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辇系统那天在成都一亮相,整个展馆的空气都仿佛停顿了下。
不是被什么突破销量的数据砸晕,而是被比亚迪那种“我不跟你卷性价比了,我直接给你塞体验”的操作震住了。
有人说,这感觉像楼下沙县拌面突然用上了米其林秘方,价格还不变。
隔壁兰州拉面老板估计得琢磨着,是不是明天自己也得琢磨点花活儿了。
说真的,这事要搁五年前,压根没几个人会信。
那时候比亚迪卷得飞起,续航、配置、价格,三板斧轮着上,谁还不是拼命往下砍成本?
那时候买比亚迪,图的就是一句话:便宜大碗。
每次聊到国产车,亲戚饭桌上都有人开玩笑,“想省钱就买比亚迪呗,配置多,毛病少,出门有面子。”
可现在,时代变了。
比亚迪突然不和你拼地板价了,直接升维打击,体验感摆在明面上。
云辇底盘这种原本只配汉、唐旗舰用的宝贝,被塞进了12万的秦L,开着家用轿车走高端体验这路子,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有人觉得膨胀了?
其实更像是老江湖终于厌烦了刀光剑影,开始琢磨怎么让大伙开车也能有点情绪价值。
你要是没试过自适应悬挂,真不懂堵在三环上的时候,车内晃不晃,心情差多少。
说体验,比亚迪这几年折腾的事儿还真不少。
腾势D9的“隐私声盾”直接把MPV变成了流动会客厅,老板在后排打电话,司机前排连个动静都听不到。
讲真,这种细节,比高配音响、真皮座椅来得实在。
再看方程豹,今天星战,明天低调,后天还能换个新面孔。
买车不就是想找点新鲜感吗?
比亚迪给年轻人整了个社交货币,朋友圈发个照片,轻松收割一波点赞。
说到仰望U8L的豪华内饰,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天有个媒体老师坐进车里,摸着皮革感叹一句:“现在自主品牌的材料和工艺,真不是十年前那个水平了。”
他那语气,像是看着自家孩子突然考了第一名,一时都不敢信。
其实比亚迪这波操作,背后是技术和供应链的硬实力,别人真想学,三年五载都追不上。
市场上的争议肯定有。
有人说,比亚迪玩体验,老用户会不会不买账?
大伙儿的心思其实挺有意思。
以前拼价格拼到骨头里,现在一提体验,总有人觉得“是不是又要涨价了”。
可问题是,光靠卷价格,卷到最后大家都没得赚,用户也卷得很累。
体验感这事,别的品牌就算想抄,也没那底气。
你看,云辇底盘不是装上去就完事,调校到让人舒服,这个活儿才叫真功夫。
有时候我在想,比亚迪现在的路子,和中国篮球这几年有点像。
CBA当年全靠外援砍分,最后发现光靠外援,永远玩不出整体。
辽宁队、广东队琢磨本土球员成长,花时间、下本钱,慢慢地把比赛从一场场个人秀,变成了团队博弈。
比亚迪现在也是,性价比打烂牌桌,体验感是新赛道,谁能走下去,谁能留住用户,谁就能把江山坐稳。
体验感这玩意,说是玄学也不为过。
说到底,用户不是数据,是人。
谁不想在早高峰堵车那会儿,车里舒服点,心情好点?
比亚迪这波像是把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感”直接拉下来,给每个普通人都能摸一把。
你说这是不是体验感的降维打击?
有点像苹果把智能机做成傻瓜机,谁都能用,谁都离不开。
有意思的是,体验感也不是永动机。
NBA杜兰特再能砍分,防守一漏,照样被人锤。
比亚迪敢这么玩,靠的是自己能推陈出新,能把用户黏住。
别人想追,真不是一场发布会就能学会的。
你说今天的云辇很牛,明天吉利、长安会不会有新花样?
这事儿没人能包场,但比亚迪至少有勇气先上桌。
成都车展那天,秦L带着云辇一亮相,网友弹幕一片“卧槽”,同行有点懵,消费者一半乐一半疑。
体验感到底能卷出个什么新世界?
我也说不准。
市场这东西,没人能剧本杀到底。
比亚迪这波像极了球场上突然改战术,谁反应得快,谁先吃到红利。
你说,下一个被体验感砸懵的是谁?
我反正打赌,汽车圈的好戏才刚开场。
要不你留言说说,你觉得体验感这事儿,是不是比亚迪的王牌?
还是说,这才只是热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