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催征,枕戈待旦”——在上海车展上,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迎凯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一汽-大众现在的状态。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一汽-大众从新技术到新商品,可谓全面出击、全面作战,火力全开。其中,既有面向当下市场中最需要的产品和技术,也有面向未来的“储备弹药”,全方位展示了一汽-大众作为头部车企的实力。
在作为“基盘”的油车上,一汽-大众通过动力革新提升了经济性、同时大幅提升智能化,在核心功能上和电车相当,其中作为代表的是被称之为“空间动力双王炸”的全新揽境。全新揽境采用了第五代EA888发动机(地表最强2.0T发动机),动力强、油耗低。这使得全新揽境在WLTC测试工况下的综合油耗仅为 8.33L/100km,在整车质量增加且最大功率提升23.5%的情况下,油耗反而降低了3.7%。
而在智能化上,该车会搭载大众最新智驾功能,可实现预测性自适应巡航、智能拨杆变道、智能车道保持、防加塞应对、自动泊车/远程泊车等功能。而在座舱上,采用了大众品牌最新的三联屏(数字液晶仪表、中控屏、副屏)设计,体验也会更优化:包括语音控车、远程控车、语音助手、全新导航体验、KTV娱乐系统等一应俱全。而再加上其超越同级的尺寸,大6座/7座的布局,相信可以在市场中获得不错的表现。
“无论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无论是中青年还是准银发一族,全新揽境都能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场景的多元需求。”吴迎凯说。
而在新能源上,作为代表的是在4月22日全球首秀的ID. AURA。ID. AURA是由一汽-大众打造的大众品牌全球首款CMP平台概念车,定位纯电紧凑型轿车,并且搭载了CEA电子电气架构,也代表了一汽-大众面向未来的新能源造型设计方向。CMP平台是大众汽车研发的最新车型基础平台架构,可将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速度提高超过30%,该平台适用于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CEA电子电气架构已达到准中央域控制水平,CEA架构将从2026年开始被应用于全新的MEB和CMP车型之上。
此外,一汽-大众还有大语言模型赋能的全新的车机系统,以及可高定的车载应用的生态系统,安全可靠的L2级驾驶辅助等。在整体竞争力上来看,ID.AURA有流线型空气动力学设计、尖端智能科技以及CEA电子电气架构,带来的流畅数字化体验,将成为细分市场新标杆。
“油的优势不丢、电的机会不让、混动的效率不缺、智能的体验不弱”。吴迎凯说。在转型中,一汽-大众一直坚持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同智的策略,积极稳妥的推动企业向新能源智能化过度,而现在这艘航母已经完成调头,进入新的起势阶段。现在,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到来,一个全面焕新的一汽-大众已经到来。
01
市场逆袭
油电混皆强,做“三好学生”
从2025年开始,一汽-大众已进入全新的产品投放期,市场反攻开始。在智能油车上,除了全新揽境,此前一汽大众已经上市全新探岳L等新一代产品,在市场中获得了逆势提升的表现。吴迎凯说,今年3月,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燃油车份额同比提升了1.1个百分点,稳居合资品牌前列。在燃油车市场同比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一汽大众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在市场端的逆袭,得益于多方面的努力,首要的是一汽-大众针对品质与服务的双提升。
品质是大众一直以来的金字招牌。在当下以价格内卷的竞争环境中,一汽-大众坚定的选择卷品质卷服务来赢得人心。今年3月,一汽-大众全面升级了大众服务品牌,,推出15项核心客户权益,全方位强化产品、服务、体验。随后,一汽-大众在行业中第一个推出全系燃油SUV“双终身质保”政策——整车+原装备件终身保障,覆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十大核心系统。
这些措施获得消费者好评。比如“双终身质保”,通过该措施,大幅降低用户的用车使用成本。比如按照拥车15年计算,可节省1万元-5万元的维修成本。原装备件终身质保,按照拥车15年计算,可节省3,000-15,000维修成本。此外,该措施推动车辆保值率提升2%-3%。如果持续在4S店保养,后续置换一汽-大众的部分新车车型,会有额外的置换补贴,等于把在4S店保养的费用又全补给了客户。可以说是相当的划算。
