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

最近刷财经新闻的小伙伴肯定注意到了——2025年10月23日,赛力斯集团突然官宣:2025年半年度要给股东们派发5.06亿元的现金红利!

这消息一出来,股吧直接炸锅。

有人喊"新能源车企也开始学银行发红包了?",有人说"之前还有人说新能源企业只知道烧钱扩张,现在直接打脸!"

要知道这是2025年车市竞争白热化的阶段。

隔壁特斯拉还在为毛利率头疼,比亚迪刚宣布加大研发投入,赛力斯却反手掏出5个多亿给股东"发福利",这操作属实让人意外。

那问题来了:赛力斯为啥突然这么"壕"?

这5亿分红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小心思?

咱今天就来扒一扒。

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有驾

━━━━━━━━━━━━━━━━━━━━━━━━━━━━━━━━

第一部分: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

先给大伙儿划重点:2025年10月23日,赛力斯在官方公告里明确表示,要拿出5.06亿元进行现金分红,按照当时总股本算,每股能分到0.31元。

这可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赛力斯2024年全年净利润达59.46亿元,半年就分掉近8.5亿元的利润,这手笔确实让人瞪眼。

当时不少人嘀咕:"赚钱了分红没问题,但会不会太激进?留点钱搞研发不好吗?"

结果你猜怎么着?

赛力斯的销量数据直接给了答案。

2025年1月问界M9单月销量就破1.2万辆,到了上半年问界系列累计交付超14.7万辆,稳居30万级新能源SUV前三名。

这分红,原来是"兜里有钱,心里不慌"啊。

具体来说这5.06亿分红有几个关键细节值得唠唠。

首先是分红比例的问题。

赛力斯这次分红比例占上半年净利润的17.22多,相当于每赚10块钱就分出去1.7块多。

你们可能不太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

咱对比一下就清楚了。

蔚来和小鹏这些新能源企业多少年都没有分过红,还有比亚迪2024年分红率不足20,赛力斯竟然直接分出去这么多。

这说明啥?

说明赛力斯对自己现金流的信心足到什么地步。

很多人以为新能源企业就得把所有钱都砸进去搞技术搞销售,结果赛力斯偏偏证明了"既分红也能做出成绩"这件事是可能的。

其次是分红时机的微妙之处。

2025年新能源车市那场景简直就像修罗场。

价格战打得有多凶?

比亚迪秦PLUS最低价格到了7.98万块钱,特斯拉Model 3优惠后22.75万块钱起售,这两个品牌一左一右疯狂压价。

同时碳酸锂价格在下半年回落到了7万到8万块钱一吨。


电池成本降了,可竞争对手也在疯狂降价抢市场。

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有驾

很多车企都在勒紧裤腰带搞技术搞渠道,赛力斯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大手笔分红。

这到底是"财大气粗"还是"另有算盘"?

有人猜测赛力斯是在为股东制造惊喜,有人说这是"回报长期投资者"的信号,还有人直言"这是给自家兄弟发年终奖"。

根据公开资料,赛力斯大股东包括创始人团队和核心经销商,持股比例超过40。

这意味着5.06亿的分红里,至少有2亿多会直接进大股东口袋。

有股民直接调侃:"这是给自家兄弟发年终奖呢?"

但更多人关心的是:分红之后赛力斯还有没有钱继续"卷"技术?

这个疑问其实也代表了整个市场对新能源企业的集体焦虑。

当时很多人觉得新能源企业就该把钱全砸研发,分红就是"没野心"的表现,结果赛力斯用实际行动打了个大大的脸。

因为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4.9。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一个企业在分红的同时,还在疯狂砸钱研发。

51.98亿块钱投在研发里,这笔钱的主要用途是智驾技术和超充技术这两个未来的方向。

赛力斯用行动证明了:分红和扩张,真的能"两手抓"。

你既能回馈股东,也能投资未来,这两件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

第二部分:赛力斯为啥敢这么分?背后藏着哪些"底牌"?

可能有人要问:其他新能源车企都在"烧钱换市场",赛力斯咋就敢半年分5亿块钱?

难道不怕资金链出问题吗?

其实这背后,藏着赛力斯这两年的"逆袭剧本"。

先看大环境。

2025年新能源车市已经从"野蛮生长"这个阶段进入到了"淘汰赛"。

什么叫淘汰赛?

就是没有核心技术的品牌陆续出局。

威马、天际这些曾经闹得挺凶的新势力品牌彻底凉凉了。

活下来的玩家要么靠规模降本,像比亚迪那样依靠产量优势压低成本,要么靠高端溢价,像蔚来依靠品牌和服务收取溢价。

赛力斯能在这个阶段拿出5亿块钱来分红,最直接的原因是啥?

