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越携新款625X和650RR闪耀重庆摩博会,全面升级配置兼具性能与安全引领行业新潮流

凯越这两天在重庆摩博会算是搞了点大动作。现场一位和我差不多油门和刹车经验都还算有点的朋友看完展车,好奇问我:那新625X跟之前的500X比到底实用点在哪?是不是配置都差不多?我当时还没细想,但心想,能说得这么直白,说明他也关注的不只是外观。

说实话,我自己开过上代的525X,觉得它的改进点挺多,只是你想想,各个厂商都知道,别的小轮子你可以模仿,但体验一环却是拼研发和调校。喷点血,把它叫做平台升阶也不为过。新款625X一出来,外形那X造型的灯一看就识别度极高,我估计走在路上十辆车里能指认出六、七辆吧(估算,样本少)。这X元素,不只是为了好看,更像是品牌识别的一大招。而且我手一碰到那电子减震的调节钮——不是开玩笑,过去的车还在试的东西,现在真成了标配。国内首款?我猜也不够确切,但感觉做到这个层次,用料和调校都不容易,能想象到背后是不是有一堆工程师在反复调试。

凯越携新款625X和650RR闪耀重庆摩博会,全面升级配置兼具性能与安全引领行业新潮流-有驾

刚才还翻了下自己相册,看到一张拍的配件储物盒,那实际上来自车身融入的设计思路,细节里藏着的生活智慧也不少——比如充电接口集成到油箱盖附近,不但便利,还减少了不必要的线缆缠绕。有个销售说,很多人买车其实不在乎多sonic的渲染,而是那些看不见的细节。你担心雷达会误判,但导入毫米波雷达后,我估算每天行驶的减伤率可能会提升15-20%(体感,估算有限)——这对长途旅行的安全保障明显增强。

至于动力,坦白说,625X的那台580.7cc双缸引擎,动力我觉得够用了,能跑个80%的同级别车的性能,实际操控体验让我觉得,写成扭矩优先反而不太对。马力63.9匹,跟个人预期差不多,反正我从一号弯到五号弯,也就不指望它能二秒破百。它的最大亮点,还是那个查漏补缺的细节:配了大油箱、支持两种动力模式、行车记录仪和应急搭电接口。是不是有点像当年安卓手机慢慢跑出更强性能的过程?我也不清楚,但全面提升才是硬道理。

凯越携新款625X和650RR闪耀重庆摩博会,全面升级配置兼具性能与安全引领行业新潮流-有驾

但说到配置和安全,我还是得问一句,那个毫米波雷达能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不佳?我记得有次堵车,雷达像是认人一样,偏偏有人触碰盲区,反应慢几秒,反倒误导我。是不是说,雷达越多越好?其实我觉得,硬件再牛,也得调校得好才行。

你们知道吗?我其实挺嫌麻烦的,装这装那,调调预载,调调阻尼,感觉哪个全自动反而更靠谱点。毕竟大部分人,是用车的,不是玩调参大戏。虽然他说650RR还是工程样车,但我觉得,别的厂商操作得再快也不代表它就一定好用。你有试过那些早期的跑车试装后,开一圈就想换的经历吗?我就遇到过,理想都是未来的样子,但实际你开一阵就知道,还是惯最重要。

凯越携新款625X和650RR闪耀重庆摩博会,全面升级配置兼具性能与安全引领行业新潮流-有驾

这次我还考察了一下650RR那套四缸,92kW,120匹马力,大概我猜这个水平,跑个百公里油耗可能逼近8L(体感,估算未测),跑长途可能会偏高点。能用自动变速箱?我倒是挺期待的,但这玩意最怕坏点少的。你觉得会不会反而复杂?我琢磨,那加入的电控件多了,实际修车越难。

650RR计划参加WSBK比赛,我倒挺好奇:国产能跑出这个配置,也不是每家都能搞得出来。人家买不起泽塔,但一台运动机就能折腾自个儿喜欢的场。想象一下,明年北京车展一出来,那实车会怎么定义,那定风翼的出场,会不会真的像广告讲的那么酷?我多希望它真能保质保量。

凯越携新款625X和650RR闪耀重庆摩博会,全面升级配置兼具性能与安全引领行业新潮流-有驾

其实这么一说,我也挺疑惑:你们觉得,国产车的最大短板是不是还在细节调校?还是说图样复制太多,最后走不出自己路?我其实挺希望,开着这个新凯越,上街的邻居会多看我两眼,不是因为特别炫,而是真的觉得舒服和安全。

(这段先按下不表)话题跳得飞快,有没有觉得?我这个随便聊聊的节奏,就是为了让你们也觉得,车不是只是一堆零件堆砌,而是用心把生活点滴融进去的小空间。

凯越携新款625X和650RR闪耀重庆摩博会,全面升级配置兼具性能与安全引领行业新潮流-有驾

说到这,我还真没细想过,像这两款车,究竟哪个才是真正为未来出行而准备的?它们的明天还得经过时间和市场的检验。你觉得呢?是不是这细微之处的差别,才最打动人?或者,我是不是又多想了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