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全球销量八连冠,混动与燃油双线作战,为何国产新能源难以复制?

丰田又一次站在了全球车企销量榜的巅峰,8月份全球交付新车84.4万辆,同比增长2.2%,这已经是丰田连续第八个月交出漂亮的成绩单,这个“八连冠”可不是随随便便来的。中国市场方面,虽然交付量仅增长了0.9%,但15.34万辆的数字依然稳得让人挑不出刺,尤其是铂智3X的强势表现,为这个成绩添了不少彩。

丰田全球销量八连冠,混动与燃油双线作战,为何国产新能源难以复制?-有驾

不少人感慨,电动车时代都来了,丰田还靠“燃油+混动”称王,这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但细细一琢磨,丰田这套打法未必不英明。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得益于政策、补贴的保驾护航,可在全球市场,选购传统燃油车和混动车的人依旧大有人在,尤其在海外,那个对纯电车还不太感冒的消费者群体。老外那边更实际,考虑的不是环保大义,而是日常油费账单跟便利性。

丰田深谙此道,于是继续稳扎稳打搞混动,传统动力不松手,新能源领域则谨慎布局。相比一窝蜂冲进新能源的国产车企,丰田的姿态蹲得很稳,甚至给人一种“看你们折腾完一轮,我再接盘收割”的感觉。不着急出风头,却稳吃后续市场,妥妥的老司机风范。

丰田全球销量八连冠,混动与燃油双线作战,为何国产新能源难以复制?-有驾

但话说回来,国产新能源车这几年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那叫一个春风得意!例如某些靠智能化、网联化打动年轻消费者的国产品牌,甚至让传统豪门感到压力山大。可为何放到国际市场,却没能复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光景?原因其实戳在好几个点上:第一是品牌认可度,很多老外对国产车的认知停留在“价格便宜量又足”的阶段,却很难把“高品质”“高科技”这两个词联想进来。品牌溢价和信任,还需要时间打磨。

第二,国内消费者能用半小时充满电的快充站,国外消费者却可能需要排队好几小时。而且他们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未必跟得上新能源车的销量成长,这大大拖慢了消费者入局电动车的脚步。再者,相比国内分布密集的各式服务网点,国产车企的海外服务体系略显稚嫩,这“后勤补给线”决定了用户敢不敢买你的车、敢不敢让你“修”。

丰田全球销量八连冠,混动与燃油双线作战,为何国产新能源难以复制?-有驾

丰田抓住的,正是全球市场真正的痛点:成熟的技术、扎实的口碑,还有不挑基础设施的混合动力跑法。这并不是丰田“保守”的硬伤,而是它“稳”的杀手锏。一手关怀“油”的人,一手照顾“电”的人,丰田这种双线作战的姿态,让它在全球车市如履平地,八个月连涨也不无道理。

想想看,中国新能源何时才能像丰田一样,在全球范围真正站稳脚跟?是继续靠政策扶持这根拐杖,还是撸起袖子做出让全世界用户信服的“真本事”?政策是临时的,实力才是硬核的。如果丰田教给车企一个道理,那一定是“别靠浪潮漂,你得自己掀浪头”。

丰田全球销量八连冠,混动与燃油双线作战,为何国产新能源难以复制?-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