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省电费却费轮胎,车主抱怨不划算,轮胎成吞金兽

最近,很多开上了新能源车的朋友们心里可能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那就是:我这车到底是省钱了,还是换了个方式花钱?

当初买车的时候,销售说得天花乱坠,告别了加油站,每个月能省下一大笔油费,想想都觉得美滋滋。

可开了一两年,真到了该换轮胎的时候,一看那个报价单,心一下就凉了半截。

不少车主都在网上吐槽,说省下来的那点电费,到头来全填了换轮胎的坑,感觉自己像是被车企和轮胎厂联手“收割”了一波,直呼这笔账算下来太不划算了。

新能源车省电费却费轮胎,车主抱怨不划算,轮胎成吞金兽-有驾

这事儿听起来挺扎心的,那么新能源车的轮胎,怎么就成了这么一个悄无声息的“吞金兽”呢?

今天咱们就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用大白话把这里面的道道给您掰扯清楚。

咱们先得承认一个事实,新能源车的轮胎,它确实就是要比咱们以前开的那些燃油车的轮胎贵,而且还不是贵一点半点,普遍贵个百分之三十到五十都是常有的事。

这可不是什么错觉,也不是哪个店家想坑你,而是由新能源车天生的一些特点决定的。

首先,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新能源车实在是太重了。

您可能觉得,不都是四个轮子的铁壳子嘛,能重到哪里去?

这差别可大了去了。

现在的新能源车,为了保证续航里程,车底下都铺着一块巨大而且沉重的电池包。

这块电池,本质上就是一堆金属和化学材料的集合体,动不动就好几百公斤,相当于车上随时都坐着三四个壮汉。

咱们拿数据说话,就比如现在市面上很火的一款国产新能源车,它的空车重量就能达到两吨半以上。

而跟它差不多大小的一辆传统豪华品牌燃油SUV,重量可能也就两吨出头。

这凭空多出来的将近半吨的重量,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都实实在在地压在那四条轮胎上。

咱们用最简单的生活常识想一想,一个体重一百斤的人和一个体重两百斤的人,穿同一双鞋走路,肯定是那个体重更重的人鞋底磨得更快,对吧?

新能源车省电费却费轮胎,车主抱怨不划算,轮胎成吞金兽-有驾

车也是一个道理。

轮胎的橡胶在这种长期的高负荷下,磨损的速度自然会大大加快,寿命也就变短了。

为了能扛住这么大的重量,轮胎厂就必须使用更结实的材料,更坚固的结构来制造轮胎,这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其次,就是新能源车那与众不同的“暴脾气”。

开过新能源车的朋友肯定都有体会,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只要灯一变绿,你电门稍微踩深一点,车子“嗖”地一下就窜出去了,那种强烈的推背感,是很多同价位的燃油车给不了的。

这种体验确实很爽,但您的轮胎可就在背后默默承受了一切。

燃油车呢,它的动力输出有一个过程,你踩下油门,发动机转速要先提上来,再通过变速箱把力气传到轮子上,这个过程相对是比较平缓的。

但电动机不一样,它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在通电的一瞬间就爆发出全部的力量。

这就好比打人,燃油车是先摆个架势,吆喝一声再出拳,而电车是二话不说,直接一记重拳就抡上来了。

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的驱动力会瞬间作用在轮胎的胎面上,让轮胎和地面发生剧烈的摩擦。

普通的轮胎橡胶根本就经不起这么“撕扯”,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磨得不成样子。

所以,为了应对这种工况,给新能源车配套的专用轮胎,必须采用更耐磨、抗撕裂能力更强的特殊橡胶配方。

这就好比给士兵穿上了特种防弹衣,防护能力是强了,但这材料和工艺的成本,最后还是要消费者来承担。

再有一个原因,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那就是为了追求极致的安静。

新能源车省电费却费轮胎,车主抱怨不划算,轮胎成吞金兽-有驾

您坐进一辆新能源车里,关上车门,会发现世界一下子就清净了,没有了传统汽车发动机那种“嗡嗡”的轰鸣声和恼人的抖动。

这种静谧的乘坐环境,是新能源车的一大优点,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以前被发动机噪音掩盖住的其他声音,现在都变得特别明显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轮胎在路面上滚动时发出的“胎噪”。

在燃油车里,你可能不太会注意到这个声音,但在安静的电车里,任何一点持续的噪音都会让人觉得心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轮胎厂商们也是想尽了办法。

现在很多高端的新能源专用轮胎,都会在轮胎的内壁上贴上一圈特制的吸音棉,看起来就像一层海绵。

这层东西的作用,就是吸收轮胎滚动时内部空气共振产生的噪音,让车里变得更安静。

您想啊,在轮胎的生产过程中,多加这么一道工序,多用这么一种特殊材料,它的成本是不是又要往上涨一截?

所以说,您为了享受那份安逸和宁静,其实也默默地为轮胎付了更多的钱。

除了这几个根本原因,现在汽车设计界还有一个流行趋势,也在无形中推高了大家的换胎成本,那就是轮毂越做越大。

您去车展或者4S店看看,现在的新能源车,轮毂尺寸一个比一个夸张,18寸的只能算是入门级别,20寸、21寸的都成了标配,甚至有些车型还能选装到22寸。

大轮毂配上薄薄的轮胎,从侧面看过去确实非常漂亮,显得车子特别有运动感、特别精神。

但是,这份“颜值”的代价,就是换胎时真金白银的“肉疼”。

轮胎的尺寸越大,用的橡胶材料就越多,制造工艺也更复杂,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新能源车省电费却费轮胎,车主抱怨不划算,轮胎成吞金兽-有驾

一条21寸的轮胎,价格可能是一条18寸轮胎的两倍还多。

而且,轮胎越薄,它缓冲颠簸的能力就越差,过个坑坑洼洼的路面,一不小心就可能把轮胎弄鼓包甚至直接报废,维修更换的频率也更高。

更扎心的是,又大又重的轮毂还会增加车轮的滚动阻力,直接影响您爱车的续航里程,可能充满一次电,就因为这对“大脚”,要少跑几十公里。

那么,面对这又贵又不耐用的轮胎,咱们普通车主是不是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呢?

其实也不全是。

首先,咱们在买车的时候就得想清楚,别为了追求一时的好看,盲目去选装那些超大尺寸的轮毂。

选择一个相对常规的尺寸,比如18寸或者19寸,不仅日常开起来更舒服,也能在未来几年省下一大笔换胎的费用。

更重要的一点是,咱们要对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有信心。

过去一提到好轮胎,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这些外国大牌。

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中国的轮胎企业,比如像赛轮、玲珑、朝阳等等,这些年发展得非常快,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它们也专门针对新能源车重量大、加速猛、要求静音的特点,研发出了很多性能非常出色的专用轮胎。

这些国产轮胎,在耐磨性、静音效果和安全性上,一点也不输给那些国际大牌,但价格却要亲民得多,有时候甚至只有进口品牌的一半。

选择咱们自己的国货,不仅是实实在在地为自己省钱,也是对我们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种支持,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最后,就是一些日常的用车好习惯了。

要勤快点检查胎压,因为新能源车重,胎压稍微不足,轮胎两侧的磨损就会急剧增加,特别费胎。

很多品牌都会建议把胎压打得高一些,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就是定期给车辆做个四轮定位,让轮胎的磨损更均匀,也能有效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