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轩逸海外版2.0L动力曝光,国内1.6L卖8.98万起,这套路网约车司机最懂门道
停车场遇到老张,他那台跑了35万公里的轩逸还在服役。问他为啥不换车,他笑着说:“这车就是个印钞机,能跑就绝不换。”后排座椅被磨得发亮,方向盘包浆包得像古董,但发动机舱干净得像刚出厂。网约车司机用脚投票的选择,或许比任何车评更说明问题。
日产最近发布的2026款海外版轩逸,外观确实变样了。前脸那副“獠牙式”大灯设计,看着像从电动车那儿借来的思路,贯穿式尾灯配熏黑处理,年轻化这条路算是走到底了。车身尺寸长了10毫米,高了5毫米,轴距微调了3毫米——这点变化基本可以忽略,该怎么坐还怎么坐。16到18英寸的轮毂可选,高配版本黑色套件一加,运动感倒是出来了。
内饰这次改动不小。双12.3英寸联屏看着挺唬人,入门版也给了7英寸仪表加独立中控屏,比老款那套塑料感重的内饰强多了。软质材料用得多了些,真皮座椅配氛围灯,质感提升看得见。方向盘换成双辐式,中控台线条简洁,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该有的功能都齐了。座椅还是那套Multi-Layer人体工学设计,三层缓冲材质加侧翼支撑,长途跑下来腰不酸腿不疼,这点上轩逸从没输过。
动力部分海外版搭载2.0L自然吸气发动机,149马力配CVT变速箱,数据不算亮眼但够用。新增的运动模式能让油门响应灵敏些,应付超车并线会轻松点。国内版本主打1.6L发动机,99千瓦功率,159牛·米扭矩,WLTC综合油耗5.57升。跑过几台轩逸的朋友说,市区开六个多油,高速能压到四个油,这数据在同级里算省的。
混动版e-POWER更有意思。1.2L三缸发动机只管发电,全程电机驱动,100千瓦功率配300牛·米扭矩,踩下去那股劲儿跟纯电车差不多。油耗能做到4.5升,续航1000公里,加满油基本能跑遍半个省。电池组只有1.5千瓦时,不占地方也不用担心电池衰减,这套逻辑挺适合不想充电又想省油的人。
空间向来是轩逸的看家本领。2712毫米轴距,后排坐个一米八五的大个子,腿部还能剩两拳距离。560升后备箱装日常家用够了,座椅那套“零重力”设计不是吹的,填充物软但不塌,长途坐着比德系那种硬邦邦的座椅舒服多了。这也是网约车司机偏爱它的原因——乘客坐得舒服,差评就少。
价格策略国内外差异明显。海外版起售价折合人民币16.9万,配置梯度清晰,入门版给12.3英寸中控屏和全LED大灯,高配版ProPilot智驾系统和Bose音响都有。国内2025款指导价7.99到17.49万,终端优惠后8.98万就能拿下1.6L真心版,比朗逸便宜一万三,比卡罗拉便宜七千。轴距比朗逸长24毫米,比卡罗拉长12毫米,油耗还更低。
安全配置这块日产没含糊。高配版标配ProPilot Assist,0到144公里全速域巡航,拥堵路况15秒内自动跟车启停,高速跑长途能轻松不少。国内版的NISSAN i-SAFETY系统该有的预碰撞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盲区监测都配了,六气囊加70.8%高强钢车身,被动安全也到位。
2025年8月轩逸卖了27695台,燃油车市场第一名。三年保值率70%左右,故障率低,小保养四百多,大保养不到两千,用车成本摆在那儿。老张那台35万公里的车还在跑,发动机没大修过,变速箱也没出过问题,这份耐用劲儿或许才是轩逸真正的竞争力。
如果预算紧张,8.98万的1.6L真心版够用,配置齐全通勤没问题。家用可以看11.49万的悦享版,电动天窗和无钥匙进入日常方便。想要智驾系统,13.39万的智驾版带ProPILOT和3D影像,高速代驾累不着人。混动版13.89万起,适合对油耗敏感的。
有人说轩逸就是台没性格的买菜车,开着没激情。但车这东西,不同阶段需求不一样。年轻时可能图个加速快、操控好,到了要养家的年纪,省心省钱实用可能更重要。轩逸做的就是这个事儿——不给你惊喜,但也不给你麻烦。开个五年八年,除了常规保养基本不用操心,这份踏实感,开过的人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