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种子,今天长成参天大树了——中国汽车正迎来历史性转折刚刚

#美女#

那颗种子,今天长成参天大树了——中国汽车正迎来历史性转折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占比首次突破50%,达到51.6%。这意味着,现在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据的跨越,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已正式进入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全新阶段。

如果你还记得1958年清华学生们敲打出的那辆简陋汽车,再看看今天这个数据,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恍如隔世”。

从周总理坐进那辆“大铁皮玩具”亲自试驾,到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这条路我们走了六十多年。而最精彩的部分,正在当下上演。

政策市场双驱动,新能源汽车已成主流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点出了这一突破背后的关键:这是政策引导与市场成熟共同作用的结果。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有效激活了存量市场的置换需求,而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提前释放,也促使消费者加快了购车决策。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渗透率突破涵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全品类。这说明新能源化已不仅在家庭用车领域普及,更在物流、客运等商用场景全面提速,行业转型已进入深水区。

自主品牌强势领跑,重塑市场格局

在这场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自主品牌已形成绝对主导地位。

那颗种子,今天长成参天大树了——中国汽车正迎来历史性转折刚刚-有驾

比亚迪持续领跑市场,2024年以427.2万辆的年销量蝉联冠军,其全系车型100%新能源化的战略布局成效显著。吉利汽车则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以92%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幅,在2024年售出88.8万辆新能源汽车。

传统汽车集团的转型成效各异。上汽集团虽保持规模优势,但9.9%的同比增速低于行业平均;而长安汽车则实现弯道超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52.8%,海外市场也同步发力。

出口成增长新引擎,全球布局加速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更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

2025年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月均出口量高达20万辆。从企业表现看,奇瑞以全年114.4万辆的出口量蝉联冠军;上汽集团凭借MG品牌在欧洲市场24万辆的年销量,巩固了在欧美市场的优势;比亚迪虽然出口量暂列第五,但43.3万辆的出口量同比增幅超过七成,其在泰国、匈牙利等地的海外工厂陆续投产,将进一步释放海外市场潜力。

集成融合,新能源发展迎来升级版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了《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新能源从“单兵作战”向集成融合发展转变。

所谓集成融合发展,是指在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新能源与其他能源品种的“左右”集成、新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前后”集成、新能源产业链的“上下”集成。这意味着我们不再简单地建设新能源项目,而是更加注重新能源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

那颗种子,今天长成参天大树了——中国汽车正迎来历史性转折刚刚-有驾

例如,推动新能源基地与算力设施协同规划,促进电力、算力双网融合运行;推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与新能源协同布局、集群发展。这种全方位的集成融合,将大大提升新能源发电的可靠替代能力,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

从跟跑到领跑,创新自信成就中国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实现了从“规模引领”向“技术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创新自信的全面提升。正如专家所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和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我们正逐步挣脱长期形成的追赶心态,创新自信点燃了全社会创新创造的热情。

从进博会汽车展区各种科技感十足、高颜值、未来范儿的产品,到即将开幕的广州国际车展上93台首发新车、1085台展车中新能源车就占629台,中国汽车产业正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理念,与全球车企共同迈进汽车产业变革新时代。

结尾

回望来路,从1958年那辆简陋的汽车,到如今新能源汽车占据半壁江山;从当年的“什么都能造出来”的信念,到今天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引领变革,中国汽车产业走过的正是一条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之路。

中汽协对2025年全年汽车市场走势给出了乐观预期,预计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达3400万辆,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600万辆,出口量将冲击250万辆关口。

那颗种子,今天长成参天大树了——中国汽车正迎来历史性转折刚刚-有驾

那颗种子,确实已长成参天大树。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