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目标完成率公布,传统车企表现优异,新势力仅小鹏零跑达标

一进入十月份,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家都忙着公布自己九月份的销售成绩,这么一来,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期中考试”成绩单也就跟着出来了。

咱们老百姓现在走在路上,感觉满大街跑的都是挂着绿牌的新能源车,心里可能觉得,这生意肯定好做得不得了,厂家定下的那些销售小目标,估计都轻轻松松完成了。

但你要是真看了这份详细的成绩单,就会发现事实跟想象的还真不太一样。

这里面的情况可以说是悲喜交加,有的企业稳步前进,眼看就要撞线了,而有的企业,特别是那些咱们常说的新势力品牌,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差距拉得非常大。

新能源目标完成率公布,传统车企表现优异,新势力仅小鹏零跑达标-有驾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备受关注的新势力车企。

在统计的十几家企业里,忙活了九个月,真正能算得上“优等生”,也就是目标完成率超过百分之七十五这条线的,居然只有两家。

更让人有点吃惊的是,有九家企业的完成率连一半都不到。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剩下的最后三个月,他们得拼了命地卖车,才能勉强完成年初吹下的“牛”,这个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那么,这两位表现出色的“同学”是谁呢?

一个是小鹏汽车,另一个是零跑汽车。

小鹏在今年前九个月总共卖了31.3万辆车,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超过两倍,这个速度相当惊人。

他们年初定的目标是35万辆,现在已经完成了将近九成,可以说完成任务是十拿九稳了。

小鹏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表现,主要是因为去年下半年开始调整了策略,他们和滴滴合作推出了一款价格更亲民的小型电动车MONA M03,同时还升级了性价比更高的小鹏P7+。

这两款车一推出来,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消费者,销量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当然,小鹏也有自己的小烦恼,就是现在卖得好的大部分是这些价格相对较低的车型,虽然销量上去了,但每卖一辆车赚的钱不多,想要实现盈利,还得再加把劲。

另一家零跑汽车,表现得更加抢眼。

它在前三季度直接卖出了39.6万辆,坐上了新势力销量榜的头把交椅,年度目标完成了近八成,年底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基本上没什么悬念了。

零跑的成功秘诀,说白了就是主打一个“性价比”。

在别的品牌还在比拼各种花哨功能的时候,零跑用实实在在的低价和不错的配置,硬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杀出了一条血路。

别小看这个策略,当销量规模上去了,生产成本就能被摊薄,所以今年上半年,零跑居然实现了公司历史上的首次半年度盈利。

这在普遍还在烧钱的新势力当中,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除了这两家,小米汽车的表现也值得一提。

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兵,小米虽然去年才开始卖车,而且因为一些车辆事故引起过不少讨论,但市场反响相当不错。

新能源目标完成率公布,传统车企表现优异,新势力仅小鹏零跑达标-有驾

前九个月卖了25万辆,完成了35万辆年度目标的百分之七十一。

按照汽车行业年底冲销量的惯例来看,小米完成全年目标应该不是难事。

看完了这几家表现不错的,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压力山大的企业,这个反差就非常明显了。

比如说鸿蒙智行,也就是华为参与合作的汽车品牌联盟。

按理说,它前九个月卖了34.4万辆车,销量排在新势力第二名,成绩已经很好了。

但是,它的目标完成率却是最低的,只有百分之三十四。

这就很奇怪了,卖得不少,为什么完成率这么低?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目标定得太高了。

当初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品牌卖得特别火,后面还有好几个新品牌等着上市,可以说是信心爆棚,于是大笔一挥,定下了一个年销100万辆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在当时看可能觉得有希望,但在今年这个竞争环境下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第二,市场竞争太激烈了。

今年的汽车市场价格战打得异常惨烈,作为销量主力的问界品牌也受到了冲击,销量出现了波动,虽然最近有所回升,但前三季度整体还是下滑的。

而鸿蒙智行其他的几个品牌,还没有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所以整体的成绩单就不太好看了。

理想汽车今年也过得不太顺心。

它曾经也是新势力里的“模范生”,但前九个月的销量是29.7万辆,和去年同期比还下降了百分之十三。

理想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以前它靠着增程式电动车打下了一片江山,但现在市场对纯电动车的需求越来越大,理想也必须跟上。

可它的纯电车型目前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新车也才刚刚上市,这就导致了暂时的销量波动。

面对现实,理想汽车也主动把全年的销量目标从70万辆调低到了64万辆,算是给自己减轻了一些压力。

还有一直走高端路线的蔚来汽车,前三季度累计卖了20.1万辆,完成了全年目标的百分之四十五。

新能源目标完成率公布,传统车企表现优异,新势力仅小鹏零跑达标-有驾

随着它的新品牌乐道推出新车,蔚来的销量从八月份开始有了起色,九月份销量也在持续增长。

蔚来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目标,那就是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这比单纯完成销量任务要难得多。

相比之下,那些我们熟悉的传统汽车大厂,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就显得从容多了。

这些“老大哥”们一旦下定决心转型,凭借着深厚的家底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

几家公布了新能源销量目标的头部传统车企,目标完成率基本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全年达标的势头非常良好。

这其中的领头羊毫无疑问是比亚迪。

前三个季度,比亚迪的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到了惊人的321.9万辆,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十八。

按照它全年460万辆的宏大目标来计算,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

虽然今年以来比亚迪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九月份销量甚至还出现了一点下滑,但这艘“巨轮”的体量和地位依然是无人能撼动的。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旗下王朝和海洋这两个主力系列销量有所下滑,但像方程豹、腾势和仰望这些更高端的品牌却在保持增长。

这说明比亚迪正在优化自己的产品结构,向更高端的市场迈进。

要说目标完成率最高的传统车企,那还得是吉利汽车,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八。

它前九个月卖了116.8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占到了吉利总销量的一半以上,这个转型速度确实让人佩服。

吉利的成功主要靠“两条腿走路”,一边是银河系列,主打大众市场,销量增长非常快;另一边是极氪品牌,定位高端,负责提升品牌形象。

虽然极氪最近也面临一些增长压力,但银河系列的强劲表现足以支撑起整个集团的新能源业务。

长安汽车的表现同样稳健,前三季度卖了72.4万辆新能源车,完成了百万辆目标的百分之七十二。

长安旗下有启源、深蓝和阿维塔等多个新能源品牌,形成了集团作战的优势。

虽然从单个品牌来看,比如深蓝,离它自己的年度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从整个长安集团的角度看,全年的任务完成在望。

总的来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不再是前几年那种只要造出车就不愁卖的草莽时代了。

市场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不仅考验车企的产品力,更考验它们的生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战略定力。

新势力车企虽然有创新和灵活的优势,但在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这些硬实力方面,传统车企的深厚积累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场比赛已经从短跑冲刺变成了考验耐力和综合实力的马拉松,谁能笑到最后,现在还很难说,但这激烈的竞争,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终归是件好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