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行驶里程达到15万英里是一个里程碑,它将精心设计的SUV与那些仅仅因为老化而沦为舒适型车辆的车型区分开来。转向手感往往被普通买家忽略,但它却能有效地反映出车辆底盘和悬架部件的耐用性。

紧凑灵敏的转向系统体现了强大的工程设计、耐用的悬架几何结构以及即使经过多年实际驾驶也能抵抗磨损的材料。

另一方面,曾经给人以自信和操控感的 SUV 可能会开始失去这种精准度,产生一种麻木或“漂浮”的感觉,尤其是在其悬架衬套、支架或液压系统磨损的情况下。

这种感觉上的差异不仅仅关乎驾驶者的乐趣;它往往揭示了车辆的内在品质和长期的机械完整性。

当驾驶一辆行驶里程达 15 万英里的SUV时,如果驾驶员转动方向盘仍然能感受到清晰、线性的路感反馈,那么很明显,该品牌在设计时优先考虑了车辆的耐用性和驾驶人车合一的操控体验。这些车型通常会借鉴高性能部门的经验,或者着重打造调校精良、经久耐用的转向系统。

相比之下,有些SUV的设计理念是隔绝外界干扰而非增强人车互动。它们强调舒适性和豪华感,导致转向感觉轻盈、模糊,或者像“船一样”(车迷们用这个词来形容车身侧倾过大和操控感生硬)。

本次对比评测重点介绍了十款SUV:五款即使在高里程行驶后仍能保持精准、令人信心十足的转向,而五款则随着里程数的增加而逐渐失去稳定性。这并非是对舒适性设计的否定,而是为了探讨不同设计理念的侧重点差异。

有些制造商生产的机器,即使到了第二个十年,仍然感觉紧凑而灵敏;而另一些制造商则逐渐变得轻松随意,以平顺性取代了反馈感。

以下各节将探讨这些 SUV 在行驶 15 万英里后,为何会给人感觉精准或笨重的感觉,并深入分析不同的工程理念如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5款售价15万英镑左右、转向精准的SUV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1. 宝马 X5(E70 代)

即使行驶了 15 万英里,许多 E70 代宝马X5 车型仍然保持着其标志性的精准性,展现了宝马为何以打造经久不衰的 SUV 而闻名。

液压转向齿条提供一致的转向力度和线性反馈,使高速公路上的转向修正更加直观,转弯时的操控更加精准。

这并非偶然,宝马工程师在设计 X5 时就注重驾驶员的参与感,确保即使是较重的豪华SUV,转向系统也能在转弯的每个阶段清晰地传递路感。

底盘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可抵抗弯曲,这有助于保持车轮定位的一致性,并保持老款 X5 即使行驶里程很长后仍然感觉灵敏的“直接性”。

车主们经常反映,X5 行驶平稳,无需频繁调整,这证明了宝马对悬架几何结构的重视。

双叉臂式前悬架和多连杆式后悬架的组合进一步提升了操控精准度。这些系统能够确保轮胎在轻微转向和激烈驾驶时都能与路面保持最佳接触。

即使衬套或控制臂开始出现磨损,几何结构也能防止反馈的大幅损失,使驾驶员能够感知路面上的细微变化。

轮胎的选择也会影响操控感受;优质的全季轮胎能保持灵敏的响应,而较软的磨损轮胎则可能会略微降低路感反馈。尽管如此,E70 X5 在保持转向完整性方面仍然比许多竞争对手更胜一筹,这主要得益于其液压系统的精心调校。

维护保养对于保持X5在高里程行驶后的转向手感至关重要。应密切关注拉杆、球头和转向机衬套等部件。必要时更换这些部件,可以恢复大部分原有的紧固性能,证明底盘和转向机的耐用性。

许多车迷将老款X5视为长期投资,因为即使行驶里程超过15万英里,其驾驶体验,尤其是转向反馈,依然令人愉悦。这种持久性与SUV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会随着衬套老化或悬挂部件过度软化而失去操控的精准性。

最后,精准的转向对长途驾驶的心理影响不容小觑。驾驶者反映,得益于转向系统始终如一的精准性,X5 在各种路况下,从蜿蜒的山路到城市街道,都能带来更强的驾驶信心。

这种触觉上的连接感营造出一种掌控感和参与感,使每一次操作都意义非凡。即使零部件老化,X5 的转向也鲜少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让车主感觉这辆SUV能够实时响应路面变化,而非仅仅沿着一条模糊不清的轨迹行驶。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2. 雷克萨斯 GX460

