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新规落地,旧标车停售,两种方案让超期车照样卖

最近,很多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就是家门口的电动自行车店,突然之间变得特别热闹。

门口挂着大大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清仓甩卖”、“旧国标车最后抢购”之类的字眼,店里的销售人员忙得团团转,热情地向每一位进店的顾客介绍,说现在买车有多划算,再过一阵子,想买都买不到了。

这让不少正准备买车或者换车的人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2月1日新规落地,旧标车停售,两种方案让超期车照样卖-有驾

是商家为了年底冲业绩搞的促销手段,还是真的有什么政策要变了?

我家里那辆骑了好几年的电动车,以后还能不能上路了?

其实,大家不必过分紧张,这确实是和一项国家新政策的落地有关,但只要咱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就会发现,这事儿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就是2024年12月1日。

从这一天开始,所有按照旧版国家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旧国标”(GB 17761-2018)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就不能再进行销售了。

这就好比超市里卖的食品,包装上都有个保质期,到期了就必须下架。

这次的政策,就相当于给所有“旧国标”电动车设定了一个“销售截止日期”。

为了让市场有个缓冲,政策还规定了一个过渡期:2024年8月31日之前生产的旧国标车,可以一直卖到11月30日。

所以,商家们才会抓住这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想尽办法清理库存,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清仓大促”的热闹景象。

在市场上,这种新旧标准交替的时期,确实出现了一些比较特别的情况。

一方面,旧国标车因为价格优惠,加上大家对它的性能比较熟悉,仍然是目前销售的主力军。

很多顾客进店,一听说旧车正在打折,而且性能还不错,往往就动心了。

12月1日新规落地,旧标车停售,两种方案让超期车照样卖-有驾

另一方面,符合新版国家标准的电动车,虽然已经开始陆续上市,但在全国范围内看,货源还不是很充足。

不少经销商也表示,大批量的新款车型可能要等到12月份以后才能到店。

这就形成了一个暂时的“空窗期”,消费者的选择看起来好像变少了,要么就是赶在截止日期前买旧款,要么就得再等等新款。

一位车行老板就坦言,最近来买车的顾客,只要把新旧两款车的性能差别和价格一对比,大部分人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旧款车。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消费者宁愿“抢购”即将停售的旧国标车,也不愿意等待更安全的新国标车呢?

这背后其实是大家在“实用性”和“合规性”之间做出的现实选择。

对于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接送孩子、买菜购物的普通人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无非就那么几个。

首当其冲的就是续航里程。

根据很多用户的反馈,现在市面上的旧国标车,充满一次电,跑个五六十公里基本不成问题,对于通勤距离稍远的人来说,一天一充或者两天一充就足够了。

而新国标车为了整车轻量化和电池安全,在电池容量上做了限制,续航里程普遍在三四十公里左右。

这对于每天来回就要跑三四十公里的用户来说,就意味着可能需要天天充电,心里总会有点“电量焦虑”。

其次就是速度。

新国标严格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小时,一旦超过这个速度,电机就会自动断电。

12月1日新规落地,旧标车停售,两种方案让超期车照样卖-有驾

这个速度对于习惯了在宽阔马路上跑得快一些的用户来说,确实感觉有点慢。

而很多旧国标车,存在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解速”功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就能把速度提上去。

虽然这种改装行为本身是违规且有安全隐患的,但它确实满足了一部分人对出行效率的追求。

正是基于续航和速度这两点最直接的用车体验,很多人才会觉得旧国标车“更实用”,从而产生了“再不买就没机会了”的想法。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国标的推出,绝不是为了给大家的出行“添堵”,恰恰相反,它的核心目标是为了保护我们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国家是名副其实的电动自行车大国,保有量接近4亿辆,它解决了无数人的出行难题。

但与此同时,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屡见不鲜,尤其是违规改装、电池质量不过关、飞线充电等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应急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新国標的每一項“限制”,都是针对这些安全痛点打出的“组合拳”。

它不仅仅是一个标准更新,更像是一次全面的安全升级。

比如,新国标强制要求车辆加入北斗定位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这是什么意思呢?

12月1日新规落地,旧标车停售,两种方案让超期车照样卖-有驾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车有了“智慧大脑”。

万一车辆被盗,可以通过定位系统迅速找回;更关键的是,当电池出现温度异常、电压不稳等危险迹象时,系统会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向车主发出预警,这等于给车辆配备了一个24小时在线的“安全管家”,能有效预防电池自燃等事故的发生。

同时,新国标在防火性能上也下了大功夫,严格规定了车身塑料件等非金属材料的阻燃等级,这意味着即便发生意外,火势的蔓延速度也会被大大延缓,为逃生和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针对市场上泛滥的改装问题,新国标从技术源头进行了封堵,推出了“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互认协同机制。

也就是说,车辆、电池、充电器三者之间进行了加密配对,你想私自换一块不匹配的大容量电池来增加续航,系统根本不识别,车子也无法启动,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因使用劣质、改装电池带来的风险。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已经买了或者正打算在11月30日前购买的旧国标车,12月1日之后会怎么样?

还能上牌吗?

还能上路吗?

答案是肯定的,大家完全可以把心放进肚子里。

政策的管理思路是“管住增量,消化存量”。

也就是说,禁售令只针对未来市场上的销售行为,对于已经卖到消费者手中的车辆,是充分尊重和保护的。

各地交管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只要你的车是在2024年8月31日之前生产的(看车辆合格证上的生产日期),并且你是在2024年11月30日之前购买的(看购车发票上的销售日期),那么这辆车就具备了合法的身份。

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带着这些凭证去办理注册登记上牌手续,哪怕你是12月份甚至明年才去上牌,也完全没有问题。

只要你的旧国标车成功上了牌,它就可以和路上所有其他车辆一样,合法地在道路上行驶,直到车辆自然报废为止。

这项人性化的衔接政策,既体现了管理的刚性,也展现了服务的温度,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保障了广大车主的合法权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