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走行驶证后,我的车会被偷偷抵押吗?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近日,一则男子用租来的豪车伪造证件抵押套现的新闻引发热议。行驶证作为车辆身份证,若落入他人之手究竟有多大风险?12123官方明确给出答案仅凭行驶证无法完成合法抵押。
行驶证≠抵押通行证
《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三十一条划出清晰红线办理抵押登记必须由车主与抵押权人共同到场,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原件(俗称大绿本),签订抵押合同并经车管所审核备案。行驶证仅证明车辆具备上路资格,既不能单独代表所有权,也无法作为抵押凭证。
现实中存在三种典型误解一是认为行驶证照片即可办理抵押;二是误信熟人渠道能绕过正规程序;三是轻信中介声称有行驶证就能放款。事实上,缺少登记证书和车主本人配合,任何机构都无法在车管系统完成抵押备案。
抵押诈骗的三种常见套路
尽管法律程序严格,仍有不法分子钻空子。2025年某租赁公司案例显示,骗子通过伪造登记证书和车主签名,将租来的奔驰车抵押套现。这类骗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 伪造全套材料利用PS技术制作虚假登记证书,甚至冒充车主办理委托公证 2. 勾结非法金融机构部分地下钱庄故意装糊涂收取抵押车辆 3. 利用时间差作案在车主发现前迅速转手抵押车辆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遭遇此类诈骗,车主仍可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车辆。因为根据《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条,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权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
三招筑牢防护墙
主动监控每月登录交管12123APP查看车辆状态栏,重点检查抵押登记记录。若发现异常备案,立即向登记地车管所提出异议申请。
证件分离保管建议将登记证书与行驶证分开存放。如遇租车、维修等必须提供行驶证的情况,可拍照注明仅限本次使用并添加水印。
建立预警机制在支付宝电子证件模块开通行驶证使用提醒,当证件被扫码核验时会收到实时通知。同时定期查询征信报告,防范冒名贷款风险。
车辆作为重要资产,其安全性关乎切身利益。记住这个铁律没有登记证书+车主本人到场,任何抵押都是纸老虎。正如交警提示的那般行驶证可以补办,但车辆所有权永远以登记系统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