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0公里不加油?吉利10万级新车刚出测试数据,比亚迪秦L车主群里已经吵翻天了

2390公里不加油?吉利10万级新车刚出测试数据,比亚迪秦L车主群里已经吵翻天了

上个月,吉利内部流出一组测试数据:一台还没上市的轿车,油箱加满电池充满,从北京一路跑到广州,中途没进过加油站。2390.54公里,百公里油耗2.62升。数据刚传出来,几个做车评的朋友微信就炸了——“这车要卖多少钱?”“电池堆了多大?”我回了俩字:十万。

群里沉默了三秒,然后全是问号。

这台车叫银河星耀7,还没正式发布,但技术参数已经在工信部网站上挂着。我找朋友要了份内部测试报告,翻了两遍,发现吉利这次玩的路子跟别人确实不太一样。

46.5%的热效率,是怎么来的

混动车省不省油,发动机热效率是关键。传统燃油车大多在35%上下徘徊,做得好的也就40%出头。星耀7这台1.5L发动机,官方给出的数字是46.5%。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简单说,每烧掉一升汽油,有将近一半的能量真正用来驱动车轮,其余才变成热量散掉。相比之下,普通燃油车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能量被利用,剩下的全浪费了。

技术层面用了米勒循环、高压直喷、低温废气再循环这些东西,听起来挺复杂,但核心就一件事:让每一滴油都尽量多干活,少发热。配合碳化硅无级变压模块,电压能根据工况自动调整。

实测里有个细节挺有意思——P1和P3两个电机协同工作,即便电池快没电了,P3电机照样能输出160kW功率,跟满电时几乎没差别。这种状态下跑高速,油耗大概在百公里3升左右,比很多燃油车的怠速油耗还低。

对比一下隔壁家的第五代DM-i,热效率43%,差了3个多百分点。别小看这几个点,跑长途的时候,这就是几十块钱的油钱差距。

2390公里不加油?吉利10万级新车刚出测试数据,比亚迪秦L车主群里已经吵翻天了-有驾

电池没电之后,才见真章

插混车最尴尬的时刻是什么?电量耗光,动力突然不够用,油耗反而比纯油车还高。有些车亏电状态下加速慢得要命,高速并线都费劲。

星耀7这套雷神EM-i系统,设计思路大概跟别人反着来。发动机、P1电机、P3电机可以互相备份:电机坏了,发动机直接通过DHT变速箱驱动车轮;发动机出问题,电机独立跑也没压力。电池组用了神盾5级冗余算法,防止突然断电。

吉利做过一个极限测试:亏电状态下,以155km/h的速度在高速上跑两小时,动力输出没有明显衰减。这种稳定性,对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应该算个保障。

能量管理策略也比较聪明。系统会根据导航路况、环境温度这些数据,自己判断用电还是烧油。城里堵车优先纯电模式,高速巡航切换成发动机直驱,长下坡时回收动能充电。整个过程不用人干预,车自己会算账。

2852mm轴距,后排空间差别明显

车身尺寸4958×1915×1505mm,轴距2852mm。数字看着普通,但坐进后排就能感觉出差别来。腿部空间比同级别的秦L多出6厘米左右,三个成年人坐一排,膝盖不会顶到前排椅背。

地台是纯平的,中间坐人不用把腿岔开。椅背能调到131°,躺着看手机或者睡觉都比较舒服。车顶用了仿麂皮包覆,摸起来手感不错。

NVH做了50处隔音优化,车速上到120km/h,车内噪音大概比同级车低9%左右。跑高速的时候,后排乘客说话不用提高音量。

有个细节值得说一下:门把手是机械式的,没用隐藏式设计。虽然看着传统,但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的时候,不会出现冻住拉不开的情况。这种实用性考虑,可能比追求视觉效果更靠谱。

2390公里不加油?吉利10万级新车刚出测试数据,比亚迪秦L车主群里已经吵翻天了-有驾

Flyme Auto座舱,逻辑跟手机一样

14.6英寸中控屏搭载Flyme Auto系统,界面布局和魅族手机差不多。用惯了安卓机的人,上手基本不用学。三指飞屏、无线CarPlay这些功能都有,实际体验流畅度还行。

语音助手反应速度700毫秒左右,说“打开车窗并调低空调”,基本能一次完成。有些车的语音系统要么听不懂,要么延迟两三秒,体验差别挺明显。

中控台有个50W无线充电板,手机随手一放就能充。AR-HUD抬头显示把导航信息投在前挡风玻璃上,开车时不用低头看屏幕。这些配置在十几万的车上挺常见,但放在10万出头的车上,确实不多见。

还有个3.3kW外放电功能,周末出去玩能派上用场。电磁炉、车载冰箱、投影仪同时用都没问题。去年有朋友开插混车自驾,带了一堆电器,结果电量不够用,这种尴尬大概能避免。

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先摆在那儿

电池用的是磷酸铁锂,中创新航供应。这种电池的优势是稳定,针刺测试、挤压测试都能过,工作温域从零下30度到60度。

循环寿命大概3000次左右,容量衰减率比三元锂低20%。成本比三元锂便宜30%,这也是为什么整车价格能压到10万出头的原因之一。

缺点是能量密度比三元锂低,同样重量的电池,磷酸铁锂储存的电量要少一些。但对插混车来说,电池容量本来就不需要特别大,够日常通勤用就行,长途主要靠发动机。

8到11万的价格,竞争对手不太好找

2390公里不加油?吉利10万级新车刚出测试数据,比亚迪秦L车主群里已经吵翻天了-有驾

预售价8到11万,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和Flyme Auto座舱。这个价位段,很多人原本只能看合资燃油车,或者低配的电车。

千里浩瀚H3智驾系统支持城市领航NOA和APA自动泊车。CNOA功能通过高精地图和惯导融合,能识别红绿灯、避让加塞车辆。实测成功率95%以上,比有些十几万的车表现还稳。

EMA紧急避障可以在120km/h的速度下主动转向,遇到突发情况反应速度比人快。这种配置以前只在二三十万的车上出现,现在下放到10万级,确实有点意思。

算笔账:满油满电能跑2000多公里,日常上下班一周充一次电够用。周末长途出行不用担心续航,也不用频繁找充电桩。这种使用体验,可能比纯电车更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

这车到底适合谁

如果你每天通勤距离在50公里以内,家里或单位能充电,平时偶尔要跑长途,星耀7大概能覆盖这些场景。

如果你预算在10万出头,想要大空间、低油耗、不错的智能化配置,这车也算一个选项。

但有些东西还得自己去感受。2852mm的轴距是不是真的比别人舒服,智能驾驶在复杂路况下靠不靠谱,电池衰减速度到底怎么样,这些都得真正用过才知道。

毕竟数据只是数据,真正的体验还得自己坐上去开一圈。只是从技术路线上看,吉利这次选的方向,似乎比单纯堆电池更务实一些。至于市场会不会买账,等上市之后看销量就知道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