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上电视了,前两天在街头碰到老陈,说央视那会儿刚批评了电动车“解限速”,还挺严重地,很多人没在意。老陈家附近那几家电动车店,老板们都知道,明面上是按照交管部门规定上牌,背地里只要你开口,几十块钱给你整一遍,速度轻松提到四十,仪表上还特地弄个遮羞,显示的还是官方要求那点数,不看路况还真不容易察觉。群里大壮闲聊说,这解限速的活儿都变成了灰色服务,连小学路口那家修理铺都敢玩。
其实附近好几个小区,早起遛弯的老太太都在传,电动车开太快,事故多,现在大家可不敢像前些年似的随便骑着转一圈带娃。就去年,丽水路就有电动骑手拐弯撞倒了一个送快递的摩托,听说人还住了院。老赵修车那儿有家伙干脆就把限速开关焊死,嘴里嚷着“交警抓下来才叫真本事”,没两天又被人求着返工。这些年电动车闹出的事,不少,邻居就念叨过,电动车刹车不是个劲头,人没反应过来就冲出去了。
前阵跟销售扯闲篇,说到摩托车那一茬——“其实摩托比电动车靠谱多了,国家也该考虑解禁下。”他嘴里的摩托,可不是那种三轮老头乐,真正规规矩矩,有驾照那种。听技师师傅说,摩托的刹车跟电摩天差地别,带ABS的二手摩托跑起来稳当,如今街头大部分电动车还是半吊子盘式,遇雨就打滑。说句怪话吧,电动自行车车架子软,一场小事故就塌下去,摩托那钢管结构,真不是一种水准。
有些配置冷门——听过高端电摩专门装的限速回写系统吗?就是能伪造仪表信息,这事技术圈子里早流传开了。群友用手机APP换了几套参数,明明现实时速高得离谱,仪表却老老实实不超标,躲避监管可是一套一套的。其实,摩托车配置里头冷门的其实是胎压监测,有时候骑老摩托,胎压不稳,师傅一句话:“光想着跑,别忽视胎压喘气,出事了可别哭。”
说回来,限速25公里这个规定在咱们城市挺多余的,说实在,就算全员守规矩,也堵不住那些敢闯的。东边纽扣路上,去年有个骑电动的姑娘,抢信号灯,超速冲出来,前面轿车急刹,她人连车带头一百八十度摔倒,摔得不轻。其实事故频发这档事很多父母都有体会,小孩骑电动车根本没概念速度,家长还图方便,早上送娃,只当没事发生。
有的家长还问老刘,觉得是不是该放开摩托车进城了,刘师傅边修边嘀咕,“骑车得先有本,别以为电动都能代替摩托,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之前听说有个新品牌,整了款电摩,看着跟摩托似的,速度大气,甚至搭载皮质鞍座和USB接口,据说还可以选配胎温传感,结果被限速一弄,满街都在拆限速。
去年的一次电动车误传,区里说要查“解限速”,大家都觉得风声紧,结果过两天你走修理街头去问 ,什么都没查,做生意的该怎么还是怎么。甚至听说南边老唐用车仪表盘,自测了30多公里/小时,被邻居小孩子说仪表“掉码”,其实大家都清楚,限速规定成了笑话。
说到底,这年头为了出行方便,有人宁愿多花一点钱买大排摩托,图个过瘾、省事又保险。再加上专业驾驶培训这块,摩托车驾驶员得过科目系统训练,电动车却是说骑就骑,上路风险不得不让人琢磨。如果真有一天解禁摩托车,估计不少自认为“老司机”的都会被重新教育一遍。毕竟,老王前两年刚考了摩托驾照,跟亲戚们炫耀说这玩意跟骑电动没法比,“一脚下去,稳当多了!”
说一个养护细节,门口修理铺阿波师傅平常嘴里碎碎念:摩托换机油,电动换轮胎,别混着用。去年有人闹乌龙,把摩托机油灌进电摩后备箱,多少算在维修圈里传了个笑话。养护不当这种事见怪不怪了,谁又能说新兴电动就更安全?
我对这事也没个主意,眼看着电动车越骑越野,摩托车还在杭城郊区晃晃悠悠,路边人唠叨的多是真心话。前几天隔壁老宋准备二手卖掉他那台电摩,临走还说,“解限速的日子总得有个头。”估计这话以后也就是群里一乐,啥时候能真管起来,没人敢打包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