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航母启航:小鹏2026年量产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陆地航母启航:小鹏2026年量产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

想象一下。早晨出门。你的座驾静静等待。它不只是一台车。更是一架飞行器。城市天际线不再是风景。而是通勤的路径。这不是科幻电影。2026年。它将开进现实。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宣布:“2026年,小鹏计划将‘陆地航母’首次量产,做到量产跟交付”。这一刻。酝酿了11年。投入了数十亿成本。七代原型机的迭代。终于结晶。

什么是“陆地航母”?

它颠覆了传统。分体式设计。由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组成。陆行体是“母舰”。一辆增程式混合动力车。三轴六轮。续航超过1000公里。它能容纳4-5人。更惊人的是。它是一个移动的充电站。满油满电状态下。可为飞行体多次补能。

飞行体则是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代号X3-F。垂直起降。无需跑道。它安静地折叠在陆行体后备箱。需要时。自动分离。展开机臂。直冲云霄。

这解决了飞行汽车的一大痛点——续航焦虑。陆行体是它的能量基地。地面行驶。是为飞行蓄力。

陆地航母启航:小鹏2026年量产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有驾

技术破壁:如何让汽车飞得稳?

安全吗?这是所有人的第一问。

小鹏的答案是全栈自研。从材料到控制。飞行汽车的三电、复合材料、飞控导航、空中智驾四大核心技术。全部自主掌握。特别是小鹏图灵AI芯片。专为大模型定制。算力是现有芯片的三倍。这颗芯片是大脑。同时应用于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

智能环境感知系统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视觉传感器。实时构建三维环境模型。障碍物厘米级定位。试飞演示过。遭遇非合作飞行障碍物。系统迅速规划避障路径。自动执行避让。全程无需人工。

2024年11月。“陆地航母”在广州车展完成全球首次公开载人飞行。同年12月。它在上海陆家嘴复杂城市环境中成功试飞。这些实战检验。为其安全性提供了有力注脚。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启幕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写入“低空经济”。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

陆地航母启航:小鹏2026年量产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有驾

小鹏的飞行汽车智造基地正在广州建设。预计年产能高达1万台。这是全球首个流水线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目前。“陆地航母”已收获近5000份订单。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了信任票。

应用场景远超个人通勤。2025年3月。小鹏汇天与高直航空、傲程航空签下3亿元订单。计划在浙江省内打造低空出行服务体系。这意味着。省内跨市出行。未来可能像打专车一样。呼叫飞行汽车。

驾照与法规:飞入寻常百姓家

开飞行汽车需要飞行执照吗?好消息是。驾驶“陆地航母”的陆行体。仅需普通C本小型车驾照即可。至于飞行体。何小鹏已建议有关部门建立eVTOL航空器驾驶员分类分级认证体系。未来培训可能借助AI和仿真技术。缩短时间和成本。

法规也在同步完善。2024年3月。“陆地航母”飞行体的型号合格证申请获民航局受理。正式进入适航审定阶段。更关键的是。2025年9月。它在阿联酋获颁特许飞行证。这是中国飞行汽车企业在海外获得的首张有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

陆地航母启航:小鹏2026年量产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有驾

未来图景:立体交通不再是梦

何小鹏勾勒了小鹏的愿景:“在城市内实现无人驾驶。在城市间看到低空飞行汽车。在工厂和小区能有机器人”。这是一个完整的未来出行生态。

他预言。10-30年后。人们可以住在离城市中心100公里的地方。10分钟内到达。低空飞行将彻底改变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连接方式。

这不是孤军奋战。整个产业在加速。广汽、沃飞长空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中汽创智的“江豚1号”验证机已完成试飞。技术路线多元并行。共同推动飞行汽车从概念走向街头巷尾。

“陆地航母”的量产。不是一个产品的交付。而是一个时代的开启。它告诉我们。创新的边界不止于地平线。更在云端。2026年。我们或许将见证历史:汽车离开地面。交通进入三维时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