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昕昕
前言
每次坐飞机,都像在经历一场“行李生存战”副本:走廊里大哥把背包甩得你肩膀直疼,那位穿瑜伽裤的小姐姐拖着像蒸汽机一样的登机箱逆流而上,嘴里“对不起”说得比rap还溜,结果还是被空姐硬生生托运了。
空乘广播里说“行李架满了”,简直就像现代版的“狼来了”,每次听到都心里扎得慌,挺让人心情down的。
登机像打仗?
最牛的是那些“登机口虱子”——穿着西装打领带的所谓精英,明明机票贵得能买台小家电,偏偏和咱抢行李架时,谁都不让似的,毕竟来得晚,连放行李的位子都没了。
之前我还以为是乘客素质不怎么样,直到看到那个叫博格斯特的大哥做的分析,才发现咱们都被航司“坑”了!
这位哥们儿的思路真是开了眼界:航司居然敢超售座位,赌人不来的时候,也会不会在行李架上“超售”空间?是不是在赌咱们有人懒得麻烦托运?一想这细节,冷汗都得冒出来——原来机舱里那乱七八糟的场面,根本不是巧合,而是航司暗中搞的“行李箱套利”大计!
为了确认这个想法,大哥特意在飞机上数了数座位和行李架:172个座位,配上28个大行李架,按每个架可以放6个箱子估算,刚好够装完。
一开始还以为猜测会被打脸,没想到现实更离奇:这新出的“空间箱”得像夹书一样侧着放才能凑够数量,可谁的登机箱不是那种正正方方的硬壳呢?更别说还有人带着两个箱子,形状特别怪异,超标准的行李。
更让人郁闷的是,美国航空只有80%的飞机配备了这种大箱子,剩下的那些老款机型,行李架小得可怜,比起现在人们的行李需求来说,就像是用自行车拉火车一样不够用。
最让人生气的是,航空公司把座位间距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为了装更多乘客,行李架却一点没扩展——这操作简直就像“加菜不加饭”,纯粹是在坑自己人!
为什么大家都死抠随身行李?难不成还不是因为航空公司把原本免费托运变成收费项目啦!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波操作,就让乘客变成了“行李极限挑战者”,不仅要计算重量,还得琢磨带啥,真是“搬”得让人头大!
全球的航空公司靠行李费一年能赚近300亿美元,这可是一大块“肥肉”啦,人家怎么会轻易放手呢?就算西南航空还能免费托两个箱子,商务的旅客依然热衷抢行李架——谁愿意在到站后,在行李转盘前还得“望箱子”呢?要是行李丢了,那真是烦心事啦!
现在这个局势简直就是打成了死循环:波音和空客搞起了“行李架军备竞赛”,架越大,大家装的箱子越多,就跟高速公路上多一个车道反而更堵一样,真是越演越烈。
设计师们都快吐槽到极限了,扩再多也没地儿了。更搞笑的是,连新出的行李架都没人愿意用——博格斯特亲眼看到乘客平放箱子,结果原本能装6个的位置才塞了4个,空乘还提醒“像夹书一样放”,有人竟然问“箱子侧着会不会不舒服”,这不是箱子,是你家宠物吧?
最让人觉得离谱的就是设计师们那一脑门子的点子:直接把登机箱给取消了!只留点帽子和外套在头顶上,箱子嘛,要么提前托运,要么登机后从地板上直接塞到货舱里去。
虽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不过一想到头顶没有行李架的烦恼,空空如也,连抢行李的事都省了,那真是梦中情“机”啦!
结语
说到底,这个登机箱的困境,根本不是乘客的错。明明是航空公司一边收行李费,一边又玩“骚操作”不给空间,搞得大家左右为难。
下次再因为行李架的事吵架,别把同胞骂了,得跟那些把乘客当赚快钱工具的航空公司较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