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业务背后的技术和门道,远比五界复杂

华为汽车业务背后的技术和门道,远比五界复杂

七月那会儿,车友群里就有人发了张截图,说鸿蒙智行的销量冲上了四万多台。八月初我还没缓过神来,又听说享界S9T一天大定两万台。我那表弟在合肥做销售,他跟我说,这阵子光是问客户要试驾名额,都得排队。你要说现在华为汽车这摊事儿,外头人真不太容易理清楚——有时候连修车师傅都念叨:“到底谁家是自个造的?哪个又是合作?”一圈名字晃下来:五界、鸿蒙智行、引望、DriveONE、ADS4.0……反正第一次听肯定懵。

华为汽车业务背后的技术和门道,远比五界复杂-有驾

其实华为这盘棋,比咱们平时琢磨的大多了点花样。先不提那些高大上的词儿,就拿动力系统我老丈人去年买的新款SUV,用的是据说叫DriveONE的总成。他开着觉得“轻快”,可就是起步时偶尔抖一下。我让小区楼下那位修电机出身的王师傅看了一眼,他嘴里嘟囔着“250千瓦三合一呗,这玩意转速贼高”,然后又补一句,“你别追求零百三秒,那玩意烧胎还费轮胎。”不过他倒挺佩服里面那个95%效率,说以前见过最牛也就九十出头。

乾崑智驾这个东西更玄乎,我自己是真没用过,不过前阵子和单位同事一起去长沙出差,他租了一辆带ADS4.0的新轿车。高速上他直接松手让我体验自动驾驶,还特地炫耀一句:“这是国内第一个L3级商用方案!”我心里犯嘀咕,这玩意真能全程不用管?后来事实证明也不是——快到收费站的时候,它还是提示要接管。不过城区辅助驾驶确实省心很多,就是拐弯掉头有时候犹豫一下。有次等红灯,同事吐槽导航语音太啰嗦,“明明路熟,还非得给你报个不停。”

华为汽车业务背后的技术和门道,远比五界复杂-有驾

这些年华为整车合作越来越多,什么问界啊、享界啊,还有尊界和尚界(这名字第一次听以为是哪家寺庙出的),基本涵盖从二十万到百万级别车型。我隔壁老陈今年换了尊界,说内饰质感好,就是空调面板有点反人类设计——冷风调节竟然藏在第三层菜单里,每次找半天。他媳妇嫌弃得很,上个月刚学会怎么切换座椅加热功能。

其实这些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更深层一点的是那些分布在不同部门里的技术平台,比如智能驾驶计算模块MDC610。据群友阿勇讲,这货算力160TOPS啥意思呢?他说“就是跑自动驾驶算法特别溜,但维修起来贼贵”。前几天还有个新闻爆出来,有辆搭载新激光雷达的小型MPV出了事故,据维修厂的人透露,雷达模组损坏后配件等了仨礼拜才到货。这种新鲜配置虽然酷炫,可碰上故障还是麻烦不少。

华为汽车业务背后的技术和门道,远比五界复杂-有驾

再聊回市场吧,其实早2020年DriveONE动力总成首发后,一直都是业内领头羊。今年六月据销售顺嘴一提,全国累计装机已经超150万套。不止国产品牌抢着用,就连德系豪强都坐不住了。宝马奔驰开始融入鸿蒙生态,而奥迪干脆把乾崑智驾塞进主力车型Q6L e-tron里。这可真稀罕,以前中国供应商哪敢想给德系豪门供核心技术?

日产丰田也开始悄悄跟进,有朋友做广汽丰田渠道的,说最近工厂内部培训资料全换成智能化方向,“老师讲课口音都带点广东味”。这种变化,其实折射出来整个行业正在往新能源和智能化拐弯。有些老司机依旧怀念油车时代,说纯电不靠谱。但现实摆在眼前,中国市场已经变天,不少新势力甚至连传统4S店模式都不要了,全改直销中心或者商业综合体展厅。我亲戚买问界的时候,人就在市中心逛街顺便订了一台,再不像以前专门跑郊区看车那么麻烦。

华为汽车业务背后的技术和门道,远比五界复杂-有驾

不过话糙理不糙,新模式下服务水准参差不齐也是常态。有网友抱怨直营店售后响应慢,小毛病拖半个月没人理;但另一边,也有人夸奖直营体系透明度高,不怕被忽悠加价装潢啥的。“现在卖新能源就像卖手机,”微信群里段哥总结道,“软件更新推送完,你家那破A柱摄像头突然能识别人脸开锁,多新鲜!”

华为汽车业务背后的技术和门道,远比五界复杂-有驾

最后插句题外话:邻居家的享界去年冬天下雪刮蹭了一下保险杠,因为配色特殊(珠光白+灰拼色),喷漆工足足返工两回才对上原厂效果。这种细节活,现在不少地方还真比不上北方老牌汽修厂手艺扎实。所以嘛,新科技归新科技,用起来舒服归舒服,但养护和维修这一块,还得慢慢磨合适应。一代人的消费习惯,总归需要时间沉淀下来。

华为汽车业务背后的技术和门道,远比五界复杂-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