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版正式发布,搭载华为DriveONE系统实现续航1602公里,综合性能有望刷新行业新标准

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版出来了,价格在35到37万左右。其实说真的,这次的发布我觉得挺妙的,整个行业都在追续航,但是真正能实现的没几家。它的最大亮点就是结合了华为的DriveONE系统,让续航达到1602公里,纯电的452公里,这数据我猜有运气成分,但也算是给市场点刺激。

你知道,现在这个续航焦虑,其实很多车企都在拼硬件。比如理想的增程,几年前一出就刮起一股风,但我一直觉得,拼硬体硬件、硬续航,是个快跑的赛道,真正的难题在于创新的底层逻辑——比如电机效率、增程器燃料经济性,或者整车的隔音效果。

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版正式发布,搭载华为DriveONE系统实现续航1602公里,综合性能有望刷新行业新标准-有驾

这次X9用的是华为的DriveONE,咱们扯得远一点:华为去年开始硬件布局,原本只是手机芯片的厨子,怎么忽然整辆车变工厂?其实原因简单,华为在电机、电控、系统集成上操了不少心。用我朋友在华为工作的说法: cái zhèn diàn dòng hé jì huà,意思就是说他们试图把华为的技术从手机搬到车里。回想我之前翻的技术资料,DriveONE的发电效率确实行业领先,发电机用的P1电机,发电效率大概比常规设计高出15%以上,功率密度也大约高出20%,而且噪音控制得相当棒。

这个细节其实挺重要——噪音。车辆噪音除了让人烦外,还会影响驾驶体验,听说高压增程的噪音标准是比传统内燃机低60%,听起来挺玄,但就是效果好。

我觉得这补助了一点用户心理:谁不希望续航长、油耗低、噪音静?但你能做到这些的背后,供应链的博弈也很激烈。比如增程器由东安动力供货,成本控制和效率都很关键;油耗低到0.15L/100km,意味着技术不仅是堆料,实际上是调校和管理的艺术。这让我想起我上次跟朋友聊,你觉得,这个油耗是不是故意调低的?结果他笑:人家都说了,油耗还算保险,反正你开大点也没问题。

其实我也没有完全想明白到底有多少水分,可能就是厂家为了面子,故意把数字调得低一点。市场上同价位、同类型的车型,性价比差别很多。比方说,同样价格买一台燃油SUV,油耗可能是0.8L/100km,续航也没这个新车多到哪去。问题是,该怎么用?我有个朋友就说:我最在意的,不是续航,而是你修个电池、增程器,经销商能不能秒修?你看,现在好多车,维修成本高得吓人。

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版正式发布,搭载华为DriveONE系统实现续航1602公里,综合性能有望刷新行业新标准-有驾

说到供应链,我再补充一句:这次超90%的零件采用国际知名供应商的,像博世、采埃孚、奥托立夫。这意味着东西既可靠,又方便售后。你要是真研究过,博世的电控模块平均能用到十年,采埃孚的变速箱在全球卖得挺火,小细节就让人觉得:至少旗舰版出来的东西,品质应该还算靠谱。

话又说回来,技术越复杂,后续维护和调试就越麻烦。硬件用料再好,出现问题还是得返厂修。这个时候,用户体验就变成了你有备用方案吗?我还记得上次修理工说:这个电机会因为焊点冷,特别怕低温。我佯装不在意,心想:这不就是手机芯片怕静电一样的道理?但你说说,这种细节会不会在未来成为潜在炸弹,是不是比标称续航还要重要一点?

其实我也猜测,这次新车的续航能做到1602公里,也许是用了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配合华为的增程系统,也许还调试了燃料补给算法。可我没细想过,未来如果涨到2块、甚至3块一升,增程器的成本会不会变得不可承受?这个问题,咱们的厂家怎么想的,谁也不清楚。

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版正式发布,搭载华为DriveONE系统实现续航1602公里,综合性能有望刷新行业新标准-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猜,未来车的续航会不会变成硬核不是重点,而是智能调度。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满电能跑300公里,用到一半四处散步,系统会自动用电池,快到充电站再换回增程。又或者,增程器会随着驾驶惯自动调整输出功率。这个技术可没玩完,至今还只是个开始。

技术再牛,能用得长久才是硬道理。我记得我曾经一朋友说:一辆车的寿命,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价值。你买了辆续航1600公里的车,实际用起来,百公里的成本怎么算?我随意一猜,至少也得在4块左右。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只是抛出来思考。

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版正式发布,搭载华为DriveONE系统实现续航1602公里,综合性能有望刷新行业新标准-有驾

反正,汽车行业还是挺有意思的。每次新技术出现,都像给我们这个司机圈投了个炸弹。你猜,下一次会出现什么续航神器?还是,要不要考虑挺长时间之后,电池也会像手机一样,变成押注耐用的那种?你懂得我在说啥。

(这块不是重点,就不展开了)

还能说什么呢?其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这个鲲鹏设计理念,究竟能撑几年。毕竟,行业里的进展太快了。下一次,可能新能源技术又会跳跃式地升级。就算我本人对未来预判不准,但可以保证,这种硬核+智慧的组合,会不会成为行业的新标准?我是真的不知道。

作为旁观者,只能说,这个1602公里到底是真难做到,还是只是在给我们画个大饼,反正都挺刺激的。在这场续航大赛里,你会怎么选?毕竟,没有什么比用得安心,惯长久更重要。

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版正式发布,搭载华为DriveONE系统实现续航1602公里,综合性能有望刷新行业新标准-有驾

就这样,问个问题:你觉得,以后续航这个标签,能变成基础配备吗,还是遗留问题?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