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长假,看到电动车主为了抢充电桩打架的新闻,就觉得还是油车实用「泪奔」

#美女#

长假高速又现“充电桩打架”?电动车主到底有多难?

十一长假刚过,返程高峰期间包茂高速安康南服务区又上演了“人肉抢充电桩”的一幕。视频里,一对男女直接躺在停车位上,就为了阻止其他车辆充电。警察和救护车都赶到现场,最后男子被抬上救护车。看到这样的场景,不少网友直呼:“给我一个买电车的理由?我到家饭都吃好了,电车车主还在服务区充电。”

每到长假,看到电动车主为了抢充电桩打架的新闻,就觉得还是油车实用「泪奔」-有驾

说实话,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每到节假日,电动车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的新闻就会刷屏。从2021年“排队四小时,充电一小时”,到如今各种抢充电桩的闹剧,电动车的补能困境似乎成了节假日高速路上的固定节目。

为什么充电这么难?首先,充电桩的数量确实跟不上电动车的发展速度。截至2021年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78万辆,而充电桩只有222.3万台,车桩比约为3:1。这个数字距离国家早年规划的1:1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更让人头疼的是,在现有充电桩中,损坏率超过15%,被燃油车占用的情况接近30%。也就是说,本就有限的充电资源,实际可用率还要打折扣。

每到长假,看到电动车主为了抢充电桩打架的新闻,就觉得还是油车实用「泪奔」-有驾

其次,充电桩的布局和管理也存在问题。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商圈的充电车位长期被燃油车占据,地库保安也很无奈:“停车位有限,我们不可能不放燃油车进地库。”而在一些充电站,充电枪被随意扔在地上,设备损坏无人维修。特来电作为国内头部充电运营商,其子公司特来电在2020年仍亏损7769万元,这反映出整个行业普遍面临的盈利难题。

那么,电动车真的不适合跑长途吗?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日常通勤,电动车确实比燃油车更经济实惠。但在节假日这种集中出行的高峰期,电动车的短板就会暴露无遗。这就好比春运期间买不到火车票一样,是特定时间节点的供需失衡。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充电运营商需要提升运营效率,加强设备维护。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在高速服务区推行充电时间限制,比如单次充电不超过1小时,提高周转率。对于车主来说,如果遇到服务区排队,不妨考虑下高速充电,往往能节省不少时间。

每到长假,看到电动车主为了抢充电桩打架的新闻,就觉得还是油车实用「泪奔」-有驾

随着换电模式的推广,未来或许能缓解充电排队的压力。目前蔚来已经建成超过560座换电站,吉利也计划到2025年建设5000座换电站。不过换电模式也面临标准化难题,各品牌的电池规格不一,难以通用。

每到长假,看到电动车主为了抢充电桩打架的新闻,就觉得还是油车实用「泪奔」-有驾

说到底,电动车的发展还处在成长阶段,配套设施需要时间完善。作为车主,我们要理性看待现阶段的问题,提前做好出行规划;作为行业,则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信随着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未来的电动车出行会越来越便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