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上市首日爆了!市值冲至1800亿港元,拿下年内最大港股车企IPO

奇瑞汽车登陆港交所,1840亿市值背后的喜与忧,这下子快成了国产之光了。

2004年,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首次提出上市计划时,中国汽车市场尚在燃油车的黄金时代。

谁也没想到,这条通往资本市场的路,奇瑞走了整整21年,其间经历了七次折戟、股权纷争和战略调整。

奇瑞上市首日爆了!市值冲至1800亿港元,拿下年内最大港股车企IPO-有驾

直到2025年9月25日,港交所的钟声终于为这家“理工男”车企敲响。

开盘暴涨11%,资本为何买单?

上市首日,奇瑞汽车开盘价冲至34.2港元,较发行价飙升11.22%,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港元。

尽管收盘涨幅回落至3.8%,但1841亿港元的市值已超越吉利,紧追长城。

投资者热情的背后,是奇瑞近年营收的狂飙:2024年收入达2699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70%。

股权下沉:扫清障碍的最后一搏

复杂的股权结构曾是奇瑞上市的最大绊脚石。

2025年1月,奇瑞控股将所持42.32%股权直接分配给旗下股东,完成“股权下沉”。

这一举措使芜湖投资控股、管理层持股平台瑞创和立讯精密成为直接股东,股权透明度大幅提升。

募资91亿港元,钱往哪里花?

奇瑞上市首日爆了!市值冲至1800亿港元,拿下年内最大港股车企IPO-有驾

根据招股书,奇瑞将把35%的募资用于研发新车型,25%投入电动平台和智能驾驶技术。

海外市场拓展与生产设施升级分别占20%和10%。

这一分配直指奇瑞的两大软肋:新能源转型滞后和智能化依赖外部供应商。

奇瑞的海外战绩确实耀眼:2024年出口114.5万辆,连续22年稳居中国品牌出口第一。

但在国内,其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仅22.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燃油车收入占比长期超70%,而比亚迪等对手已全面转向电动化。

星途品牌被寄予厚望,2024年销量却仅14.1万辆,不足奇瑞总销量的6%。

业内人士指出,星途的用料和做工与吉利领克存在差距,甚至被调侃为“奇瑞换壳车”。

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同样表现平平,2024年8月销量仅1702辆,同期问界销量超4万辆。

奇瑞推出“猎鹰智驾”方案,宣称2025年全系车型搭载。

奇瑞上市首日爆了!市值冲至1800亿港元,拿下年内最大港股车企IPO-有驾

但内部人士透露,该方案实为整合供应商产品,并非完全自研。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仅AI年投入就达50亿元,而奇瑞研发费用率长期低于长安等竞争对手。

尽管营收增长,奇瑞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13.8%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2.4%。

同时,资产负债率高达87.7%,远超行业健康水平。

有分析认为,奇瑞的利润更多来自成本控制,而非技术溢价。

基石投资者名单囊括高瓴、地平线等机构,显示资本对奇瑞全球化布局的认可。

但经济学者盘和林指出,奇瑞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缺乏核心护城河,上市并不能直接解决转型难题。

这场资本盛宴之后,奇瑞能否真正突破转型瓶颈,仍是未知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