雷克萨斯 GX460 兼具越野的强悍性能和公路行驶的精准操控,这种平衡即使在行驶 15 万英里后依然显而易见。其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提供了持续的路感反馈,对于一款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SUV来说,这一点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虽然许多越野 SUV 都优先考虑舒适性和操控性,但 GX 保持了良好的方向盘路感,使驾驶员能够察觉到牵引力或路面纹理的细微变化。

坚固的车架结构,加上高质量的衬套和球头,即使在重度使用后也能防止转向过度,这对于经常拖车、载重或穿越崎岖地形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悬架系统也为这种紧致的操控感做出了贡献。GX 的前双叉臂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经过精心调校,既能有效抑制车身侧倾,又不牺牲越野性能。即使衬套和减震器老化,转向系统依然保持稳定且可预测的特性。

与许多豪华SUV在高里程后逐渐出现转向模糊的情况不同,GX仍然能够通过方向盘传递路面力,从而在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环境中都能自信地操控车辆。

耐用性是另一个关键因素。雷克萨斯在转向系统中采用高品质液压密封件和强化部件,降低了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泄漏或松动的可能性。定期保养,包括定期进行四轮定位和悬架检查,有助于保持转向系统的灵敏响应。

经常保养 GX 的车主往往会发现,转向感觉与新车时非常接近,这证明了雷克萨斯设计理念中固有的豪华舒适性和驾驶乐趣之间的巧妙平衡。

从实用角度来看,这种精准的转向提升了日常驾驶的便捷性。GX 在高里程行驶后依然能够保持沉稳和灵敏的操控,这意味着驾驶者可以自信地应对狭窄的停车场、蜿蜒的道路或紧急情况。

与那些过弯时感觉飘忽不定的软式 SUV 不同,GX 提供了令人安心的操控感,有助于减少驾驶员在长途旅行中的疲劳,并提供了一种其他非承载式车身 SUV 常常缺乏的可预测性。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3.讴歌MDX(第三代)

第三代讴歌MDX证明,即使行驶里程很高,中型豪华SUV也能保持动态操控性能。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经过精心调校,能够模拟传统液压转向系统的直接、线性操控感,即使行驶15万英里后,也能为驾驶者提供始终如一的路感反馈。

与许多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偏爱轻柔操控的竞争对手不同,MDX 在精准性和易用性之间取得了平衡。其精心设计的底盘能够将转向输入直接转化为精准的操控,带来同级别车型中罕见的响应性和人车合一的操控感。

MDX的SH-AWD系统进一步强化了其精准的操控特性。通过主动将扭矩分配至各个车轮,这款SUV在弯道行驶和动态操控过程中都能保持稳定。

即使悬架部件老化,这种扭矩矢量分配系统仍有助于减少车身侧倾并保持方向稳定性。驾驶员反映,车辆在弯道和变道时依然保持可预测性,对于一款尺寸和重量都如此的SUV来说,这实属难得。

长期维护保养有助于保持转向手感。定期更换拉杆、衬套和减震器可确保MDX保持出厂时的精准度。

虽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校准问题较为敏感,但适当的保养可以防止出现漂移或路感模糊的情况。这种精心的设计和对车辆耐用性的重视,使得MDX即使在同级别其他豪华SUV转向系统出现漂浮感和转向不连贯等问题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驾驶体验。

高里程MDX的驾驶体验更凸显了它的吸引力。这款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平稳,在城市交通中操控灵活,既能提供良好的操控感,又能带来愉悦的驾驶体验。

车主们注意到,转向依然精准灵敏,这增强了紧急操控时的信心,也让激情驾驶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即使行驶里程很高,这款SUV依然能够让专注的驾驶者获得良好的驾驶体验。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4. 马自达 CX-5

马自达CX-5因其在紧凑型SUV中罕见的驾驶乐趣而备受赞誉,即使行驶15万英里后,这一特点依然得以保持。其转向系统提供线性响应和精准的路感反馈,体现了马自达对驾驶者与道路之间联系的重视。

与许多竞争对手的转向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软、变得不精确不同,CX-5 凭借其坚固的底盘和精心设计的悬架部件,能够抵抗弯曲并保持车轮定位,从而保持了良好的响应性。

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旨在保持操控感,同时适应衬套和接头的磨损,从而延长转向性能的使用寿命。

CX-5 的悬架布局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旨在兼顾舒适性和精准操控。即使零部件老化,CX-5 的车身侧倾依然保持在极低的水平,让驾驶者能够享受可控的过弯体验,而不会出现过度侧倾。

