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崩盘真相:26%的市场占比与74%的消费者抛弃

连续5个月销量下滑、市场份额从51%暴跌至26%,增程车从“续航救星”沦为“过渡鸡肋”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买增程车就像带了个从不使用的备用轮胎,每天背着跑还要额外付费!”一位理想车主在社交平台的吐槽,道破了增程车市场的残酷现状。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6月起增程车批发占比连续五个月下滑,10月批发销量12.1万辆,同比下跌1.9%,零售跌幅扩大至7.7%。更触目惊心的是,新势力阵营中增程与纯电的销量占比从2024年的51%:49%彻底逆转为26%:74%

01 数据崩盘:从“财富密码”到“沉没成本”的集体陷落

增程车的退潮不是缓慢下降,而是断崖式跳水

2021年至2024年,增程车曾创下销量增速218%、130%、154%、70.9% 的奇迹,市场份额从3.6%一路飙升至9.1%。理想ONE、问界M7等车型一度供不应求,成为新势力突围的“万能钥匙”。

然而2025年画风突变,7-9月终端销量分别同比下滑11%、7%、13%,呈现“三连跌”态势。曾经的“增程一哥”理想汽车销量连续5个月大幅下滑,其中10月销量3.17万辆,同比暴跌38.2%

这场溃败最直接的体现是消费者用脚投票——当纯电车型在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普及时,增程车的“过渡属性”正以远超预期的速度兑现。

增程车崩盘真相:26%的市场占比与74%的消费者抛弃-有驾

02 技术反噬:纯电“釜底抽薪”与自身“基因缺陷”的双重绞杀

增程车溃败的根源在于其核心卖点被纯电技术全面瓦解

五年前,纯电车平均续航仅400公里,而2025年新上市纯电车平均续航已突破500公里,主流车型达到600-700公里,已无限接近燃油车一箱油的行驶里程。

充电基础设施的爆发式增长更是致命一击。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电桩累计达1281.75万台,同比增长49.11%,是五年前的8倍多。今年春节,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的新闻已显著减少。

与此同时,增程车自身的“基因缺陷”日益凸显:电池衰减快、维护成本高、二手残值低。小容量电池因频繁充放电导致续航加速衰减,维护需兼顾发动机与电驱系统,年均成本高于纯电车型。更致命的是,馈电状态下的动力衰减让长途体验大打折扣。

03 路线迷失:“大电池小油箱”的自我悖论

面对生存危机,增程车开启了 “自我否定”式的技术演进

早期的“小电池+大油箱”正被“大电池+小油箱”取代。零跑D19增程版电池容量直接干到80.3kWh,纯电续航突破500公里;智己LS6增程版搭载66kWh电池,续航达450公里——这已超过了市面上很多纯电动车的电池容量。

这种路线引发行业激烈分歧。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直言:“我不建议一味地把电池越做越大,天天背个增程器跑来跑去真的是浪费的。”而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大电池能够提升驾乘体验,但应基于性价比考量。

当增程车的纯电续航已堪比纯电车,其存在的合理性也随之动摇。这更像是一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自我悖逆的转型

增程车崩盘真相:26%的市场占比与74%的消费者抛弃-有驾

04 政策驱赶:购置税门槛与市场饱和的联合围剿

政策导向与市场规律正在合力挤压增程车的生存空间

2026年1月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要求增程及插混车型纯电续航不低于100公里,同时对馈电状态下的油耗和电耗提出更严格限制。虽然多数车企能够达标,但政策信号明确——鼓励高效能、大电池技术路线。

更残酷的是市场饱和与同质化竞争。增程赛道已涌入23个品牌,产品高度同质化。当所有车企都喊着“满电馈电一条龙”的相似口号时,消费者再也难以产生品牌偏好。

而增程车缺乏小型化产品的结构性缺陷,使其错失了家庭增换购需求的全方位红利。当五菱宏光MINIEV、比亚迪海鸥等小型纯电车热销霸榜时,增程车却因技术限制无法下沉到10万元以下市场。

05 求生路径:场景化生存与技术救赎的最终幻想

增程车并非完全谢幕,但必须接受“小众化生存”的现实。

在充电网络尚未完全覆盖的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在对长途出行有刚性需求的用户群体中,增程车仍具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其市场空间,可能远比此前预期的要小

未来出路在于精准定位——聚焦15-25万中端市场,以合理的电池容量和亲民价格保持性价比;优化增程器热效率,降低亏电油耗;瞄准特定场景,如露营、长途自驾等,打造差异化卖点。

更为颠覆的是动力来源的变革。理想汽车CEO李想曾表示,将探索化石燃料向氢能等清洁燃料的转变。这种技术路线或许能为增程车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增程车崩盘真相:26%的市场占比与74%的消费者抛弃-有驾

一位刚将增程车置换为纯电车的车主在充电站感慨:“背了三年增程器,用了不到十次。为低频需求付出的成本,远比想象中昂贵。

这不仅是一位车主的消费觉醒,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成熟的路标。当技术迭代的速度超过用户预期的形成周期,任何“过渡方案”的生命线都在急剧缩短。增程车的崛起与跌落,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技术路线与真实需求能否同频的市场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在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洪流中,没有任何中间路线可以长久安身。

#增程车销售占比连续5个月下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