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在讨论买车的时候,是不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
那就是咱们自己国家的汽车品牌,现在做得是越来越好了。
尤其是在新能源这个赛道上,无论是技术、配置还是设计,都让人眼前一亮,而且价格还特别实在。
这么一来,过去那些在咱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合资品牌,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销量也实实在在地受到了影响。
这就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面对咱们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这些曾经的“老大哥”们,到底在想什么办法来保住自己的位置呢?
他们是会选择躺平,还是会拿出压箱底的真本事来打一场反击战?
正好,最近汽车圈里传来了两个重磅消息,让我们能看清楚这些老牌车企的动向。
第一个是丰田,他们家那款家喻户晓的SUV——RAV4荣放,全新一代车型已经在中国工信部完成了申报,这意味着离我们正式见到它不远了。
另一个则是来自德国的豪华品牌宝马,他们也正式对外展示了代表着品牌未来的纯电动SUV——新世代iX3。
一个是燃油车时代的全球销量王,一个是豪华车市场的风向标,这两家公司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时期拿出来的新产品,到底有几斤几两?
能不能帮他们稳住阵脚?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两台车,看看它们背后都藏着哪些门道。
先来说说大家更熟悉的丰田RAV4荣放。
这台车在国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是很多人家庭购车的首选之一。
即便是在今天这个新能源车大行其道的市场环境下,现款的RAV4荣放每个月还能卖出一万八千多台,这个成绩相当惊人。
这背后靠的,是丰田多年来积累下的皮实耐用、省油省心的好口碑。
但是,光靠老本是不可能一直吃下去的,所以这次换代,丰田也确实动了些脑筋。
从工信部公布的实车照片来看,新一代国产RAV4荣放的外观变化非常明显。
它没有沿用普通版的设计,而是直接采用了海外那个被称为“Woodland”的版本,这个版本的设计风格更偏向于硬派和越野。
最显眼的就是前脸,换上了一个尺寸巨大、造型方正的进气格栅,中间还有粗壮的横条,看起来特别有力量感,有那么一点丰田自家硬派越野车普拉多的味道。
再加上那个C字形的前大灯组,整个车头给人的感觉就是“硬汉”了不少。
这个改变其实很聪明,因为现在很多年轻家庭都喜欢周末去郊外露营或者自驾游,这种带点野性的“轻越野”风格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喜好。
不过有个小细节,海外版的车顶行李架在国产申报图里似乎不见了,这让它的硬派气息稍微打了点折扣。
再看车身尺寸,新车的长宽高分别是4620毫米、1855毫米、1680毫米,轴距是2690毫米。
跟现在卖的车型对比一下,你会发现除了车身长度增加了微不足道的20毫米,其他数据基本没变。
这20毫米的长度,大概也就一个指甲盖那么宽。
所以可以预见,新一代车型的内部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空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惊喜,基本上和现款保持一致。
这一点上,丰田还是比较保守的,不像咱们很多国产品牌,恨不得把车内打造成一个移动的“大客厅”。
这次换代,真正的核心变化其实在动力系统上。
丰田为中国市场准备了三套方案:一个是2.0升的纯燃油发动机,一个是新增的2.0升油电混动系统,还有一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2.5升油电混动系统。
这里面信息量很大。
首先,在北美市场,新一代RAV4已经决定不再提供纯燃油版,全系都带“电”,全面拥抱混动时代。
但到了中国,丰田还是保留了2.0L纯燃油这个选项。
为什么这么做?
答案很简单,就是为了控制成本,拉低入门车型的售价。
毕竟,这台纯燃油发动机技术成熟,成本低,可以定一个相对有吸引力的起步价,用来吸引那些预算有限、但又信赖丰田品牌的消费者,是保证销量的关键。
而这次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全新增加的这套2.0升油电混动系统。
这可以说是丰田憋了很久的一个“大招”。
过去,你想买RAV4的混动版,只能选择价格更高的2.5升版本。
现在有了2.0升混动,就意味着消费者可以用更少的钱,体验到丰田那套享誉全球、以平顺和省油著称的THS混动技术。
丰田的这个举动,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直接对标咱们国产的比亚迪DM-i、吉利雷神混动这些强劲的对手。
丰田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再不把自己的核心技术下放到更主流的价位区间,市场份额就要被对手们一点点蚕食干净了。
聊到这,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丰田面前。
现款RAV4荣放之所以能维持高销量,除了品牌口碑,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经销商终端给出的大幅优惠,很多地方优惠三四万都很常见。
那么,换了新外观、增加了新动力的新一代车型,到底该怎么定价呢?