轮胎的选择和保养也至关重要,高质量、保养良好的轮胎能保持转向的精准感,而磨损或较软的轮胎则可能略微降低转向响应。尽管存在这些变数,但高里程车辆的基本转向特性仍然保持一致。

与豪华SUV相比,CX-5的维护保养相对简单,这提升了其长期吸引力。更换磨损的衬套或拉杆既经济实惠,又能快速消除任何轻微的松动,确保车辆始终保持紧致的操控感和良好的路感反馈。

马自达对转向比和标定的精心关注意味着,即使经过大量使用,车辆仍能对输入做出可预测的响应,从而增强了在日常驾驶和激烈驾驶情况下的信心。

驾驶者普遍反映,CX-5 比同级别其他紧凑型 SUV 更灵活。它鼓励驾驶员积极操控方向盘,并对精准的操控给予奖励,使其成为少数即使行驶里程增加也能保持出色驾驶乐趣的紧凑型 SUV 之一。

CX-5 精准的转向手感使其成为一款罕见的高里程SUV,兼具耐用性、可靠性和驾驶乐趣。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5. 保时捷 Cayenne(955/957 代)

早期的保时捷Cayenne 车型,尤其是 955 和 957 代,完美诠释了跑车工程技术如何转化为经久耐用的SUV动态性能。得益于专为响应性和稳定性而设计的液压转向齿条,即使行驶 15 万英里后,这些车辆依然保持着卓越的转向精度。

与其他重型SUV不同,卡宴的转向系统能够清晰地传递路面反馈,使驾驶者能够预判路面抓地力的变化,并在各种路况下自信应对。底盘结构刚性极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可能导致转向手感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的形变。

Cayenne 的悬架经过调校,兼顾了舒适性和运动操控性,采用双叉臂和多连杆结构,以确保轮胎在过弯时保持抓地力。

即使减震器、衬套和支架出现磨损,车辆仍能保持大部分原有的转向特性。保时捷对车辆定位、悬架几何结构和精准转向比的重视,使得卡宴在行驶里程较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操控感,这在全尺寸豪华SUV中实属罕见。

定期保养可确保 Cayenne 始终提供灵敏的驾驶体验。拉杆、球头和悬臂等部件需要定期维护,但更换这些部件可使转向紧致度恢复到接近原厂规格的水平。

车主们经常反映,尽管车辆外观可能存在磨损或因行驶里程增加而产生的轻微异响,但驾驶体验依然如同新车一般。这种耐用性体现了保时捷在SUV平台上贯彻的严苛工程标准。

高里程的 Cayenne 依然是一款能激发驾驶乐趣的SUV,完美融合了豪华、实用和性能。其转向手感有助于提升驾驶者在日常驾驶和激烈驾驶场景中的信心,也正因如此,即使行驶里程大幅增加,它依然能保持灵敏的操控响应,并因此备受赞誉。

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一辆重型、性能卓越的SUV,即使经过多年的使用,其转向性能仍然几乎与运动型轿车一样出色。

5款售价15万美元,却拥有如船般舒适驾乘体验的SUV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1. 福特探险者(第四代)

福特探险者一直以来都是全尺寸SUV的经典代表,其设计注重舒适性和拖曳能力,而非精准操控,而这种倾向在行驶 15 万英里后会变得尤为明显。

它的动力辅助转向系统虽然平稳轻松,但在低速行驶或急转弯时,经常会感觉转向不准、方向不准。

大型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加上较长的轴距,加剧了这种“船型”感觉,尤其是在悬架随着时间推移而变软之后。随着衬套、控制臂和减震器的磨损,车身侧倾和摇摆更加明显,进一步降低了操控响应的灵敏度。

习惯于驾驶更轻便或更灵活的车辆的驾驶员经常会注意到转向输入的反应延迟,而探险者的尺寸和重量加剧了这一特点。

悬架系统采用整体式后桥和带长行程减震器的独立前悬架,优先考虑舒适性和载重能力,而非操控精度。

这种配置在高速公路和崎岖地形上行驶平稳,但在转弯时会导致车身过度晃动。

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减震器和衬套会老化,导致车辆行驶时的漂浮感增强,使车辆与路面的接触感更加减弱。

虽然这种设计非常适合吸收颠簸和支撑牵引载荷,但它不可避免地导致转向感觉松散、响应迟钝,从而强化了“像船一样”的驾驶体验。

对于这些车辆来说,高里程时的保养至关重要,但即使是保养良好的探险者也无法完全克服其设计固有的漂浮性。

可以更换转向连杆和悬架衬套等部件来稍微改善操控感,但底盘的基本动态特性仍然以舒适性而非精准性为优先。

车主们通常形容这款车行驶稳定,但在紧急情况下反应迟缓,刹车、加速和转弯时车身侧倾和俯仰现象较为明显。这凸显了理解 Expedition 作为一款性能卓越的家用SUV的优势所在,而非期待它拥有跑车般的操控响应。

