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堵成一团,新能源车还得排队充电,得花上三个小时,结果没电只好推着走?这算开车嘛,简直像在渡劫!国庆假期一到,不少车主在网上晒出了崩溃的经历,评论区也全被调侃给占据了。不过,没想到的是,光这个节日期间,有人开着价值11万的比亚迪新能源车,靠着自动驾驶技术轻松跑完全程,还调侃说“油车像功能机,电车才是智能机”。一方面是充电难哭笑不得的境遇,另一方面又有智能驾驶带来的轻松便利,1400万新能源车在高速上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些什么真相?新能源车到底是不是像有人说的那么不堪呢?
每到国庆这种长假,新能源车基本都难逃“被吐槽”的命运,今年也是这样。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假期高峰时段,高速公路上的日均车流量达到了 7000 万辆,其中大约有 1400 万辆是新能源车,换句话说,五辆车里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这么多新能源车都扎堆高速,充电问题自然成了最头疼的“大事”之一。
有车主抱怨,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结果从下午开始一直等到晚上,整整三个小时过去了还没轮到自己,车里的电快用完了。为了省电,这车里还不能开空调,初秋的天气里,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只能不停用纸巾擦汗。有的更惨,没算准电量,快到服务区时车子就没电了。没办法,只能和同行的朋友一起下车推车,路过的油车车主看到都拿相机拍照,场面既尴尬又搞笑,有点不知所措。
这些“翻车”经历一经上传网络,评论区就立马炸开了锅,嘲讽之声满天飞。有的人还用阴阳怪气的语气调侃:“这就是电车的专属乐趣啊,油车可享受不到排队充电、推车走的尴尬待遇!”还有人逗趣说:“你就说省不省油吧!虽然充不上电,但至少不用去加油站啊!”更有极端的网友直接吐槽:“电车还敢吹‘遥遥领先’?我就喜欢看你们在高速上排队充电的模样,特别爽!” 一时间,“新能源车不行”“买电车纯粹交智商税”的声音此起彼伏。
说实话,我以前也是个死忠油车党,虽然觉得新能源车是未来的方向,但总觉得它亏损不少,一直没敢下手。直到今年国庆那次,我朋友的一次出行彻底让我改观了。我这位朋友开的是一辆价值一十一万多的比亚迪新能源车,不是那种几百万的豪车,之前他还吹嘘这车有自动泊车、哨兵模式,我还觉得“也就那样”,没多在意。这次国庆出行,他开车回家,十个小时的路程,智能驾驶系统用了八个小时,他自己只操控了两个小时,还说“开着一点都不觉得累,比油车轻松得多。”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顿时一震,忍不住跑去试了一下。坐进去后,那个智驾系统能准确识别路况,堵车时会自动跟车,过弯也能平稳转向,根本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朋友还演示了语音操控,说一句“打开空调”或“放点音乐”,车马上就响应,比油车那种得用手操作方便多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油车就像十几年前的功能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之类的基础功能;而新能源车更像现在的智能机,不仅能搞定出行,还能提供各种智能服务,差距真不是一个层次的。
其实细细想来,网上有人抱怨的充电焦虑和保险费偏高,的确是新能源车目前面临的短板,但这些都属于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说起充电,咱们国家已经搭建了全世界最大、最全的充电网络,截至目前,充电桩总数已经超出了600万个;而且“兆瓦闪充”技术也已经试验成功,之前的测试显示,这技术用5分钟就能充满续航407公里,差不多喝杯咖啡的时间,车就能“满血复活”了。一旦这种技术普及开来,充电时间大大缩短,排队充电的难题肯定也会随之减轻不少。
再聊聊保险费的问题吧,之前新能源车的保费偏高,主要是因为技术还不老练,维修成本也较高,加上保险公司缺乏足够的数据积累,只能抬高保费来控制风险。不过,随着新能源车数量不断增加,维修技术也变得更成熟,保险公司手里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保费自然慢慢走低。估计用不了多久,新能源车的保险费用就能跟油车看齐,差别不大了。
新能源车的优势可远不止“免去加油”这一点。它的主要亮点在于“智能化”,许多智能配置不仅能解决驾驶中的一些烦恼,还能极大提升行车的舒适感。比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帮助缓解长途驾驶的疲惫,让驾驶变得轻松许多;自动泊车功能,能帮不少人解决“停车难”的难题,就算是新手司机也能轻松把车停得妥妥当当;再加上车内的智能交互界面,大屏可以看电影、玩游戏,还能联通智能家居,开车的时候也能享受便利的生活服务。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新能源车这么有优势,怎么还会有人看不顺眼呢?其实,在网上唱衰新能源车的,总归就三种人。第一种是“拿钱办事”的那类,咱们国家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飞快,已经动了不少传统汽车强国的“奶酪”,为了压制中国的新能源市场,他们就花钱雇人散布负面消息、抹黑;第二种是“没接触过的”,这些人要么自己没开过新能源车,又身边也没有人在开,只能靠网络上传来的差评来判断,根本没体验过新能源车的好处;第三种是“思想固执的”,他们觉得“油车开了这么多年都没出啥问题,根本没必要换电车”,不管别人怎么说,就是死活不愿接受新鲜事物。
确实,油车要彻底退出舞台还得一段时间,就像智能手机现在普及了,但功能机依然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一样,油车未来依旧会存在,满足一些特殊需求。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车成为主流的趋势不可挡。看看最新的数据就知道了,2025年1到8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96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6.7%,占全部汽车销售的45.5%,几乎快占了一半;在出口方面,也是亮眼,出口量达到153.2万辆,同比激增87.3%,远远甩在一些传统汽车强国的身后。
再瞅瞅全球市场,今年8月的汽车品牌销量TOP20榜单里,中国一共蹦出了4个品牌,比亚迪高居第三,紧挨着丰田和大众,把本田、日产都甩在了后头;吉利银河排在第14名,销量还比奥迪多;奇瑞跻身第16,五菱紧跟在后,排第17,也超过了马自达、雷诺这些老牌车企。这些数据也就说明了,中国的新能源车不光在国内火得不行,在国际市场上也是越来越有竞争力啦。
其实,国庆期间新能源车在高速公路上充电难题,更像是它们发展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从汽车问世到普及途中,也曾被人嘲笑马车;智能手机刚出来时,也有人觉得“比功能机没耐用”。现在,新能源车遇到的充电焦虑,就像当年智能机的“续航焦虑”一样,随着技术不断提升,迟早会迎刃而解。
别再盯着新能源车暂时遇到的充电问题不放,不妨多关注它的那些飞快的进步和无限潜力。从之前只能跑几百公里的续航,到现在的“兆瓦级快充”,再到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变成了智能的出行伙伴,这发展速度是真的让人看得直摇头。相信不久之后,充电难的问题会变成过去式,新能源车也会带给我们更加方便、智能、环保的出行新体验。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有开过新能源车吗?觉得它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哪样的?换车的话,是会选新能源一族的车型,还是继续开油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的真切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