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车开出去溜达这半圈,回头率这事儿吧,真有点出乎我意料。
我寻思着,这年头马路上的“显眼包”还少吗?
但夕阳下,这台星纪元ET将近五米的身躯勾勒出的那道光影,确实有种说不出的高级感。
直到一位路过的大哥,探着头,满眼好奇地问我:“哥们儿,这车得三四十万吧?”
我差点没绷住,告诉他起步价不到19万时,他脸上那种“你逗我玩呢”的表情,让我瞬间悟了——这车最大的本事,就是用20万的价格,给你营造出一种50万的幻觉。
成年人的世界里,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超乎寻常的“便宜”,背后都藏着门道。
星纪元ET这波操作,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没用什么花里胡哨的招式,而是把内力全灌注在了你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
比如那个全铝底盘,配上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你把这几个词单拎出来,去跟那些挂着豪华标的SUV比比,会发现大家用的都是同一本“武功秘籍”,甚至连宾利添越、兰博基尼Urus的前悬架设计都跟它师出同门。
这事儿就挺魔幻的,以前你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现在人家直接给你按在了不到20万的车上。
我特意找了段被大车压得坑坑洼洼的烂路,想看看这套高配才有的IAS智能空气悬架和CDC电磁减振到底是不是样子货。
结果呢?
车子像踩在一块巨大的果冻上,路面的细碎颠簸被过滤得干干净净,过减速带时,那种“duang”的一声闷响,沉稳且厚重,车身没有多余的晃动。
那一刻,你真的会忘了自己开的是一辆国产新能源,那种从底盘传来的高级感,骗不了人。
它甚至能用激光雷达提前扫描前方路况,毫秒级调整悬架软硬,简直跟开了“预判挂”一样。
当然,光有副好筋骨还不够,还得有颗强大的“心脏”。
这车分增程和纯电,增程版那台1.5T发动机,热效率干到了44.5%,这数字在量产机里头,绝对是学霸级别的存在。
说人话就是,1升油能发出3.71度电,亏电油耗最低才5.2L,还能吃92号粗粮,简直是为我们这种想体验电车平顺,又摆脱不了续航焦虑的“矛盾体”量身定做的。
我试驾的时候,特意留意了发动机介入的瞬间,要不是盯着能量流示意图,你根本察觉不到,那动静小得,比我办公室的中央空调还轻。
拉开车门,第一眼的感觉是“清爽”。
没有堆砌屏幕,也没有乱七八糟的镀铬条。
一块15.6英寸的中控大屏立在那儿,底下是简洁的中岛。
全系标配的高通8295P芯片,让整个车机系统用起来跟你的新手机一样丝滑,分屏操作、语音控制都利索得很。
最让我舒服的一点是,它没逼着你去适应它的生态,苹果CarPlay、华为HiCar全都给你备齐了,即插即用,这才是真正的用户思维。
坐进车里,那种被柔软材质包围的感觉很奇妙。
中控台、门板,手能碰到的地方都是软的。
我开的是一台几十公里的准新车,在太阳下晒了一下午,钻进去居然闻不到那种新车特有的刺鼻味,据说座椅材质跟冰激凌用的原料同源,环保到能“吃”,这对有娃的家庭来说,简直是福音。
前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一应俱全,副驾那个零重力座椅,一键躺倒,真能让你找到点头等舱的感觉。
后排空间更是奢侈得有点过分。
3米的轴距不是盖的,我178cm的身高坐进去,跷个二郎腿,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两拳多的距离。
最关键的是,后排地板是纯平的,中间坐人再也不用“扎马步”了。
这种对后排乘客的尊重,很多所谓的豪华品牌都未必做得到。
当然,这车也不是完美无瑕的神仙。
比如它的辅助驾驶,虽然全系标配,但实际上分了纯视觉和激光雷达两套方案。
前者够用,但上限不高;后者硬件拉满,双Orin-X芯片,508TOPS算力,可那也得加钱。
这就好比你去吃饭,店家说套餐免费送汤,但你想喝那碗佛跳墙,对不起,得单点。
还有品牌认知度,奇瑞高端星途,这名头在很多人听来,可能还需要时间消化。
把钥匙还给4S店小哥时,我回头又看了它一眼。
星纪元ET就像一个出身普通但勤奋上进的“理工男”,他可能不太会讲花里胡哨的情话,但会默默地把所有细节都给你安排妥当。
它在空间、舒适、底盘这些核心体验上,给出了远超其售价的表现。
如果你预算20万上下,想要一辆能让全家人都坐得舒舒服服,开出去又不掉面子的大五座SUV,别光听我说,自己去开一圈,感受一下那种“价值错位”带来的惊喜,说不定,你也会被这个“理工男”的实在给打动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