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高速时,为什么不能用内循环?老司机:连这都不懂,肯定要吃亏
各位老铁们,今天咱们不聊车模,不侃段子,来聊点实实在在、关乎你我安全的干货——跑高速时,空调到底该怎么开?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曾经觉得“内循环”就是个省油、制冷快的“神器”?大热天一上车,二话不说,关窗、开空调、按内循环,一套操作行云流水,感觉自己就是最靓的仔。可你有没有想过,这看似聪明的操作,其实可能正在悄悄“偷走”你的清醒,甚至埋下安全隐患?别不信,今天我就用我的血泪教训告诉你,为什么跑高速时,不能一直用内循环,这事儿真不是小题大做,连这都不懂,开车上路真要吃亏!
先说说内循环是啥?简单点讲,就是把车里的空气“圈”起来自己玩,不让外面的空气进来。夏天开内循环,冷气不外泄,降温确实快;冬天开内循环,暖气不散,也挺舒服。听起来是不是很完美?但问题就出在这“完美”上。你想啊,咱们人活着就得呼吸,吸进去的是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你把车门车窗一关,再按个内循环,这不就成了一个“密闭”的小空间?车里坐三四个人,一小时得呼出多少二氧化碳?我查了下资料,一个人一小时差不多得呼出40升二氧化碳!你想想,几个小时下来,车里的空气得多“闷”?这哪是开空调,简直是在制造一个“二氧化碳培养皿”! 我自己就吃过这亏,前阵子跑长途,图凉快一直开内循环,没多久就开始头昏脑涨,眼皮打架,方向盘都快握不稳了,吓得我赶紧切换外循环,新鲜空气一进来,瞬间清醒,后背全是冷汗。你说,要是当时真睡着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那外循环又是啥?顾名思义,就是把外面的新鲜空气“请”进来,把车里的“废气”排出去,保持空气流通。跑高速时,外循环才是王道,内循环只能是“救急”的配角。高速上,车速快,车外空气流动快,空气质量相对较好,这时候开外循环,不仅能补充氧气,防止犯困,还能有效减少车窗起雾的风险。尤其是雨天或者车上人多的时候,车内湿度大,很容易起雾,影响视线。这时候你开内循环?那可真是“火上浇油”,湿气排不出去,雾气更重。正确的操作是啥?外循环+开空调AC+吹前挡风玻璃,这个组合拳一出,湿气秒没,视野清晰,比你拿抹布擦十遍都管用!
当然了,我也没说内循环一无是处。它在特定场景下,可是“救命稻草”。比如,前面是大货车,黑烟滚滚,你开外循环,那不就是把尾气当“香水”吸?这时候,果断切内循环,隔绝污染,保护呼吸道。再比如,路过工地、垃圾场,或者进入隧道,外面空气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这时候内循环就是你的“空气净化器”。还有夏天刚上车,车内温度能煎鸡蛋,这时候开内循环,配合最大风量,能快速把热气“憋”出去,让温度迅速降下来,等凉快了再切回外循环。所以,关键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怎么用,啥时候用。
说到这里,可能有老铁要问了:“那到底多久切换一次?”我跟你说,没有死规定,但有个“黄金法则”——内外循环交替使用。比如,我一般开个30到60分钟,就手动切换一下,让空气流通几分钟。有些车有自动循环功能,能根据空气质量自动切换,听着挺高科技,但我觉得还是自己闻着、感觉着最靠谱。你要是觉得车里闷了,或者开始犯困,那还等啥?赶紧开外循环啊!另外,定期更换空调滤芯这事也别忘了。滤芯脏了,就跟人戴了个脏口罩一样,再好的外循环也白搭,还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健康。
最后,我再唠叨两句。开车上路,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咱们总想着省油、省电,可千万别为了省那一点点油钱,把安全给“省”没了。那些说“内循环省油”的,你算过因为犯困导致事故的代价吗? 那可比多烧的那点油贵多了!服务区休息的时候,也别光顾着吃喝拉撒,下车透透气,开开车窗,让车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对车对人都好。
所以,老铁们,下次跑高速,你还敢“内循环一路到底”吗?记住,外循环为主,内循环为辅,适时切换,保持清醒。这不仅是开车技巧,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负责。毕竟,咱们开车不是为了比谁更省油,而是为了平安到达目的地。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