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一到长假,我就觉得整个世界都进入了一种大型行为艺术模式。你看,腾势发了个N9,六座大沙发,号称家庭出行新旗舰,选的时间点就特别灵性,卡在中秋国庆这种普天同庆、全国大堵车的黄金周之前。这操作,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这不叫卖车,这叫为即将到来的“全国高速公路慢速车展”提供最新款的展品。他们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让你舒舒服服地陷在这场流动的盛宴里,动弹不得。
所有人都知道要堵车,所有人都骂堵车,但所有人还是义无反顾地开车上路。这是一种非常玄学的集体无意识,一种献祭仪式。你以为你在过节?不,你在渡劫。每一辆堵在路上的车,都是一个移动的“道场”,司机和乘客都在里面修炼闭口禅和不动功。而车企们,就是这场大型修仙法会的装备供应商。你以为腾势N9是在和理想L9、问界M9抢市场?错了,它们的真实目的是在竞争“最佳堵车伴侣”这个光荣称号。谁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更牛逼,谁就能让信徒们在“钢铁长城”里多一丝安详,少一点暴躁。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高速免费,听起来像个福利,其实更像是个集结号。一声令下,千军万马涌上华山一条道。所谓“免费”,翻译过来就是“来啊,互相伤害啊”。10月1号0点,那个瞬间,全国的高速入口就像异次元的传送门被同时打开,无数的压缩毛巾瞬间吸水膨胀,把所有缝隙都填满。你说台州沿海高速最高日流量要超10万辆?这数字太保守了,太缺乏想象力了。这不是交通流量,这是大型社会学实验,观察现代人在一个巨大的、缓慢移动的铁皮罐头阵列里,心态是如何从“假期真快乐”一步步滑向“毁灭吧,赶紧的”。
这时候,你开的是什么车,就显得尤为重要。开个小破车,堵上三个小时,你可能就开始怀疑人生。但你如果开的是腾势N9,或者任何一个新势力六座奶爸车,诶,心态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打开冰箱,拿出一罐冰可乐;你可以放倒座椅,让老婆孩子躺平;你甚至可以打开车载KTV,高歌一曲《死了都要爱》。你看,这不是车,这是一个移动的茧房,一个让你在世界末日般的堵车场景里,依然能维持体面和虚假快乐的结界。这钱花得值不值?太值了。奔驰的品牌溢价是那个三叉星徽,新势力的品牌溢价,就是这份“堵车时的从容”。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经历过那种绝望。有一年国庆,我被堵在高速上,前后左右都是车,天上的鸟拉屎都能精准命中我的挡风玻璃。手机没信号,导航一片红,红得发紫。我当时就悟了,所谓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在绝对的物理拥堵面前,都是弟弟。你L几的自动驾驶都没用,你前面那大哥的车不开,你还能瞬移过去不成?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复杂的算法,能算得过老大爷那不讲道理的走位吗?不能。所以说,不要迷信技术,要敬畏草台班子。
车企们天天开发布会,讲算力,讲激光雷达,讲智驾方案,整得花里胡哨的。但真正的考验,就在台州交警列出的那些“易拥堵点段”里。什么G15沈海高速吴噯枢纽、S28台金高速雪岭隧道……这些地名听着就充满了宿命感,像是修仙小说里的上古禁地,进去就出不来的那种。你的车机系统再智能,能给你规划出一条不堵的路线吗?不能,因为它能看到的数据,所有人都能看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挤到那条“理论上最优”的路线上,然后把它变成新的“道诡异仙”现场。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而不是在里面抢座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高速堵车比喻成修仙渡劫,可能有点对不起真正的修仙者,人家好歹能飞,我们只能闻尾气。
说真的,看看交警叔叔的提醒,什么“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这“九字警句”简直是典中典。它背后隐藏的逻辑其实非常黑暗森林:高速上,任何静止的物体都是靶子。你以为你只是抛锚了,实际上你已经成了黑暗森林里一个亮起火把的倒霉蛋。所以必须赶紧跑,跑到护栏外面去,祈祷后来的“猎人”眼神好一点。这跟车的好坏没关系,你就算是开着金钟罩铁布衫,也顶不住后面的泥头车给你来一记闪电五连鞭。这破路到底什么时候能不堵!
所以,每次看到这种长假出行攻略,我表面上点头:“是是是,有道理,安全第一。”内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这些攻略的本质,不是教你怎么“行”,而是教你怎么“不行”的时候能活下来。检查轮胎、制动、灯光,不是为了让你开得更快,而是为了让你在无尽的车流里,能多一分停得住的把握。拒绝酒驾,不是怕你找不到路,是怕你喝多了以后,突然觉得前面的车队是在cosplay贪吃蛇,然后你一脚油门就想去当那个蛇头。
讲真,我甚至觉得,现在的新车发布会,都应该加一个环节,叫“极限拥堵场景生存能力测试”。别整天跑赛道,刷圈速了,没用。你就把车开到节假日的G15高速上,从早上9点堵到下午5点,然后评测:一、冰箱制冷效果衰减了多少;二、电池还剩多少电,够不够堵到下一个服务区;三、车内空气质量如何,能不能有效过滤前车尾气和司机的叹气;四、后排小孩哭了多少次,车载娱乐系统有没有把他哄好。这才是真正的用户痛点。这才是决定用户会不会买单的关键。加大加大加大。
说到底,这个时代,我们买车,买的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了。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卷的汽车市场里,车企们不务正业,把车造成了家、造成了办公室、造成了电影院。为什么?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在路上“走”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路上“停”的时间越来越多。既然如此,那“停”着的体验,就必须拉满。
所以,别再纠结什么腾势N9的操控性了,也别管它的零百加速是几秒。就问一个问题:当你被堵在神仙居收费站外五公里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手机电量只剩10%,孩子在后座因为抢一个奥特曼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辆车,能不能给你一个不掀桌子的理由?如果能,它就是好车。但能过,就是能过。这才是唯一的真理。至于那些出行攻略,看看就好,真正的攻略只有四个字:自求多福。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