就是它终于熬出了头。

从2020年到2023年,赛力斯连续亏损。

那四年的日子过得是什么样的?

是在研发、投入、烧钱,然后继续亏损的恶性循环里。

2024年才第一次扭亏为盈。


2024年净利润59.46亿块钱,相当于前面几年亏损的一个翻身。

到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就达到了29.41亿块钱,同比增长81多。

这种增长速度说明什么?

说明赛力斯不是靠运气活下来的,而是真的找到了赚钱的方式。

具体来说赛力斯的底气来自三张牌。

第一张牌是问界系列成了"印钞机"。

2024年问界M9上市以后,直接杀进了50万级豪华SUV的前三名。

跟谁竞争?

跟宝马X5、奔驰GLE这样的国际大牌竞争。

到了2025年问界M9的表现更亮眼。

单车均价超过40万块钱,毛利率高达28。

这个毛利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了5到8个点。

什么叫这个差距?

就是相当于每卖一辆M9,就能赚10多万块钱的利润。

这比卖10辆10万级的小车赚得都多。

一辆50万的车赚10万,一辆10万的车赚多少?

如果毛利率按照20算,也就赚2万块钱。

卖5辆才能抵得上卖一辆M9的利润。

这就是高端车的威力。

第二张牌是华为技术"加持"不再烧钱了。

早期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时候,研发投入大头自己扛。

问界M5的研发花了近50亿块钱。

但从2024年开始华为智驾系统ADS和鸿蒙座舱逐渐标准化了。

什么叫标准化?

就是这些系统不需要为每一款车都重新开发,而是可以直接移植到不同的车型上。

赛力斯不需要重复砸钱搞基础研发,只需要根据车型做适配优化。

研发成本直接降了30。

想象一下这是什么感觉。

原来要花50亿做研发,现在只需要花35亿的一部分来做适配。

这个成本节约有多大?

第三张牌是供应链"降本"玩得溜。

2025年赛力斯和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签了长期协议。

电池成本锁定在0.8块钱一度电。

这什么意思?

这意味着赛力斯不用跟着市场价格波动。

碳酸锂再怎么涨,赛力斯的电池采购价格就是这个数。

这就像你在菜市场买菜,别人都在为青菜价格上涨发愁,你早已经和菜农签好了每个月定价合同。

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有驾

同时赛力斯自建了3个超级工厂,分别在重庆、两江、凤凰。

自建工厂的好处就是什么?

就是生产效率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生产效率提升了40。

单车制造成本比2023年降低了1.2万块钱。

当时很多人吐槽赛力斯是"华为代工厂"。

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

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赛力斯确实高度依赖华为的技术支持。

但是2025年上半年赛力斯自己怎么说的?

赛力斯说自己的自主专利数量突破了2000项。

其中三电技术占了60。

问界M9的800V高压平台、途灵底盘这些都是赛力斯自己牵头研发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赛力斯不再是单纯的"蹭华为热度",而是真的有了"硬实力"。

这三张牌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赛力斯的核心竞争力。

高端产品线撑起了毛利率,技术成本大幅下降,供应链成本也锁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分红5亿块钱就不显得有什么压力。

因为利润增长的速度足以覆盖分红和研发投入。

━━━━━━━━━━━━━━━━━━━━━━━━━━━━━━━━

第三部分:大手笔分红,到底是"共赢"还是"隐患"?

现在问题来了:赛力斯这波5亿分红,到底是让股东、企业、市场都开心的"三赢",还是埋下了什么潜在风险?

咱得好好看看这个问题。

从好的方面说,这次分红对各方都有好处。

对股东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什么?

就是拿到真金白银。

5.06亿分红相当于每股分红0.31块钱。

如果按照10块钱的股价算,这个股息率就是3.1。

你们可能不太理解这个概念。

咱对标一下就清楚了。

现在银行存款利率是多少?

最高的大额存单也就到2多一点。

股票分红3.1的股息率比银行理财强多了。

尤其对那些长期持有赛力斯股票的散户和大户来说,这个分红就相当于是"睡后收入"。

你去年买的股票,今年就给你分钱,这感觉舒不舒服?

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有驾

对企业本身来说分红能干嘛?

能增强市场信心。

股价当天直接涨了7。

这说明什么?

说明投资者认可赛力斯的盈利能力。

之前有没有人担心赛力斯是"刀子嘴豆腐心",看着销量大但其实赚不到钱?

