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摊牌了:所谓“海洋美学“,不过是年销三百万后的一场“飞

讲真,任何车企开始跟你聊“美学”的时候,本质上就一件事:不装了,摊牌了,我要涨价了,或者说,我要让你觉得我值这个价了。比亚迪这个“海洋美学”,就是这么个典中典的产物。

你以为它在聊设计?聊海浪、聊水滴、聊光影?错了,大错特错。它是在给自己办一场盛大的“飞升大典”。以前的比亚迪,是那个勤勤恳恳在山脚下炼体、扎马步的土味小子,浑身都是性价比的肌肉,但就是看着不太聪明的样子。现在人家修为上来了,年销三百万了,等于是一夜之间筑基成功,下一步就要结丹了。结丹期的大修士,能还穿着当年新手村的破布衫吗?不能,掉份儿。所以必须搞一套全新的行头,这套行头,就叫“海洋美学”。它不是一套设计语言,它是一件道袍,一件告诉整个修仙界“我,比亚迪,已经不是吴下阿蒙”的道袍。

比亚迪摊牌了:所谓“海洋美学“,不过是年销三百万后的一场“飞-有驾

我们来看看这件道袍是怎么裁剪的。

先看脸,叫什么“逐浪未来前脸”。说白了,就是把以前燃油车那个大嘴进气格栅给堵上了,这是所有新能源修仙者的第一步,叫“断绝凡尘”,不吸世俗的油气了。然后用几条锋利的线条,拉出一个看起来很凶的表情。这叫什么?这叫“杀气”。在现在这个掀桌子的黑暗森林市场里,你长得不凶,别人就觉得你好欺负。你看海豹那个脸,海狮那个脸,都跟刚被人抢了洞府一样,充满了“你再瞅一个试试”的愤怒。这种愤怒,就是所谓的设计感。不愤怒,不运动。不运动,年轻人凭什么看你?

再看侧面,什么“飞驰跃动车身”,什么溜背。朋友,这不叫设计,这叫内卷的军备竞赛。当所有人都开始用宁德时代的电池,都开始用高通的芯片,大家在硬件上逐渐拉不开差距的时候,怎么办?只能在一些玄学的地方下功夫了。风阻系数就是最大的玄学之一。溜背能降风阻,半隐藏式门把手能降风阻,各种奇怪的腰线也能“梳理气流”从而降低风阻。大家都在拼命把这个数字往下压,0.23、0.22、0.21,恨不得压到负数。这已经不是为了省那几度电了,这是一种态度,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不太懂零点零几的风阻系数在日常买菜路上到底能起多大作用,但我懂,这个数字就像是修仙小说里的“根骨”,根骨不行,你就是个废物。

比亚迪摊牌了:所谓“海洋美学“,不过是年销三百万后的一场“飞-有驾
比亚迪摊牌了:所谓“海洋美学“,不过是年销三百万后的一场“飞-有驾

最后是那个尾灯,贯穿式尾灯。我愿称之为新时代车企的“投名状”。你不搞个贯穿式尾灯,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2024年的车。比亚迪更狠,在里面搞什么“波光叠浪”、“粼光点阵”,说实话,晚上点亮了确实挺好看,像一把时刻准备出鞘的激光剑。但它的核心作用是什么?是辨识度。是在黑夜里,让后面开着奔驰宝马的老钱们看清楚:追上你的,是一台比亚迪,怕不怕?就问你怕不怕?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车”。

说到这储物空间,我就想起我那台老车,手套箱里除了说明书就是一包过期的纸巾。现在的车真是把人惯坏了。

然后是内饰,所谓的“海蕴座舱”。这个就更有意思了。以前的车,内饰设计逻辑是“我给你什么你就用什么”,突出一个工业直男的粗暴。现在的逻辑是“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甚至你没想到的我也给你堆上”。大屏幕?加大加大加大,直接给你一个能旋转的。储物空间?恨不得把门板都给你掏空,塞进去35个储物格。材质?什么真皮、翻毛皮、木纹、金属,甭管搭不搭,先给你用上,让你觉得这钱花得值。他们搞的那些什么纹理喷漆,说白了就是给塑料件穿上了一层质感不错的“龙鳞甲”,摸上去不那么廉价。

这套逻辑的本质,不是设计,是海底捞。是把你当上帝一样伺候。你坐进来,就被一堆软乎乎的材料和亮晶晶的屏幕包裹,给你一种“帝王般”的享受。这和海洋有什么关系?关系就是,海洋的特点是“包容”,能容纳百川。比亚迪的座舱,就是把你的所有需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全都给你“包”了。这是一种产品层面的溺爱。但你别说,这套真的管用。毕竟,谁不喜欢被当成宝宝一样照顾呢?

比亚迪摊牌了:所谓“海洋美学“,不过是年销三百万后的一场“飞-有驾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这个修仙的比喻有点扯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味道?

但你必须明白,“海洋美学”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为了好看。好看是最肤浅的一层。它的核心是服务于功能,服务于“战争”。低风阻是为了更长的续航,好在参数表上压别人一头;凶狠的前脸是为了营造运动感,好去抢那些本来想买思域的年轻人;堆料的内饰是为了提升“获得感”,好让那些从合资车转过来的用户觉得“卧槽,赚翻了”。每一个所谓的美学设计,背后都藏着一把刀,刀刀都砍在竞争对手最难受的地方。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的海洋网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所以,比亚迪的“海洋美学”到底是什么?

它什么都不是。

它是一种“心态”。一种从“活下去”到“活得好”的心态转变。它是一种“宣言”,是比亚迪这个曾经的理工直男,笨拙地学着西装革履,开始混迹于上流舞会的宣言。它可能还有点土,有点用力过猛,但你必须承认,它开窍了,它悟了。它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光会打架是不够的,你还得学会画饼,学会讲故事,学会构建一种“信仰”。

这种信仰,特斯拉有,蔚来有,奔驰有,以前的比亚迪没有。现在,它想用“海洋”这个宏大的意象,给自己也造一个神。至于你信不信这个神?不重要。当满大街跑的都是它的“信徒”时,你就算不信,也得承认,这个神,真的降临了。卷,都给我往死里卷!最终,所有的美学,都会在价格战的绞肉机里,被碾碎成最朴素的两个字:能买,或者,不能买。而比亚迪,显然是想让你觉得,它这件新道袍,你不但能买,而且买了就是赚到。这就是唯一的“美学”。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