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新车名单一出来,我差点没把咖啡喷屏幕上——大众和小鹏的“与众08”,听名字就够抢眼,实际更是翻了个大跟头。
谁能想到,大众安徽居然把ID.EVO那张科幻脸放进了现实生活,还给它塞进800伏快充和700公里续航?
这数字,不光是吹牛皮,这叫真刀真枪地亮肌肉!
但别急着欢呼,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牌明星”,倒像职场里那个默默无闻却突然蹿红的黑马,新人儿背后还有小鹏撑腰,一起搞出了CEA架构这个高端平台。
讲真,当老牌巨头碰上新势力,氛围复杂得像电视剧一样:既期待火花四溅,又怕被拍得落荒而逃。
尤其整车OTA在线升级这一招,直接戳中了年轻人“不买旧货”的心坎——毕竟谁愿意开着过时的软件撞南墙呢?
有人忍不住问:“凭这些硬核配置,是不是还远远不够让钱包打开?”
市场确实热闹非凡,堆参数就跟菜市场拼白菜价似的,没有独特卖点迟早被挑走。
但不可否认,“与众08”给大众安徽来了剂强心针,让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伙伴瞬间活跃起来,就好比突然参加选美比赛拿下隐藏分数一样惊艳。
与此同时,小鹏也悄咪咪地动了动刀,把MONA M03打磨了一番。
外观包围多了层次感,新轮毂样式偷偷加码,看似细节控,其实藏着对用户体验精雕细琢的一颗匠心之魂。
这年头没有圣诞老人,全靠自己努力拼搏才行。
动力仍是160kW单电机,但供应链开始变花样,从弗迪跳到亿纬动力,还有传言P7+同款3C电池可能要登场,并试水800V架构,那野心和执行力简直能吓退同行几条街。
据说MONA贡献40%的销量,这新版肩负稳固江山、提升品牌形象两大重任。
如果它成爆款,那接下来几个月的数据绝对值得盯紧。
再瞧瞧小鹏X9纯电版,好家伙,总算在工信部目录露面啦!
尺寸拉近增程版5316mm,看起来气派不少。
而且Ultra版本据说装配图灵芯片,在智能驾驶圈子里就是“一键通关秘籍”。
想象一下二排零重力座椅、多色温航空阅读灯带来的豪华感,你会觉得科技和舒适度完美融合。
不过,高配是不是价格飙太高,会不会吓跑普通消费者,也成一道难题摆在厂家面前。
越野领域的新鲜血液iCar V27,也是不能忽视。
一台5米级的大块头SUV,被丰田LC系列遇见卫士经典元素,再裹上一身赛博朋克风LED灯组,颜值炸裂。
从1.5T奇瑞发动机加增程系统看,总功率115kW,对标坦克300、豹5这种全地形猛兽毫无悬念。
这玩意儿专为喜欢探险、自由精神的人设计,可惜越野并非人人买账:油耗高啊、维护费贵啊、市区堵车擦挂都容易让人抓狂,所以爱冒险还是务实通勤之间永远是一场心理战。
本月另一个让我频频回味的是萤火虫推出的高功率版,把电机从105kW提升到120kW,同时做足外观文章,比如尾标“小闪电”和更多轮毂选择,还同步升级夜行生物底盘,提高抗侧倾能力和驾乘舒适性。
乍看只是数字游戏,但其实暗示制造商正在为长续航大容量电池布局埋伏笔。
在新能源竞速中,每一点性能提升,都相当于赛车添匹马。
当然,有声音怀疑这是“画饼充饥”,不过行业步入精细化运营阶段,这波操作很有意思。
再顺嘴提一句悦意08,一汽奔腾旗下首发中大型轿跑造型,用星河瀑布灯组搭配解放重卡同款FAW尾标,很容易勾起国货情怀。
从技术角度,目前只申报纯电版本,202千瓦最大功率挺猛,高速稳定输出没话说。
但面对市面琳琅满目的车型,要吸引目标客户还需杀手锏,比如智能网联或操控表现啥的。
不少自主品牌正奋力挣脱“一锅粥”状态,各自挥拳寻找突破口,不过过程曲折,需要耐心等待最终结果揭晓。
最后来聊聊212探境者01,一个酷似Jeep角斗士皮卡的新成员,全尺寸2.3T柴油发动机加硬桥封闭设计,使其兼顾越野性能及工具属性。
据说42度接近角指标非常诱惑,对于那些把车辆当工作伴侣甚至冒险伙伴的人来说,这是一次勇敢尝试。
不过皮卡文化尚未普及中国主流消费群体,这一步棋多少带点押宝未来味道,是孤注一掷还是明智布局?
时间最懂答案。
从某种程度上讲,本月工信部公布的新车名单更像汽车界的一次盛宴,各路新品各显神通。
有趣的是,从大众-小鹏合作,到自主品牌百花齐放,再到专业用途车型崭露锋芒,中国汽车产业正站在质变门槛上。
不止技术参数那么简单,更牵扯资本运作、研发投入乃至营销策略博弈。
如果汽车是成人世界里的圣诞礼物,那么这些新锐选手就是不停闪耀的小星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曳生辉。
那么,说到底,今年年底换辆新能源,是冲浪还是跳水,你准备好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