分红这个动作直接打消了这个疑虑。

同时分红也能激励员工。

赛力斯的高管和核心员工都持有股份。

分红的时候他们也能拿到一笔钱。

这等于给员工发奖金,对企业的凝聚力有帮助。

对行业来说这个分红意义更大。

给整个新能源车企树立了一个样板。

以前大家都觉得新能源企业就得"烧钱扩张"。

融资、砸钱搞研发、抢市场,这是整个行业的套路。

结果赛力斯证明了什么?

证明了不是只有"烧钱扩张"这一条路。

赚钱以后合理回馈股东,反而能提升品牌口碑。

这对整个行业的理性发展是有帮助的。

但潜在风险也确实存在。

首先是研发投入会不会受影响这个问题。

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涨了154.9。

这个数字看着很牛。

但是咱得想想啊。

竞争对手都在砸钱搞固态电池、搞新一代智驾系统。

如果赛力斯未来持续高分红,可能会挤压研发资金。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比亚迪在砸钱搞固态电池,小米在研发新的智驾方案,理想在做新的电池管理系统。

赛力斯呢?

如果利润被分出去太多,拿不出足够的钱来跟进这些技术。

到那时候赛力斯会不会掉队?

这是个真实存在的风险。

其次是市场扩张速度会不会放缓这个问题。

2025年下半年市场竞争形势是什么样的?

小米SU7在冲销量,理想L6在抢市场,极氪007也在厮杀。


30到50万这个价格段本来就是最肥的市场。

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有驾

大家都想来分一杯羹。

赛力斯现在靠问界M9站稳了高端市场。

但是问界还需要在其他细分市场有布局。

如果利润都分了,用在渠道下沉、新车型研发上的钱就会变少。

在三四线城市的销售网络会不会扩张变慢?

新的产品线会不会推出得更慢?

这些都是现实的风险。

业内专家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大多数人都认为赛力斯的分红策略更像是"阶段性奖励"。

什么意思?

就是说赛力斯现在处于一个"不需要疯狂烧钱"的阶段。

问界系列已经站稳了高端市场。

销量在增长,毛利率在提升,品牌认可度在上升。

这种情况下适度分红确实可以。

既能回馈长期股东,又能为后续的技术迭代留足空间。

但是长期来看呢?

如果分红比例一直这么高,超过50,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想象一下:

经济环境突然变差,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问界M9销量腰斩。

这时候赛力斯想发力搞新技术、搞新产品的时候,发现手里没那么多钱了。

因为利润都被分出去了。

到那时候就会陷入被动。

所以分红这个事儿,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是一个"大聪明和小聪明"的平衡问题。

太聪明分红比例太高,可能会为将来埋坑。

太不聪明完全不分红,也会丧失投资者的信心。

赛力斯现在的17.22分红比例,说明公司管理层有清醒的认识。

既分红又保留充足的资金用于研发和扩张。

这种平衡感,正是一个成熟企业应该有的样子。

━━━━━━━━━━━━━━━━━━━━━━━━━━━━━━━━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赛力斯分红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

这些讨论反映了整个市场对新能源企业发展方向的集体思考。

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有驾

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第一个常见问题是:"分红这么多,是不是公司没新故事可讲了?"

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

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分红就意味着"没有增长潜力了"。

就像一个公司如果一直在扩张、融资、烧钱,大家就觉得它充满希望。

如果开始分红,就觉得它"没新故事"。

但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财报里明确提到,要重点搞"全固态电池预研"和"智能驾驶城区NOA落地"。

这是什么意思?

全固态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比现在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

城区NOA是什么?

就是在城市道路上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这两个技术哪一个都足以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

赛力斯不仅在做,而且还计划2026年推出一款20万级的增程SUV。

这是什么意思?

这意味着赛力斯要开拓新的市场。

现在问界主要在30到50万这个高端市场。

20万级是什么市场?

是每年销量几百万台的大众市场。

这个市场有多大?

比亚迪秦系列一年卖100多万台,这就是20万级市场的体量。

赛力斯要进这个市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公司规划的野心远远没有停。

分红只是把当前赚的钱分出去,不代表未来不投入。

第二个常见问题是:"小股东分到的钱太少,不如拿去降价卖车?"

这个问题也提得很代表性。

小股东确实单笔分红不多。

比如一个散户持有1000股,分红0.31块钱一股,也就分到310块钱。

你们看这算什么?

一个月的电话费都不够。

所以就有人说,与其分这点钱,不如拿这5亿块钱来降价卖车。

这样销量会不会更高?

