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李斌开炮!大电池续航是假象,安全才是真难题

7月盛夏,合肥热浪滚滚,但比这天气更热的,恐怕是新能源汽车圈关于电池容量的讨论。蔚来CEO李斌在新桥二工厂的这番话,就像一颗石子丢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大电池续航有收益,但车越重安全挑战越大”,这话乍一听没毛病,就像手机,谁不想待机时间长?但揣个板砖一样的手机出门,恐怕也没几个人乐意。

李斌用手机做了类比,可谓一针见血。现在很多车企为了提升续航,拼命堆电池容量,恨不得把车变成移动的充电宝。续航是上去了,但车的重量也跟着水涨船高。试想一下,一辆两三吨重的“铁疙瘩”在路上跑,一旦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更别提对路面的损耗了,那些年久失修的路,哪经得起这么折腾?难怪有些国家按车重收税,这背后可是沉甸甸的安全和社会成本。

蔚来李斌开炮!大电池续航是假象,安全才是真难题-有驾

李斌也提到,不能只盯着眼前的成本,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更重要。电池越大,后续的维护、更换成本也越高。更关键的是,他认为“明明有更好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这话说得意味深长,难道蔚来已经有了新的技术储备?是固态电池?还是更高效的能量管理系统?亦或是继续深耕换电技术?咱们拭目以待!

其实,对大电池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去年蔚来测试150kWh电池包,跑个一千公里轻轻松松。但李斌自己也承认,这玩意儿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Stellantis的技术主管Ned Curic去年也说过类似的话,电动车电池太重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你看,英雄所见略同!

说到底,续航和安全、成本、可持续发展,就像跷跷板的两端,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一味追求长续航,就像吹气球,总有撑爆的一天。与其盲目追求大电池,不如另辟蹊径,想想怎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怎么减轻车身重量,怎么优化能量管理系统。

最近几年,固态电池的概念炒得火热,据说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重量也更轻。如果固态电池技术成熟了,那电动车的续航焦虑说不定就能迎刃而解。除了电池本身,轻量化车身也是个重要的方向。用更轻的材料,比如碳纤维,就能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

当然,也有人说,与其在技术上死磕,不如换个思路,想想怎么补能。换电模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几分钟换一块满电的电池,比等几个小时充电方便多了。蔚来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的换电站也越来越多。

未来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究竟是靠大电池,还是靠其他技术路线,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不能只盯着电池容量这一个指标,要把安全、成本、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都考虑进去,才能找到一条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然,即使续航跑得再远,也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那么,你认为未来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最终会走向何方?是更大容量的电池,还是更高效的补能方式,亦或是其他更具颠覆性的技术?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