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车展偶遇大众ID.Cross,那份科幻感像提前偷看了未来几年

慕尼黑车展偶遇大众ID.Cross,那份科幻感像提前偷看了未来几年

慕尼黑车展偶遇大众ID.Cross,那份科幻感像提前偷看了未来几年-有驾

一进慕尼黑展馆,灯光晃得人有点恍惚。正想着找个熟悉的品牌压压惊,一抬眼就看见大众展区中间那个银灰色的家伙——ID.Cross。它不像传统SUV那样“扎实”,第一眼更像是电影场景里的未来载具,前脸那道光带一亮,真有点“欢迎来到2050年”的既视感。

走近了才发现,这车的前脸细节很考究。大灯并不是传统的分体式,而是像一块从两侧向中间延伸的光雕,线条非常干净。中间那条光带和环形雷达像是在对你眨眼,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秒。保险杠很宽,搭配黑色护板,既有力量感,又不会显得笨重。

慕尼黑车展偶遇大众ID.Cross,那份科幻感像提前偷看了未来几年-有驾

车侧是另一种味道。柔和的腰线顺着光影流动,一直到C柱位置的三组环形镀铬装饰——这个设计细节很奇怪,但越看越有个性。悬浮式车顶显得很灵巧,黑色轮眉和侧裙的组合又带出跨界的调调。几个车迷站在一旁讨论轮毂的造型,有人说像回旋镖,有人说像唱片,我自己觉得更像一盘复古磁带——有点意思。

车身比例肉眼可见地紧凑,大概是为了城市驾驶的灵活性。听工作人员透露,这台概念车定位是小型纯电SUV,车长刚好不让你觉得停车是一种煎熬,但空间又不会局促到伸不直腿。它保留了传统门把手,这点让我有些意外,现在不少新电动车都玩隐藏把手,这种坚持可能是为了便利吧。

慕尼黑车展偶遇大众ID.Cross,那份科幻感像提前偷看了未来几年-有驾

车尾部分明显更大胆,贯穿式尾灯已经是常规操作,但ID.Cross把它玩出了“未来舷窗”的感觉。两侧的环形光源和发光尾标组合起来,不开灯的时候是低调的深色饰板,一亮就像黑暗里划过的两道信号——很酷。后保险杠用了银色饰板,和前脸形成呼应,硬朗感又回来了。

进到车内,可以明显感觉到大众的“留白”设计理念。中控台一半是织物,一半是金属质感饰板,这种配色让整个空间没有冷冰冰的科技感,反而多了点客厅的温暖。仪表盘是悬浮式的,不大,但显示清晰;中控屏和物理按键分工明确,调空调的时候不用翻菜单,这点太加分。方向盘是两幅式的,手感很轻,转动阻尼不大,完全不累。

慕尼黑车展偶遇大众ID.Cross,那份科幻感像提前偷看了未来几年-有驾

副驾前方的布局很简洁,中控下方的镂空储物空间挺实用,能直接塞一双运动鞋或者一个15寸的背包,这在人手多行李多的周末出行里简直是救星。

动力数据我只听了个大概:前置单电机,功率说是200多马力,最高能跑到170多公里/小时。续航据说能有四百多公里,也就是说平时通勤、一趟近郊短途完全够用。我在展区模拟了下油门响应——虽然不是真开,但那种电车一触即发的感觉依然通过踏板传了上来,没有突兀感,应该会比较好掌控。

慕尼黑车展偶遇大众ID.Cross,那份科幻感像提前偷看了未来几年-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坐在驾驶位往外看,你会发现它的A柱做得很窄,这对视野提升很明显。很多小型SUV为了结构强度会牺牲点视野,ID.Cross倒是找到了一种平衡。有车友开玩笑说,“这A柱细得像赛车”,大众的工程师只是笑笑,说结构可一点没弱。

至于这车未来会不会量产成这样,还真不好说。概念车和落地版之间,往往隔着一大堆成本和法规的调节。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大众借它给我们提前剧透了一下他们的电动车设计方向——科技加一点人情味,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感。

展台旁的小黑板上写着“2026年见”,有人在下面画了一个火箭,不知道是调侃上市时间太慢,还是在暗示它的加速感。反正,这辆ID.Cross在现场已经收获了不少手机镜头,有人甚至蹲下去拍底盘,还神神秘秘地说,听说厂家在这个车里藏了个“小彩蛋”,打开某个储物格能看到特别的标志。是真是假?我也没找到,就留着以后有人真开上它的时候去验证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