如果定高了,消费者可能会觉得不划算,转头就去买配置更高、空间更大、还能上绿牌的国产新能源SUV了。
但如果定得太低,又会影响品牌形象和利润。
这道定价题,对一汽丰田来说,可能比造车本身还要考验智慧。
说完了丰田的稳中求变,我们再来看看宝马的石破天惊。
如果说丰田这次换代像是一次精心的“改良升级”,那宝马发布的这台新世代iX3,简直就是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
最近车迷圈子里讨论最激烈的话题,就是这台车的前脸设计。
宝马标志性的“双肾”格栅还在,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细长,而且不再是实体格栅,而是用灯带勾勒出的轮廓,在夜晚可以发光。
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喜欢的人觉得它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是属于下一个时代的设计语言;不喜欢的人则觉得非常怪异,甚至有点难以接受。
但不管你怎么看,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台车开在路上的辨识度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这台新世代iX3,可以看作是宝马在电动化浪潮的巨大压力下,特别是被咱们中国新势力品牌“上了一课”之后,拿出的最强回应。
过去总有人说,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传统豪华品牌,到了电动车时代就变成了“杂牌”,在智能化方面跟不上趟。
宝马这次似乎就是要用这台车告诉所有人:先别急着下结论。
首先,这台车的根基就完全不同了。
它诞生于宝马专门为纯电动车从零开始研发的“Neue Klasse”(新世代)平台架构。
这和现在很多在售的电动车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而来的“油改电”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个专门的纯电平台,意味着工程师可以在设计之初就围绕电池、电机进行最优化的布局,从而获得更好的空间利用率、更高的能源效率和更出色的操控性能。
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就是,这台纯电SUV居然还拥有一个58升的前备箱,虽然不大,但这是“油改电”车型很难做到的。
其次,宝马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也体现在了尺寸上。
海外发布的版本车长接近4.8米,轴距接近2.9米,这个数据放在国内的豪华SUV市场并不突出。
所以几乎可以肯定,未来由华晨宝马国产的版本,一定会进行加长处理,车长很可能会超过4.9米,轴距也可能接近3米,这样就能为后排乘客提供一个非常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充分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大空间”的偏爱。
当然,这台车最让人震撼的,还是车内的科技感。
它的内饰设计走的是极简风格,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对未来的思考。
最引人注目的,是宝马称为“全景视域桥”的一项新技术。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横贯整个前挡风玻璃下沿的超长显示条,所有的驾驶信息,比如车速、导航、续航等,都会投射在这个区域。
这样做的好处是,驾驶员的视线几乎不用离开路面,就能获取所有关键信息,比现在的抬头显示(HUD)视野更广,也更安全。
再加上中控台那个造型独特的平行四边形大屏幕,整个座舱的数字化体验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性能和续航这些硬指标上,宝马这次也给出了非常惊人的数据。
官方透露,未来国产版车型的CLTC工况续航里程将超过9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如果满电从北京出发,理论上可以一口气开到上海,中途甚至不需要停下来充电。
能实现如此长的续航,得益于它采用了先进的800V高压平台技术。
这项技术带来的另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充电速度极快,官方宣称充电10分钟,就能补充大约400公里的续航。
这个速度,已经非常接近传统燃油车去加油站加油的体验了,大大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信号,那就是在智能驾驶方面,宝马选择了与中国本土的科技公司Momenta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适合中国路况的辅助驾驶系统。
这个决定意义深远。
它表明,即便是像宝马这样拥有顶尖研发实力的德国汽车巨头,也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在应对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和中国用户的驾驶习惯上,中国的科技公司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接地气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采购,更是对我们中国科技实力的一种高度认可,也反映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综合来看,丰田和宝马这两台即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车,代表了传统汽车巨头在面对时代变革时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
丰田RAV4荣放选择了一条更稳妥的道路,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外观年轻化和下放核心混动技术,来精准地应对市场竞争。
而宝马iX3则是一次彻底的、面向未来的技术革新,它试图通过颠覆性的设计、全新的纯电平台和领先的智能化技术,来重新定义豪华电动SUV的标准。
这两场反击战最终效果如何,市场会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汽车市场只会越来越精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