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马集团积极拥抱电动化浪潮,其位于德国斯太尔的核心工厂也正逐步转型为全球电动驱动系统生产基地之一。然而,与一些激进转型的新能源车企不同,宝马的电动化步伐显得更为谨慎和理性,展现出其特有的“双能适配”策略。
技术布局:SSM与PSM双管齐下
斯太尔工厂目前部署了两条电驱动系统生产线,分别采用电励磁同步电机(SSM)和永磁同步电机(PSM)技术。SSM技术规避了对稀土材料的依赖,增强了供应链独立性,并提高了电机热稳定性,更适合城市工况和高速巡航。而PSM技术则凭借其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成为高性能电动车的首选。
产能扩张:双轨并行,稳步推进
尽管斯太尔工厂的战略定位是电动驱动中心,但其生产布局依然保留了明显的双轨结构。目前,工厂内共有13条内燃机产线,而电动驱动系统仅部署了两条电机产线。宝马依然为内燃机保留了足够冗余与恢复弹性,展现出其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应对能力。
制造系统:模块化、平台化部署
斯太尔工厂的新产线高度模块化,并实现了平台化部署。无论是SSM还是PSM电机,其生产模组均采用统一的底层控制单元、测试标准与总装工艺。大量自动化单元由本地开发商协作交付,确保了产线切换时对零部件迭代的适配能力。
EE架构:四个“超级大脑”协同作战
宝马的Neue Klasse平台采用中央高性能计算平台+区域架构的模式,即以4个“超级大脑”为核心节点,形成中央-区域-外设三层计算结构。这四个“超级大脑”分别承担车载娱乐、自动驾驶、动态控制与车辆基础功能等任务,通过共享服务中间件实现相互间的数据协同与访问权限隔离。
宝马的电动化之路:理性与克制
宝马在斯太尔工厂的电驱动系统建设呈现出与其品牌调性一致的理性与克制。外部宣传上强调“世纪项目”,实际推进中却以技术稳健、结构灵活为核心主线。选择在关键节点下扎实搭建底层制造能力,并为多种市场技术路径留足空间。
未来展望:全面电动化势不可挡
尽管宝马的电动化步伐相对谨慎,但其电动化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到2025年底,宝马集团计划累计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到2030年,计划向客户累计交付1000万辆纯电动车。届时,宝马集团旗下的劳斯莱斯、BMW Motorrad和MINI品牌也将全面电动化。
结语
宝马的电动化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但其稳健的步伐和清晰的战略目标,使其在电动化浪潮中占据了有利位置。未来,宝马将继续推进电动化进程,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电动车型,引领汽车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