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地球热冒烟了,还好意思开油车吗?

"

中国要当“地球的绿爸爸”,得有一点当爸爸的样子。

"

这个夏天地球热冒烟了,还好意思开油车吗?-有驾

这个夏天可能是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各地高温纪录连续被刷新。世界气象组织(WMO)说,数据显示2025年有80%概率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上次是1850年。

这么热的天应该是“人类自己造的孽”。工业污染、石化能源、温室效应,喊了一百年,治了几十年,没什么卵用。从2025年,地球上的先进国家们欧洲和美国,纷纷开始“开倒车”,好像只有中国人还在为节能减排努力奋斗

西班牙804个城镇亮起最高健康警报,法国1350所学校紧急关闭,意大利医院开辟“中暑专用通道”。据说因为钢结构受热膨胀,导致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塔尖偏移了20厘米,运营方紧急关闭了顶层观景台2天。

地球都快热的冒烟了。在历史性的46℃高温下,开油车的欧洲人能够感受到轮胎驶过沥青路面发出黏腻的呻吟。但他们的选择是,削减光伏电站补贴,部分放宽排放标准,把禁售燃油车时间推后到2035年。

美国就不用说了,特朗普挥笔签下“大漂亮法案”,堪称化石能源复活术,连马斯克都看哭了——要不是有中国奶妈养着,他的特斯拉估计这回要死透

这个夏天地球热冒烟了,还好意思开油车吗?-有驾

德国砍掉电动车补贴,销量应声暴跌68.8%;法国将中国产电车踢出补贴名单,开始对本土燃油车网开一面;大漂亮对电动车加征250美元年费,变相鼓励油车上路……有人说欧美政策制定者们在热浪中“集体中暑”,其实这就是发达国家的文明,斯文扫地

细想不难理解,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欧洲佬、美国佬为什么开历史倒车?因为打不过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啊!

眼下中国贡献了全球80%光伏组件、70%风电装备,十年间推动风光度电成本骤降60%-80%。单机18兆瓦海上风机昂首下线,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破世界纪录,中国制造的风电光伏产品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更震撼的是产业根基,从硅料提纯到储能电芯,中国掌控90%以上产能。美国50%储能电芯依赖中国进口,中国制造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应急电源”。

直说了吧,中国简直就是“地球的绿爸爸”

欧洲自己造电池的能力严重不足,他们最大的电池项目烂尾了,90%要依靠进口。欧洲的车桩比例是16:1,中国是2.45:1。中国车主经常抱怨节假日出门抢桩抢疯了,而欧洲人开电车出门就像荒野求生。

中国电车又便宜又好开,奔驰宝马奥迪们却发现电车越卖越亏,不得已开始捡起内燃机的命根子,还要上大排量。BBA们说电车不够豪华,实际情况是加了补贴他们也打不过中国车。产业链、基建、成本三件套,欧美都跟不上中国,就算抱团取暖也会把内裤输掉

地球新能源大转型的方向盘,现在握在中国人手里。在这个节点,开不开油车,看来不只是个人选择:你踩油门的每一脚,似乎都能影响未来能源大博弈。

蔚来汽车的李斌曾说,不明白为什么好多人还喜欢闻汽油味儿?他的格局小了。理性的说,换不换新能源车?已经不只是消费选择,而是人类在能源悬崖边的自救投票。

这个夏天地球热冒烟了,还好意思开油车吗?-有驾

这不是道德绑架,是物理定律。中国电车渗透率突破50%,欧洲25%,美国仅10%;同级电车全周期使用成本仅为油车1/3,中国流行800V超充实现“10分钟续航400公里”;全新混动技术将油耗压至3L/百公里,续航突破1300公里。

那些声称“电车不成熟”的固执,在2025年的热浪中显得苍白可笑。比亚迪正在全球征战,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产能利用率达98%。形势比人强,所谓电动化“技术短板”,不过是油车拥趸的最后遮羞布

在这个最热的夏天,每一辆油车都是移动的加热棒,排气管喷出的尾气正让地球这个桑拿房越来越热。毕竟,燃油车每燃烧1升汽油,就向大气排放2.3公斤二氧化碳。

中国人制造的电池、光伏板、风力机、电动车,正在全球组装“诺亚方舟”。咱要当“地球的绿爸爸”,得有一点当爸爸的样子。

欧美政客们反正是不要脸了。中国人还是有良心。当爸爸还是得有点样儿,摸着发烫的方向盘,看着窗外扭曲的热浪,是不是该问问自己:这辆油车,还好意思开下去吗?

这个夏天地球热冒烟了,还好意思开油车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