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路边,看着那辆挂着33333的辉腾,心里直嘀咕:这个车牌也太坑人了吧,估摸着是车主一早就盯上了——纯粹为了摆谱。刚刚那销售员和我随口说:这可是12缸W12,您知道个价不?我笑着摇头,这车一年用在城市里真正的开销?估算一下,百公里油耗大概在20L左右吧,大概7元/升,光油钱每公里得花1.4元,算上保养和折旧,年运营成本估2-3万?(样本少,随便估的)
刚才,我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图片——车后备箱内两只备胎和工具箱没有什么特别,反倒从一侧的排气看出来真伪。知道不?所有W12的辉腾,排气双边双出,一看就知道是真的;V6车型那是隐藏式的排气口,像个小秘密似的藏起来了。旁边修车的老哥倒是说:这车的排气真多一眼就能看出底细。 啊,是吗?我还以为改装了排气会看不出来,或者改装到假排气那么多套路。那真正的12缸,排气一定是镀铬的,两侧双出,细看轮廓比普通V8更厚实一点。
我再抬头看看那辆辉腾,心里有点鬼使神差:难不成它真值这个价?毕竟,2009年那款W12二手车也能卖到200多万火速拍卖价,想想一个普通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动辄几百万的豪车。而且,畸形的价格差距,多少让人觉得人生真的靠有钱说话。见过几家拍车场的老板说:这车能多值点,有自己的故事,车牌也值钱。这个加拿大德国联合制造出的大块头,我总觉得它像个巨大的行走资产,而不是一台纯粹的用车玩意。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为什么大众会造12缸辉腾?我猜,这大概是出于品牌逻辑的补课?很多豪华车为了跟BBA抢市场,无奈拼的还是排场和亮眼,这个W12就像是个看得见的标志。真正用的时候呢,会不会觉得那多出来的两个缸,真有用?我从身边一个同事建议:开着这个,别人一定觉得你财大气粗。那价差,也让我觉得很怪,花200万买一辆12缸辉腾,除了当成摆设,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实际用途。
这里我得自我更正:我之前说12缸价格很贵,贵归贵,重点是稀有。毕竟,市面上两三万的改装车都能改出假排气,很多人会偷偷贴个W12标识,骗骗外行或装逼。但看排气的惯,要不是车迷,真的很难差别。跟修车老哥聊了会,他说: 最可靠的是排气嘴正对着地面那种,藏着的肯定是假车。 这也是我慢慢学到的点——看细节。
奇怪的是,很多时候我都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大众会放那么多心思在这辆辉腾的设计上。它其实——(这段先按下不表)——我心里想,很多人都觉得几百万的车是必然的奢侈,但这个辉腾,从一开始就像个金字塔底端的天花板,我猜它的市场定位更像是特定圈层的炫耀品——就像某个朋友说:你不买这车,你知道他每天都在炫耀什么吗?——但实际说明,豪车的心理其实比技术重要。
或者你会想:难不成这车的价格完全靠故事拉起来的?有一句话我没细想过:是不是,那些稀有车牌背后的价值,已经超出了车 itself?我估算,像这样的车牌,可能一块钱买卖价能到几千,甚至几万——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真是个估算(样本很少)。而且,买车的心理价位也不同——有个客户,摇头说:我就是喜欢颜值高点,这个W12长得就是跟我想象的豪华。
汽车不就是块行走的金钱嘛。你能说谁会在意排气是真的还是假的?性能是否跟得上,那才是硬核。像那辆辉腾,它虽然定位高端,但其实硬件只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象征意味。我问修理工:这辆车那么大,到底保养是不是很费钱?他笑: 别看油费贵,保险也不便宜,就算用一年,少说也得2万。其实我心里想到,自己的城市里用的车,每公里的使用成本,说不定比这还高。
可我还是会觉得,一辆车能未来存在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它会不会就像我突然想到的那样——逐渐变成一个符号或者债务。你怎么想?譬如,背后那个车牌33333,是不是比车本身更值钱?
(这段又打住,想象中我也许会答:其实我更关心,停在那条路边,车灯一闪一闪,偶像一样的靓号陪着车主一辈子,也挺有意思。)
可触摸的小细节,就是那辆车的车门开合时微微的异响……你知道,只有亲眼看到过,才能真正体会那种厚重感和年代感。或许,未来那辆辉腾会变得越来越稀有,就像一块藏在心底的秘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