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阿浩开着车去外地,走高速时仪表盘水温灯突然亮了,他以为是小问题,没停车检查,继续开了 20 多公里,突然听到发动机传来 “砰” 的一声巨响,接着车就熄火了。拖到修理厂后,师傅说 “发动机爆缸了”,阿浩心里一沉:“爆缸是不是就意味着发动机报废了?这修下来得花多少钱啊?” 他急得团团转,后来师傅拆开发动机检查,说 “缸体没裂,换几个零件就能修好”,阿浩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其实很多车主遇到发动机爆缸,都和阿浩一样以为要报废,今天咱就把这事掰扯清楚,免得大家走弯路。
先明确:爆缸发动机不一定报废,看损坏程度
首先得说清楚,发动机爆缸不是一定就报废了,关键看损坏程度,主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轻微损坏,比如只是活塞碎裂、连杆弯曲,缸体、缸盖这些核心部件没裂、没变形,这种情况不用报废,换了损坏的零件,再做下发动机大修,就能恢复正常;第二种是严重损坏,要是缸体裂了、缸盖变形严重,或者曲轴、凸轮轴这些关键部件被砸坏,维修成本太高(比如超过发动机原价的 60%),这种情况才建议报废,直接换个新发动机或二手发动机更划算。
阿浩的发动机就是轻微损坏,活塞碎了,连杆有点弯,缸体没裂,师傅换了活塞、连杆,又做了缸体清洁,花了 8000 元就修好了。他说:“早知道轻微爆缸能修,就不用瞎担心了,还以为得花几万块换发动机。” 我邻居小王的车发动机爆缸时,缸体裂了个缝,师傅说 “修的话得 1.5 万元,买个二手发动机才 1.2 万元”,小王最后选了换二手发动机。小王说:“维修成本比买新的还高,肯定选换啊,不然太亏了。” 不过要注意,换二手发动机得去正规渠道买,还要去车管所备案,不然没法上牌,这点别忽略。
为啥会爆缸?3 个常见原因,别踩坑
想避免发动机爆缸,得先知道为啥会爆缸,常见的有 3 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冷却系统故障,比如水箱漏水、水泵坏了,导致发动机水温过高,活塞和缸体过热膨胀,就容易爆缸,阿浩的车就是因为水箱漏水,没及时发现才爆缸的;第二个原因是缺机油或机油变质,机油能润滑发动机零件,缺机油或机油变稠,零件之间摩擦增大,产生高温,也会导致爆缸;第三个原因是发动机过载,比如开着小排量车长时间高速超车、爬陡坡,发动机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也容易爆缸。
阿浩后来检查水箱,发现是水箱管子老化裂了,漏了不少水,他说:“平时没注意检查冷却系统,早知道定期换水箱管子,也不会爆缸了。” 我同事小李的车因为长时间没换机油,机油变稠,发动机零件摩擦过热,差点爆缸,幸好及时发现,换了机油才没事。小李说:“现在每次保养都按时换机油,再也不敢拖延了,省得花更多钱修发动机。” 另外,夏天天气热,发动机更容易过热,要多检查冷却系统,比如看看水箱水位、风扇是否正常,别等出问题再后悔。
爆缸后该咋办?3 步处理,别慌
要是真遇到发动机爆缸,别慌,按 3 步处理就行。第一步是立即停车,别二次启动,发动机爆缸后,再启动会导致损坏更严重,比如碎了的活塞可能会把缸体砸裂,所以车熄火后,千万别尝试再打火,赶紧打救援电话,拖到修理厂;第二步是让师傅全面检测,拖到修理厂后,让师傅拆开发动机,仔细检查每个部件的损坏情况,比如缸体有没有裂、活塞有没有碎、连杆有没有弯,别只看表面,有些隐藏的损坏可能没发现;第三步是权衡维修和更换,根据检测结果,算下维修成本和更换成本,要是维修便宜就修,维修贵就换,别盲目决定。
阿浩的车爆缸后,他没敢二次启动,直接叫了拖车,师傅拆开后全面检查,才发现只有活塞和连杆坏了。他说:“幸好没二次启动,不然要是把缸体砸裂了,就得换发动机了,更麻烦。” 我邻居张大爷的车爆缸后,他试着二次启动,结果把缸盖砸变形了,原本能修的,最后只能换发动机,多花了 5000 元。张大爷说:“当时不知道二次启动会更糟,现在后悔也晚了,大家遇到爆缸千万别再打火。”
维修爆缸发动机要注意啥?2 个细节别忽略
要是爆缸发动机能修,有 2 个细节别忽略,不然修完也容易出问题。第一个细节是选正规修理厂,发动机大修技术要求高,小作坊可能修不好,还会偷换零件,最好选 4S 店或口碑好的大型修理厂,虽然贵点,但修得放心;第二个细节是修后磨合,发动机修好后,要像新车一样磨合,前 1000 公里别开太快(不超过 80 公里 / 小时),别猛踩油门、急刹车,让零件之间充分磨合,不然容易再次损坏。
阿浩选了家大型修理厂,师傅都是有 10 年以上经验的,修完后还给他开了磨合注意事项。他说:“修完后我按要求磨合,现在开了半年,发动机一点问题都没有,动力也和以前一样。” 我同事小王的朋友图便宜,在小作坊修爆缸发动机,结果师傅没装好活塞,开了 1 个月发动机又出问题了,只能重新修。小王说:“小作坊虽然便宜,但技术没保障,宁愿多花点钱,也别去小作坊。” 另外,修完后要保存好维修记录,以后卖车时能证明发动机修过,避免纠纷。
怎么避免发动机爆缸?3 个小技巧
其实发动机爆缸大多能避免,记住 3 个小技巧就行。第一个是定期检查保养,按说明书要求换机油、检查冷却系统,比如每 5000 公里换一次机油,每次保养都检查水箱水位、水管有没有老化;第二个是留意仪表盘提示,开车时多看看仪表盘,要是水温灯、机油灯亮了,赶紧停车检查,别硬开;第三个是别让发动机过载,根据车的排量合理驾驶,小排量车别长时间高负荷行驶,比如别开着 1.5L 的车一直拉着满员爬陡坡。
阿浩现在每次开车前,都会先看一眼仪表盘,定期去保养,他说:“吃过一次爆缸的亏,现在特别注意,再也不想体验那种心慌的感觉了。” 小李则习惯每次保养时,让师傅全面检查冷却系统,他说:“冷却系统太重要了,定期检查能避免很多问题,省得爆缸。”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发动机爆缸的情况?是修了还是换了发动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让大伙也能避避坑。下期咱们就来讲讲 “发动机修完后,怎么判断有没有修好?这些方法要知道”,刚修完发动机的朋友记得关注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