从驾驶员的角度来看,探险者“如船般”的特性在长途高速公路驾驶中提供了保障,稳定性和舒适的乘坐体验优先于精准的转向反馈。

柔软的转向和悬架即使在不平坦的路面上也能带来轻松的驾驶体验,但当需要快速改变方向时,会感觉有些笨重。

行驶里程高时,质量感和惯性感会变得明显,这进一步印证了探险者的设计初衷是运载乘客和货物,而不是追求灵敏、响应迅速的操控性。

这一特性使其成为注重舒适性、能够接受其在转向响应性方面有所妥协的车主的理想大型SUV 。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2. 雪佛兰 Tahoe(GMT900 及 2015 年初款及之后车型)

雪佛兰Tahoe,尤其是GMT900和2015年初款车型,是另一款以驾驶感受柔软、飘逸著称的全尺寸SUV ,而且这种感觉会随着车龄增长而加剧。它的动力转向系统虽然转向力度平顺,但却牺牲了转向的直接性,行驶到15万英里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

该车较长的轴距,加上厚重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加剧了其在弯道上的迟缓感。即使是中等程度的转弯,也需要明显的转向输入才能使车辆做出反应,这与那些以精准灵敏的转向为卖点的SUV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磨损的悬架部件会加剧柔软、“松散”的感觉,车身侧倾过大和反馈略有延迟,使 Tahoe 感觉不够稳固。

悬架系统对这种感觉影响很大。独立前悬架搭配整体式后桥,提供了充足的行程和良好的舒适性,但也容易导致车身在横向受力时发生侧倾。随着减震器和衬套老化,这种侧倾会更加明显,进一步加剧了车辆如同在船上行驶的感觉。

驾驶员可能会注意到,在急转弯时,车尾会有轻微的滞后感,这凸显了Tahoe的车身重量和偏软的转向调校。Tahoe的设计注重舒适性、拖曳能力和实用性,因此即使行驶里程较高,乘坐舒适性依然良好,但操控性却远称不上精准。

保养可以缓解一些小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Tahoe固有的偏软的操控特性。转向齿条、拉杆和衬套可以通过维护来减少间隙,但车辆的庞大体积决定了转向永远不会感觉紧致。

车主们通常形容这辆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操控稳健,但在城市交通或蜿蜒道路上则显得笨拙。车辆反应虽然可预测但略有延迟,这与它的设计理念相符,即优先考虑乘客舒适性和拖曳稳定性,而非操控灵活性。

高里程驾驶体验凸显了Tahoe的优点和缺点。直线行驶时,它保持着极佳的稳定性,能有效吸收路面颠簸,并为乘客提供安全感。然而,转向略显飘忽,车身侧倾也比较明显,这意味着驾驶员必须格外谨慎地规划驾驶操作。

因此,Tahoe 非常适合那些优先考虑平稳巡航和载货能力而非驾驶乐趣的车主,随着里程的增加,其柔软、如船般的感觉会变得更加明显。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3. 日产 Armada(第一代和第二代早期)

日产Armada一直以来都更注重舒适性和稳重感,而非运动性能,行驶到 15 万英里后,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了。转向感觉轻飘飘的,缺乏路感,尤其是在低速行驶时,这使得停车和急转弯都显得笨拙。

该车相当大的质量,加上车身框架式底盘和长轴距,强调了转弯时的漂浮感和动量。

随着悬架部件老化,车身侧倾变得更加明显,Armada 的前端似乎不太愿意精确地响应驾驶员的操作,产生一种类似于驾驶一艘大船过弯的感觉。

该悬架设计采用独立前麦弗逊式悬架和整体式后桥,旨在提升车辆在崎岖路面上的行驶舒适性和应对重载的能力。虽然这种设计在舒适性和越野性能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横向移动时会导致车身侧倾幅度较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磨损的减震器、衬套和防倾杆连杆会加剧这种影响,使SUV感觉与路面的连接性降低。

