速巡航......我猜你也想到了,国内冬天骑车不忍直视那种狂冷,手把加热和座椅加热差别很大。销售又透露一句:有的客户就是看中这几个暖手宝功能,销量蹭蹭上。很接地气,对吧?
我在翻申报数据时差点忽略了,三箱版的座高调到了870mm,意味这车也适配更广泛的骑士身高。讲真,这点我挺纠结——毕竟国内多数骑友还是怕高座,但一台经典ADV,座高不够,很多路基本别想折腾。或许春风这里做得比较灵活,是愿意让更多人能把玩转的意思?这个我又没具体数据,纯猜测。
顺便说下,供应链方面,春风这套配置水平其实体现了国产配套的进步。对比去年还是前年的数据,多个零部件供应完全实现国产化,不依赖进口件。但我得提醒一句:国产部件的质量稳定性跨度不小,虽然领导导向好方向,但后期服务和维修场景还待验证。修理厂师傅曾经跟我说:你看,这种车配置再好,关键得好好调校,别啥毛病都推给零件。
我自己算了个粗略念头,百公里油耗估计得7~8L,配22.5升油箱满箱续航简单一算,可能就得差不多三百公里以上的连续跑。这?如果发动机调校合适,长途耐久不成问题。油耗和续航的关系,你们觉得怎么样?
再聊聊市场。这车一出来,直接压了无极DS900X、张雪820X还有骁900X的饭碗。春风以前几款大排量车型产品线松散,用户基数没那么稳定,这次一把抓准了准公升级定位,硬生生挤进了12万左右高端用户圈。国外方面,虽然BMW、Triumph、Ducati等品牌还占有优势,但春风能否用性价比和国产政策优势搅局还真得看后续价格和市场反响。
我问自己,春风会不会在某个阶段背上国产廉价ADV的标签?可能,但我也想听听你们怎么看。毕竟硬派ADV的用户群很挑,口碑传播比广告营销还能管用。这车刚刚上市,还有很多数据没明朗。有人和我吐槽,买国产ADV怕的不是车本身,而是零配件断档和售后问题,真是现实无奈。
在这边,我也得就刚才说的对比收个回,不能说春风完全给力,毕竟和宝马F900GS相比,服务网络和品牌认知还是有差距,但春风1000MT-X确实朝这个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你觉得呢?这是否会让厂家放手一搏,放开更多资源在中高端产品研发上?
对了,想起一个小插曲,朋友刚提了辆800MT-X,他正琢磨要不要等这款。说实话,还是建议他先看看1000MT-X实测数据,毕竟多了113匹马力,能不能真的给骑感加分,得实际拿到车再说,说完他就笑了,这话听着跟买菜讨论鸡排加不加酱一样,差不多。
写着写着我倒想知道,你们会怎么看国产ADV崛起这件事?是纯粹价格优势,还是技术进步真的带来体验飞跃?毕竟这东西,说到底还是要靠骑友互动和实际反馈让产品成熟,而不是看一两个硬指标。你认为春风1000MT-X能跑多远?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