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挺有意思,值得咱们拿出来说道说道。前两天深蓝汽车正式官宣姜海荣当了总裁,而且还赶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之前,搞了次高调媒体沟通会。讲真,这阵仗怎么看都有点像打擂台,胸口一拍告诉大家——咱们换帅了,有事冲我来。但这新官上任,到底能带来什么新气象?让咱们一起仔细掰扯掰扯。
说到这里,我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到底激烈到啥程度?几乎所有车企都喊着要当“世界一流”,都在产品、技术、智能化上下大力气,那深蓝突然换帅,姜海荣的到来,究竟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是搏出位,还是自救?要说这几年,新能源车圈每个月都能听到哪哪高管跳槽、哪哪高层调整,但真能给企业带来脱胎换骨的,不多。那姜海荣凭啥就让深蓝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说成什么“进入新能源与科技深度融合新阶段”?
咱们先看姜海荣本身。姜海荣是不是汽车圈的超级英雄?坦白讲,他不是那种走到哪儿人见人夸、永远当C位的主角。他之前在吉利干过、搞过营销,也沾过新能源,圈内经验算是有。但说白了,这个行业拼的不是个人光环,更多是跟团队的化学反应、能不能真正整合资源、把握趋势。邓承浩和姜海荣现在各种“高效协同、默契配合”的官话喊得挺响,真到了关键节点,能不能一条绳上搓,就得看他们的真实博弈了。
想想,每回换高管,企业都喜欢强调“团队作战”“协同创新”,可实际上一到事情多了,利益摆上桌子,有几家能真做到“共进退”?车市不是比谁嘴皮子溜,而是比谁能让车主买账。
再说回来,深蓝最近这波产品发布频率很高,S05、L06、L07,外加一波官图、加长续航、全球上市……你要是不看时间线,真以为人家这公司是要上市,还是打着鸡血过日子。但问题来了,新品一多,真能搅动格局吗?我为什么要问这个,咱们把话说穿点,新能源已经是红海,市场卷到极致,比续航、比智能、比“华为乾崑智驾”、比海外市场……哪家不是一大军备竞赛。但用户真的会因为车型编号再多两个,功能列表再多一项,就掏腰包吗?这就涉及一个根本:产品有没有自己的灵魂,能不能打动人心。
姜海荣说他最被吸引的是“深蓝的底蕴与体系实力”,又说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听着像啥?就像你被一家饭馆的装修吸引,吃了几口觉得还行,但能不能长期做下去,不在于你菜单上的菜多还是少,而是厨子有没有超常绝活。当下新能源很容易沦为参数和概念的堆砌,还有让人眼晕的发布会轰炸,真正能站出去靠口碑传下去的车,有几个?是有,但真不多,大部分最后拼到的,还得是消费者的口袋和朋友圈里的口碑。
再往深点说:“世界一流品牌的目标”——这话多漂亮。这些年听得耳朵都起茧了,谁不想做世界第一?可做世界一流到底是什么?是进入欧洲卖几台车?还是年销百万、技术领先、全球认同?其实最关键,还是企业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立身之本,到底是靠卖点、设计、服务、还是技术?我觉得有时候,大家反而没想明白这个根。你看深蓝这次也在欧洲布局、推新品,想冲出亚洲,看着很有架势。可大家想没想过,欧洲那边市场待见你什么、喜欢什么样的中国新能源?是廉价,还是品质,亦或是“智造力”?如果只是靠价格卷下去,最后变成谁更便宜,最后到底是咱们的品牌更扎实,还是更边缘了?
我还想问一句:现代新能源车企到底靠什么打动人?现在智能化、续航、辅助驾驶、空间,什么都能卷,咱们是不是也该问问,中国新能源车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独特体验?是满大街贴的“华为智驾”,还是社交网络上一堆参数对比?或者说,是不是该考虑消费者需要的不只是“数据”和“里程”,更多一点对日常生活、小幸福感受的关照?
回头再说姜海荣,他确实在沟通会上表示对深蓝团队有信心。我愿意相信一个新官愿意撸起袖子,把饭吃到嘴边。但也必须警醒,新能源行业不是谁讲故事讲得漂亮谁就能成事,这个市场已经不是新瓶装旧酒就能糊弄过去的时代了。你要真有两把刷子,首先得让用户踏实,老板买车心里不咯噔,售后不堵门,投诉不炸锅,再去想“高质量发展”“全球战略”,才算没翻车。
再说,新能源这两年说白了是资本和政策堆出来的热闹,但没几家能在市场自循环里真的滚起来,像蔚来、理想、小鹏,表面风光实际上内部压力山大。深蓝汽车要想格局更大、底子更厚,单靠发布会营造的气氛只怕远远不够。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不只是产品竞争,更是产业链、生态链的比拼。这东西水深着呢。你做车子看着是下场和传统车企竞争,但背后拼的是电池、芯片、供应链、服务体系,再高级点,是数据安全、智能生态、能源配套。深蓝发力欧洲、注册DEEPAL品牌,挺好,但出海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谁喊多一遍“世界一流”就自动成功。欧洲消费习惯、政策门槛、环保标准、售后体系,每一关都能把大部分玩家绊倒在地。
我就想一句话点醒大家,现在车企要的不只是跑得快、更新多、“智驾”牛,更重要是——你能不能让人相信你的企业和产品能走得久、能经得起风浪?这才是真正的底气。
说到底,姜海荣的加盟给了深蓝一个新故事的开头,但真正的高潮和转折,还得看后面。到底是“高质量发展”还是雷声大雨点小,还得由市场来说话,由用户买单。新能源车市场早就过了吹牛的时代,“世界一流”喊得再响,没有技术、没有服务、没有产品打底,到头还是一阵风。
一句话总结,嘴上说得再多,最终比的是谁敢把自己放在所有人的显微镜下经受考验。这不仅仅是对深蓝,也是在问整个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你到底敢不敢面对真正的世界舞台?姜海荣来了,他能不能成为那个搅动深水区的搅局者?我看,答案要好长时间以后才见分晓。咱们不妨拭目以待。
市场这东西,有时候不是谁说了算——是老百姓的口袋和双脚会做选择。所以,有时候,别总想着一夜之间给世界一个惊喜,先让用户不失望,才是真的本事。深蓝换帅、大秀新品,是不是能成新起点,不是看谁会喊口号,而是看做得有多扎实、跑得有多稳。大幕既然拉开了,咱们就坐下来慢慢看戏:后面闹腾不闹腾,时间和市场会给出答案。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