即使经过四轮定位检查并更换了新轮胎,底盘和转向设计固有的柔软性仍然保留了那种“漂浮”的特性,使 Armada 与调校更动态的 SUV 区别开来。

维护保养可以略微改善转向响应。更换衬套、控制臂和减震器可以减少过度间隙,并恢复一些稳定性。然而,转向齿条本身仍然轻盈偏软,因此始终无法完全恢复精准的路感反馈。

驾驶员通常会发现,虽然车辆操控稳定舒适,但在进行紧急避让操作时,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或弯道上,需要驾驶员格外注意。Armada 的优势在于满载时提供平顺稳定的驾乘体验,而非灵活的过弯性能。

对于车主而言,Armada 提供宽敞舒适的体验,注重乘客的舒适度而非驾驶的刺激感。

轻盈的转向和明显的车身动态营造出一种轻松巡航的感觉,稳定性优先于灵活性。行驶里程较高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凸显出这款SUV作为家庭用车和长途旅行车的定位,而非操控响应灵敏的驾驶者之车。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4. 丰田红杉(第二代)

丰田红杉完美诠释了大型SUV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权衡,行驶了15万英里后,它依然稳固地偏向舒适性。

转向系统平稳省力,但缺乏直接性,让驾驶员感觉像是在操控一艘庞大的船只,而不是一辆灵活的汽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动力转向部件和悬架衬套的磨损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感觉,增加车身侧倾并降低转向响应的即时性。驾驶员经常会注意到方向盘输入和车辆反应之间存在延迟,尤其是在快速变道或转弯时。

红杉的悬架配置采用独立前悬架和整体式后桥,优先考虑重载和拖车时的乘坐舒适性。虽然这种配置提供了出色的高速公路舒适性和越野能力,但在转弯或紧急转向时,车身侧倾会比较明显。

减震器和衬套在高里程行驶后会自然磨损,进一步加剧车辆的漂浮感。即使保养良好的车辆,由于底盘和转向系统的基本设计,仍然会保留这种“船型”特性。

诸如更换转向部件、拉杆和衬套之类的维护工作,可以略微改善转向手感。然而,驾驶体验仍然以平顺性和稳定性为主,而非灵敏或精准。

红杉的设计旨在吸收路面颠簸,为乘客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因此转向反馈并非首要考虑因素。行驶里程达到15万英里后,驾驶者在长途高速公路行驶或载客载货时,往往会更加欣赏这种设计理念。

从日常驾驶的角度来看,红杉在提供舒适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出色,尽管与操控性更精准的SUV相比,它感觉笨重且飘忽不定。

庞大的车身、柔软的悬架和轻盈的转向共同营造出一种厚重感,让人感觉像是在驾驶一艘巨轮穿梭于车流之中。这是该车的标志性特征,也是丰田有意为之,旨在满足那些更注重乘客舒适性和载物空间而非驾驶操控性的车主的需求。

5款转向精准的SUV对比5款操控像船一样笨重的SUV-有驾

5. GMC Yukon(GMT900 及 2015 年初款及之后车型)

GMC Yukon 与雪佛兰Tahoe 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更注重舒适性和气场而非操控灵活性,这种缺点在高里程行驶后尤为明显。转向轻盈、柔和且缺乏路感,车辆在转弯时侧倾和惯性都比较明显。

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和较大的整备质量,加剧了驾驶大型船舶的感觉。行驶15万英里后,转向依然平顺,但路感反馈极少,让人感觉车辆对驾驶员的操作反应迟缓,尤其是在急转弯或突然变道时。

这套悬挂系统采用独立前悬挂和整体式后桥,其调校侧重于吸收路面颠簸和承载重物,而非提供精准的操控性能。老化的减震器、衬套和防倾杆增加了车辆的“漂浮感”,使其在转弯时侧倾更加明显。

即使换了新轮胎并做了四轮定位,Yukon 依然保持着其柔软、如船般的行驶特性。这种设计确保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但也强化了车辆反应迟缓的感觉,这与操控更精准的 SUV 形成了鲜明对比。

维护保养可以通过更换磨损的悬架部件和检查转向连杆来略微改善响应性,但基本的偏软问题仍然存在。

驾驶员们形容育空车型稳定且操控可预测,但转向时略显笨重迟缓。它的优势在于长途巡航、拖拽和载客,而转向反馈则让位于舒适性和车身稳定性。

从驾驶角度来看,Yukon 的高里程特性提升了其行驶平顺性,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和笔直道路上。略显飘忽的转向,加上明显的车身侧倾,强化了驾驶者操控大型船舶而非灵活SUV的感觉。

对于车主而言,这强化了该车作为一款舒适、性能卓越的全尺寸SUV的定位,其优化目标是长途旅行、家庭出行和重型作业,而不是追求驾驶乐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