但并不是谁都可以来“卷”的,只有对于产品品质有十足信心的企业才能推出这样的政策。而一汽-大众的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里故障率极低,是汽车品质“天花板”级别存在,这也是其根本底气所在。并且,一汽-大众在全国有900家授权经销商、而二级服务网络更是如毛细血管般遍布全国,这使得一汽-大众可以提供的业内最强的服务保障和体验。
这还只是序幕,全新揽境、全新一代速腾、全新揽巡在内的一系列重磅新车都将在今年内陆续上市。这些产品在智能化和设计上都会全面更新,实现整个产品线的升级。而在未来产品上,从2026年起的20个月内,一汽-大众将在多个细分市场推出10款全新车型:包括5款纯电、2款插电混动、2款增程式混动,以及1款全新燃油车型,这其中的每一款,都是针对中国用户需求的“定制之作”,在技术上也会呈现领先。
得益于新平台和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在产品和技术上一汽-大众都回做到软硬兼具,软硬皆强。比如一汽-大众即将运用的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7%。这个数据超过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混动发动机产品。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汽-大众的互动产品会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和油耗成绩。如此,一汽-大众会迎来新的商品力的爆发点,取得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02
全速启航
回到“引领者”地位
随着一汽-大众揭开了其在产品、技术的新成果,这家中国销量最大的合资车企也让外界认识到了其雄厚的实力所在。作为中德合作共赢的典范,在30多年的发展中,一汽-大众在股东双方的共同支持下,在技术储备、体系能力、用户口碑等方面的深厚积淀。比如在技术上,一汽-大众已经建立强大的自研能力,已经进入合资2.0时代。
一汽-大众目前有7个研发中心,人员超过3,000人,每年的研发投入将在180个亿,其中,在电动化转型投入上一汽-大众每年投入超过百亿规模研发资金。一汽-大众还有一个全自研的混动中心。这远超一些所谓的“头部新势力”。而在技术上,一汽-大众已经在智能座舱、智驾、架构、三电、造型上形成了完整的能力。
比如目前双擎变速箱、1.5L混动专用发动机,包括Nie60的电池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核心突破。此外,在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等方面,一汽-大众会继续保持研发投入,不断优化技术。比如在燃油车上,EA211 Evo二代1.5T发动机动力响应速度比上一代提升50%,油耗节约30%。现在,一汽-大众正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定义及商品研发,承担更多的开发责任。
本次发布的还有一汽-大众全自研的舒感智域座舱。这个座舱采用了丰富的多屏联动,在前风挡配置了P-HUD,同时还有智能前后端+D柱灯、智能投影大灯等。有意思的是,该座舱还配置行业首创的智能音乐玻璃——将前后风挡与天幕转化为隐形声场单元,比传统扬声器系统能耗直降72%。而在混动动力总成的合作开发过程中,一汽-大众还将发挥主导作用。
除了技术,一汽-大众还将发挥其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刻洞察能力,未来建立“中国需求-本土开发-全球复用”闭环,加速智能化、电动化领域技术迭代。比如上述10款新车,10款新车,是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对本土市场理解深化的体现。对一汽-大众而言,其既有德国工业体系的高度,又有中国创新速度,再加上以用户为核心的温度,这种竞争力在行业中也难有对手。
当然,技术和用户之间,必须有理念作桥梁,有战略作后盾。在这一轮品牌加速升级与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一汽-大众“谋定而后动”。2025年,一汽-大众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推动全体系的思维模式转变,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推动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和变革。其中,核心是坚持长期主义与“利他主义”。而包括上述的“双终身质保”、以及“真一口价”模式,都是具体体现。
“在汽车产业的星辰大海中,一汽-大众不做追随潮流的帆船,而要成为迎风破浪、引领潮流的巨轮!”吴迎凯说。而这也是转型大成的一汽-大众的进攻号角。现在,已经在战略、产品、技术、服务、体系、客户口碑等方面做好了大量、充分的储备之后,一汽-大众也进入了加速起航时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