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当我看到方程豹把钛3一个新增的版本干到14.98万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去看配置表,而是下意识地摸了摸我自己的额头,再顺便关心了一下比亚迪高层的精神状态。
因为这个行为,已经不能用商业竞争来解释了。这就是典型的修仙小说里,主角被反派逼到悬崖边上,发现自己打不过,于是掏出一颗祖传的、吃了就会爆体而亡但能瞬间战斗力翻一百倍的禁忌丹药,恶狠狠地看了一眼反派,然后一口吞了下去。
目的不是赢,目的是在我死之前,必须把你丫的也带走。大家一起成盒,谁也别想活着走出这个服务器。
这个新增的501km后驱Ultra版,售价14.98万。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数字背后的疯狂。它多了什么?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前备厢电动开启,冷暖冰箱,帝瓦雷14扬声器,还有一堆监测功能。
云辇-C是什么?是过去比亚迪在汉、唐这种三四十万旗舰车型上才舍得给你的“圣遗物”,是一种能让车子底盘“活”过来的玄学科技。现在,它出现在一个14.98万的车上。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你楼下沙县小吃,突然宣布今天开始,所有拌面里加的都是米其林三星餐厅特供的黑松露,而且价格不变。你不会觉得是福利,你会觉得老板昨天晚上肯定是喝多了,而且是假酒。
这个市场,已经彻底疯了。如果说之前友商们还在一个牌桌上,大家虽然互相出老千,但至少还维持着表面上的体面,假装我们在打德州扑克。那么方程豹,或者说它背后的比亚迪,就是那个突然站起来,把桌子掀了,然后掏出两把加特林开始扫射的玩家。
它的逻辑非常清晰,清晰到残忍。你们不是喜欢讲品牌调性吗?你们不是喜欢讲用户体验吗?你们不是喜欢讲设计美学吗?
是是是,你们都对。
但我的车,14.98万,有云辇-C,有冰箱,有帝瓦雷。
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放弃一部分利润,甚至甘愿亏损,目的就是把你们赖以生存的价格区间彻底打穿,把你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品牌溢价”按在地上摩擦。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而最好的进攻,就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只能趴在废墟上啃压缩饼干。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比亚迪的思路,有点像道诡异仙里的那种邪门歪道,先把自己逼疯,然后把所有人都逼疯。这个比喻是不是有点狠?我觉得还不够。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见过太多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了。什么智能座舱,什么高阶辅助驾驶。讲真,这些东西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显得极其苍白。因为绝大多数用户的核心痛点,根本不是那些实验室里跑出来的完美数据,而是每天下班回家路上,被一个不讲道理的“老头乐”别停时的那种无助。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激光雷达和算法,而在于能不能精准预判一个不打转向灯、随时可能横穿马路的大爷的走位。你技术再牛逼,大爷往你车前一躺,你所有的算力都会瞬间变成法律文书上的不利证据。
所以你看,比亚迪就特别“民粹”,它把所有高大上的东西,都给你拉到现实的泥潭里。你不就是要舒服吗?给你云辇-C。你不是夏天想喝冰可乐吗?给你冰箱。你不是觉得音响不够劲吗?给你帝瓦雷。这些东西,都是最直观、最原始、最不需要学习的体验。
而这一切,只要14.98万。
这他妈的简直就是犯罪。
它直接把选择题变成了送分题。过去你可能还在纠结,A品牌的设计好看,B品牌的智能化程度高,C品牌的操控不错。现在方程豹直接冲过来说,小朋友才做选择,我这里有个选项D,叫“我全都要,而且骨折价”。这就让所有还在坚持“调性”的品牌,瞬间变成了一个笑话。他们的用户画像,一夜之间从“新中产”变成了“大冤种”。
而且你看它那些小动作,什么“微光粉”、“冰晶蓝”车漆,什么“星战都市前脸”,这些不务正业的东西,恰恰说明他们心态上已经彻底松弛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造车,他们要开始修仙了。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卖煎饼果子的大爷,最近也开始玩扫码点餐送葱花了,卷,都给我往死里卷。
这套打法伤害性极大,侮辱性也极强。它等于明着告诉所有对手:不好意思,我摊牌了,我不装了。我不仅技术比你强,我现在连价格都要比你野。我就是要用一个你根本无法跟进的价格,给你一套你流口水的军火库。
同行怎么办?跟?跟就是流血亏损,财报直接爆炸。不跟?不跟就是眼睁睁看着客户被抢走,门店变成纪念馆。三体人看了估计都要气活过来,自己苦心经营的黑暗森林,怎么混进来一个拿着喇叭到处喊“我在这里,快来打我,打不死你就是我孙子”的颠子。
所以,最后谁会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当一桌人吃饭,有人开始掀桌子的时候,最后的赢家,往往是门口卖盒饭的。因为大家都得出来买饭吃。而在今天的车圈,比亚迪,就是那个一边掀桌子,一边还自带盒饭的究极生物。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