这个逻辑表面上看有道理,实际上是个"短视"。


为什么这么说?

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有驾

因为分红的本质是什么?

分红的本质是"企业赚钱能力的体现"。

如果赛力斯拿着这5亿块钱降价,会发生什么?

销量可能会增加,但是利润会降低。

毛利率会下降。

竞争对手一看赛力斯降价,也跟着降价。

最后结果就是什么?

就是价格战。

像特斯拉那样,隔三差五就降价。

降着降着,整个市场的毛利率就都垮了。

比亚迪秦PLUS降到7.98万,特斯拉Model 3也跟着降。

这样打下去,谁都赚不到钱。

与其盲目降价,不如用稳定的利润吸引长期投资者。

长期投资者会带来什么?

会带来股价的长期上涨。

股价上涨又会怎样?

会带来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

企业融资能力提升了,就可以融更多的钱去搞研发搞扩张。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短期看降价5亿块钱,月销可能多几千台。

长期看分红吸引投资者,股价上涨,融资能力提升,企业能做的事情反而更多。

这就是"大聪明和小聪明"的区别。

第三个常见问题是:"分红后股价会跌吗?现在买划算吗?"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投资者的痛点。

分红的机制是什么?

公司拿钱分给股东,股价就会相应调整。

比如一个股票原来是10块钱,分红0.31块钱。

分红实施以后,股价就会除权,变成9.69块钱。

表面上看股价跌了。

但实际上呢?

你手里的股票数没变,但你拿到了现金。

这不是亏,而是把股票的价值变成了现金。

短期看股价可能会跌。

但长期看呢?

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有驾

赛力斯的基本面怎么样?

销量在增长,毛利率在提升,现金流很充足。

只要问界系列能保持住高端市场的优势,股价大概率会涨回来。

而且会涨得更高。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企业的利润在增长。

2024年利润59.46亿,2025年上半年已经净利29.41亿。

按这个速度,2025年全年利润可能会超过60亿。

利润在增长,股价长期看就会往上走。

现在买划算吗?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答案。

如果是长期投资者,看好赛力斯未来的发展,现在买就划算。

因为你拿到的分红,加上股价的升值,两个收益加起来就会很可观。

如果是短期炒作,那就要看你的操作技巧了。

业内人士的建议是什么?

可以关注三季度的智驾技术发布会。

如果发布会上有大的突破,比如城区NOA真的能落地了,或者新的辅助驾驶功能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

那这就是一个买入机会。

因为新的技术突破会给股价带来新的上升动力。

━━━━━━━━━━━━━━━━━━━━━━━━━━━━━━━━

结语:赛力斯这波分红,给新能源行业"上了一课"!

从2025年10月这波5亿分红就能看出一个事实。

赛力斯早就不只是那个"靠华为带飞"的车企了。

问界系列站稳了高端,供应链成本控得死死的,研发和盈利平衡得恰到好处。

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从2020年开始亏损,到2023年还在亏,再到2024年扭亏为盈,到2025年利润暴增。

这四五年的时间里,赛力斯一直在做什么?

在沉默地积累。

很多人看不到的地方,赛力斯的技术团队在研发。

供应链团队在优化成本。

销售团队在推进问界的上市和销售。


到了一个节点,所有的努力都开花结果了。

半年就分5.06亿!赛力斯这波分红到底有多狠?-有驾

问界M9成了爆款,一年卖了超过24万台。

毛利率提升到28。

研发投入也没有缩水,还在增加。

分红5亿块钱,一点压力都没有。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一个企业如果有真才实学,就不需要靠什么特殊手段来讲故事。

数据会自己说话。

销量会自己说话。

利润会自己说话。

分红也会自己说话。

下次再有人说"新能源企业只会烧钱",咱就把赛力斯的财报甩过去。

上半年赚29.41亿,分红5.06亿,销量稳健增长,研发投入154.9增长。

这哪是"怂了"?

根本是"硬刚"行业的赢家。

当然了,赛力斯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接下来的竞争会更激烈。

特斯拉会继续降价,比亚迪会继续创新,小米会抢占市场。

赛力斯能不能保持这种增长势头?

能不能继续在高端市场领先?

这些都是后话。

但至少从现在的数据和表现来看,赛力斯有这样的底气。

最后一个灵魂拷问送给大家:

如果你是赛力斯股东,你会希望企业继续合理分红,还是多投点钱搞新技术?

是保证眼前的收益,还是赌未来的潜力?

这可能就是每一个投资者都要面对的选择题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