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扬眉吐气小米汽车5月销量超2.8万辆下半年要盈利了

雷军扬眉吐气小米汽车5月销量超2.8万辆下半年要盈利了-有驾

雷军在投资者大会上的一句话,瞬间点燃了市场对小米汽车的期待:“预计在今年第三、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要知道,对于一家入局造车领域时间不算长的科技巨头而言,能够清晰地给出盈利时间表,这背后传递的信心和展现的业务韧性,确实值得咱们数码爱好者和行业观察者好好品一品。

雷军扬眉吐气小米汽车5月销量超2.8万辆下半年要盈利了-有驾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份底气从哪里来。最新出炉的小米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给这份预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数据显示,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在Q1交出了186亿元总收入的成绩单,占据了集团总收入的16.71%,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的收入就高达181亿元,环比上涨了10.7%!更关键的是,大家关心的经营亏损,已经大幅收窄到了5亿元。还记得上个季度(2024年Q4)吗?那时的亏损是7亿元。短短一个季度,亏损就缩减了2亿,这个效率在烧钱如流水的造车新势力里,绝对算是亮眼的表现。雷军还特别提到了一个关键数字:在YU7的智能驾驶研发上,小米的总投入预算高达35亿元。这钱花在哪?花在了刀刃上——为即将量产的拳头产品YU7打造领先的智驾能力。

雷军扬眉吐气小米汽车5月销量超2.8万辆下半年要盈利了-有驾

说到YU7,这绝对是当下小米汽车阵营里最引人瞩目的明星。这款定位豪华高性能的SUV在5月22日发布后,热度持续飙升。雷军在投资者大会上亲自“辟谣”,针对网上盛传的23.59万元售价明确表示“不可能”。有趣的是,他卖了个关子:YU7的正式定价,得等到开售前的1到2天才能最终确定。这吊胃口的策略,配合上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产品定位(Model Y价格区间在26.35万到31.35万),让市场对YU7的最终定价充满了猜想和期待。雷军更是在微博上透露,团队正全力冲刺,为YU7在7月份的大规模量产做准备。目前虽然还处于“静态展示”阶段,诸多功能尚未完全揭晓,但用户的热情已经挡不住了:截至5月25日,YU7的留资用户数已经是当初SU7技术发布同期的3倍!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其中超过60%是首次关注小米汽车的新用户,甚至有超过40%的用户之前从未使用过任何小米产品。这无疑表明小米汽车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正在超出固有米粉圈层,向更广阔的市场渗透。

雷军扬眉吐气小米汽车5月销量超2.8万辆下半年要盈利了-有驾

支撑销量的基础是实实在在的交付数据。文档中提到,小米汽车5月的销量稳稳超过了2.8万辆,基本与4月保持在同一高水平线上。这份成绩单,是在小米SU7已经建立起一定市场基础和口碑之后取得的,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YU7打下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雷军扬眉吐气小米汽车5月销量超2.8万辆下半年要盈利了-有驾

当然,小米的目标远不止于卖车。雷军在大会上还透露了一个重磅信息:小米的汽车芯片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预计很快将推向市场。他强调,芯片战略的首要目标是掌握核心技术能力,而一旦掌握了核心技术,小米旗下所有智能设备的竞争力都将获得质的飞跃。这清晰地勾勒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在核心技术层面的关键一步。更酷的是,小米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布局机器人领域,而且这些技术并非空中楼阁——它们已经悄然落地,应用于小米自家的汽车工厂进行测试和实践了!这种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紧密结合,正是科技巨头跨界造车的独特优势。

雷军扬眉吐气小米汽车5月销量超2.8万辆下半年要盈利了-有驾

环顾当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战场,“盈利”依然是悬在众多新势力品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理想汽车算是先行者,在2022年Q4首次实现单季盈利,并连续两年保持盈利。零跑在2024年Q4也实现了单季盈利。小鹏和蔚来则纷纷表态,目标都是在今年(2025年)实现盈利。在这个背景下看小米汽车的“下半年盈利”目标,就显得更具突破性和标志性意义了。如果小米汽车真能在今年成功实现盈利,不仅将极大地提振投资者信心,更将在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的版图上,正式宣告一个以智能化、生态化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造车新力量的强势崛起。

从一季度亏损大幅收窄,到YU7这款战略级产品蓄势待发,再到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和机器人技术的工厂级应用,小米汽车展现出的是一条清晰且充满潜力的发展路径。雷军的盈利预期并非空谈,而是基于现有业务强劲增长、亏损快速改善、重磅新品即将放量、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等多重利好叠加下的理性判断。下半年,随着YU7的正式上市交付,以及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小米汽车盈利的曙光,或许比我们预想的来得更快、更亮。这对于整个行业的格局和消费者未来的选择,都意味着更多值得期待的可能性。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