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竞争有多激烈,月销3万难上榜,TOP10门槛再刷新

最近大家要是多留意一下关于汽车的新闻,可能会有这么一个感觉,就是现在的汽车市场真是太热闹了,甚至有点让人眼花缭乱。

好像昨天才听说有个新车发布,今天一看,这款车已经卖疯了,订单几小时就上万。

这种速度在几年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车市竞争有多激烈,月销3万难上榜,TOP10门槛再刷新-有驾

如今的汽车销量排行榜,就像一个风云变幻的江湖,排名随时都在变,车企之间的竞争,早就不是比谁家底子厚、历史久了,而是看谁的反应快,谁能跟上市场的节奏,不断拿出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新产品。

根据最新的销售数据,咱们国家的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阶段。

就拿今年7月份来说,整体销量看起来还不错,卖了182.6万辆车,比去年同期还增长了6.3%,但这个增长速度明显是放慢了。

表面上风平浪静,水面下却是波涛汹涌。

这里面的故事可就多了:比如一直遥遥领先的比亚迪,感觉到了身后吉利的步步紧逼;而之前风光无限的特斯拉和理想,销量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与此同时,像零跑、小鹏这些品牌又强势地冲了上来。

这一切的变化都指向一个事实:现在想在汽车圈里混出头,太难了,那个销量的门槛,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车市竞争有多激烈,月销3万难上榜,TOP10门槛再刷新-有驾

我们先来看看排在最前面的两位。

比亚迪还是那个稳坐头把交椅的大哥,7月份一个月就卖了34.43万辆,这个成绩放眼全球也是独一份。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不是靠一两款车撑着,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集体发力。

主力的王朝和海洋系列贡献了超过31万辆,高端的方程豹和腾势也分别有上万的销量,就连代表顶尖技术的仰望,也稳步交付。

更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在国外也卖得特别好,一个月出口8万多辆,海外市场已经成了它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点。

但是,即便是这样强大的比亚迪,也并非高枕无忧。

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是,它7月份的销量,不论是和上个月比,还是和去年同期比,都出现了下滑。

车市竞争有多激烈,月销3万难上榜,TOP10门槛再刷新-有驾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就算你是第一名,只要稍微松懈,比如新车推出的节奏慢了,或者价格没跟上趟,领先的优势就可能被迅速缩小。

那么,在后面紧追不舍的是谁呢?

是吉利。

去年这个时候,吉利和比亚迪的销量差距还有20万辆那么大,感觉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可到了今年7月,这个差距已经缩小到了大约7万辆。

车市竞争有多激烈,月销3万难上榜,TOP10门槛再刷新-有驾

这个变化的速度着实惊人。

吉利的成功,靠的是全面开花的策略。

吉利品牌本身销量增长了70%,达到了19.35万辆;而它旗下的银河系列,简直就像一匹黑马,销量同比猛增了237%,一个月卖了9.5万辆,已经成了冲击榜单的主力军。

此外,高端的极氪和领克也都有不错的增长。

可以说,如果比亚迪的优势是规模大、产业链全,那吉利的优势就在于反应快、爆款多。

它在各个细分市场都布局了有竞争力的产品,银河系列的快速崛起,让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

如果下半年吉利能保持这个势头,那么谁是年度销量冠军,还真不好说。

车市竞争有多激烈,月销3万难上榜,TOP10门槛再刷新-有驾

看完了冠亚军的你追我赶,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榜单的其他位置,这里的故事同样精彩,甚至更具戏剧性。

最让人意外的,可能就是特斯拉和理想的集体“掉队”。

去年7月,这两家还稳稳地排在第三、第四的位置,是大家眼中的优等生。

可到了今年7月,特斯拉在中国的零售销量只有4万多台,排名从6月份的第四滑落到了第八,同比和环比都出现了不小的下跌。

曾经被很多人奉为“神话”的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似乎不再那么所向披靡了。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国产新能源车越来越强,在配置、智能化和价格上都给了特斯拉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一些非市场的因素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

现在,特斯拉把希望寄托在即将推出的加长版Model Y L上,看它能不能帮助品牌在中国市场重新找回增长的势头。

车市竞争有多激烈,月销3万难上榜,TOP10门槛再刷新-有驾

如果说特斯拉是“滑落”,那理想的情况就更严重一些。

今年7月份,理想的销量只有3万出头,和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将近四成,排名甚至已经掉出了前十。

这对于一个曾经创造了无数销量奇迹的品牌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理想的问题出在哪里?

很多人认为,它在战略上犯了错误。

过去,理想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和增程式动力系统这两个法宝,精准地抓住了家庭用户的需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车市竞争有多激烈,月销3万难上榜,TOP10门槛再刷新-有驾

但是,当市场风向转变,纯电技术不断成熟,所有对手都开始疯狂堆配置的时候,理想的转型步伐就显得有些慢了。

特别是寄予厚望的纯电旗舰车型MEGA遭遇滑铁卢,更是打乱了它的整体节奏,让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当特斯拉和理想这两位“旧贵族”光环褪去的时候,一批新的挑战者迅速抓住了机会。

比如深度绑定了华为的长安汽车,既有庞大的销量基础,又有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加持,构筑了双重优势。

而华为自己主导的鸿蒙智行,凭借问界M8、M9以及新款M7等热门车型,持续保持着极高的市场热度,用强大的生态系统吸引了大量用户。

还有零跑汽车,它凭借着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平台化思维,打出了“电动车价格屠夫”的名号,硬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挤进了一线阵营。

在这些新势力的崛起中,小鹏汽车的回归尤其引人注目。

车市竞争有多激烈,月销3万难上榜,TOP10门槛再刷新-有驾

7月份,小鹏凭借3.3万辆的零售成绩,同比暴增超过260%,强势杀回了销量榜前十。

小鹏的这个成绩,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它自身的复苏,更在于它为整个行业划定了一条新的“生存线”。

过去,大家普遍认为一个月能卖2万辆车,就算是很不错的成绩,可以稳居前列了。

但现在,小鹏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想要挤进月度销量前十,门槛已经悄然提高到了接近3.5万辆。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量变,而是市场竞争格局的质变。

它意味着,市场正在向头部品牌高度集中,对车企打造爆款的能力和量产交付的节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留给那些反应慢半拍的车企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今天的汽车市场,已经不再是讨论你做不做爆款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做出来,并且能不能一个接一个地持续做出来。

这才是这个时代最真实,也最残酷的竞争逻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