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越野最近整了个新活儿,叫BJ30旅行家,10万出头,7个座,最炸裂的是那个混动版,685牛·米。
讲真,我看到这个数据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叹,是想笑。
这不是在造车,这是在搞一种行为艺术,主题叫做《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看,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而是黑暗森林里开银趴,谁体面谁就先死。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把配置、价格、还有自己的尊严,一股脑全扔进绞肉机里,看谁先扛不住。就在这个时候,北汽哐当一下,把一台685牛·米的大家伙,一台能装下三代人的七座装甲馒头,用10万块钱的价格标签,直接砸在了所有人的脸上。
这简直是不讲道理!
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也得傻。这感觉就像你在打牌,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出着对三对四,结果北汽直接掀了桌子,掏出一把加特林对着天花板扫射,然后大喊一声“谁也别想走!”。
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是把餐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BJ30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顺便把厨子也绑走了。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个685牛·米,这玩意儿才是精髓。对于一个开10万级家用SUV的中年人来说,这685牛·米有什么用?难道你真的要开着它去跟红绿灯起步的保时捷对线吗?你不会。你甚至连地板油都舍不得踩,因为那玩意儿费油。
那它的意义在哪?
它的意义在于,精神胜利。它是一种面向岳父和老丈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家庭聚会,亲戚问你换了什么车。你云淡风轻地说,哦,就一国产车,北汽的,不贵,十来万。亲戚脸上露出“哦,就这”的表情。然后你补上一句,动力还行,也就685牛·米吧,差不多是某些V8的水平。
瞬间,整个饭局的空气都凝固了。你那不争气的形象,在你岳父眼里,突然就套上了一层金钟罩铁布衫。你不再是那个只会傻笑的姑爷,你是一个懂行的、低调的、顾家的、同时又拥有雷霆之力的神秘男人。
你看,这就是品牌玄学在底层的应用。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标,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的PPT,而这台BJ30,最值钱的就是这个数字。它给了你一个机会,一个用10万块钱撬动几十万面子的机会。这种魔幻主义,才是真正的核心科技。
然后我们再看那个7座。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7座SUV一直有一种偏见。大部分紧凑级SUV的第三排,根本不是给人坐的,那是给家里的狗和仇人准备的。但为什么还有人买?因为刚需。
这种刚需不是每天都有,可能一年就用那么一两次,全家老小一起出门。但就是为了这一两次,你必须得有。这就像修仙小说里的保命法宝,你可以一辈子不用,但你不能没有。没有,你在家庭这个道场里就立不住。BJ30就是看透了这点,它给你的不是一个座位,是一个家庭地位的“任意门”。
说真的,我最近看我那个老款iPad都觉得眼花,屏幕大了真的不一定就好。但车企不这么想。BJ30车里那两块大屏幕,10.25加15.6英寸,往那一摆,感觉就像在车里开了个网吧。有用吗?对大部分人来说,导航听歌就够了。但它必须得有,还得大。为啥?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刚接触智能汽车的消费者,他们评判科技感的唯一标准,就是屏幕够不够大,够不够多。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肌肉秀。北汽悟了,不跟你扯什么狗屁用户体验和软件生态,直接把硬件拉满,加大加大再加大。逻辑简单到令人发指:我不管你会不会用,但我不能没有。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装甲馒头”的比喻,虽然有点蠢,但你别说,还挺形象的。
当然,这车最大的挑战不在产品力,而在品牌力。一提到北京越野,大家想到的还是方方正正的硬派越野车,在泥地里打滚的那种。现在它突然跑出来说,我要顾家了,我要当暖男了。这个转变,就像一个天天在外面玩的摇滚巨星,突然回家跟你说他要开始研究怎么给孩子织毛衣了。你能信吗?你不敢信。
所以,会买这车的人,大概率不是冲着“北京越野”这四个字来的。他们就是被这个极其不讲理的配置和价格组合拳给打蒙了。他们不在乎你过去是谁,他们只在乎你现在能给我什么。
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剔除了所有品牌溢价和情感因素的交易。
而这种交易,正在成为今天车市的主流。大家都不装了,摊牌了,什么品牌故事,什么用户情怀,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都显得花里胡哨。最好的手段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只能来我这领压缩饼干。BJ30就是这块压缩饼干,虽然干巴,但它顶饿,还给你加了超级多的牛肉。
所以它会大卖吗?谁知道呢。车这东西,最后卖得好的,往往不是最讲理的那个,而是最会讲故事的那个。或者,最会发疯的那个。
而BJ30,这次显然是有点颠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