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卷疯了,德国销量飙升2100%,万亿市场钱景引爆

最近,汽车圈里有一件事让很多人,尤其是关注汽车行业的人,感到非常惊讶。

那就是中国的汽车品牌比亚迪,在德国这个传统汽车强国的市场上,销量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

具体来说,就在今年9月份,比亚迪在德国市场的新车销量达到了3255辆,这个数字跟去年同一个月相比,增长了整整2225%。

比亚迪卷疯了,德国销量飙升2100%,万亿市场钱景引爆-有驾

这个超过两千的百分比,听起来就像是数据统计出了错,但它却是真实发生的。

这不仅仅是一个月的偶然现象,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整个第三季度,比亚迪在德国的总销量是5495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也增长了835%。

这种现象自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大家都在问,比亚迪到底做了什么,能在一个以奔驰、宝马、大众为傲的国家,取得这样惊人的成绩?

这背后又反映了什么样的市场变化和商业逻辑?

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看看比亚迪在整个欧洲的布局和表现。

它在德国的爆发式增长,其实是其在整个欧洲市场扩张的一个缩影。

在今年前九个月里,比亚迪在整个欧盟地区总共销售了11818辆汽车,这个数字是去年同期的五到六倍。

这说明比亚迪的策略在欧洲是普遍有效的。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行动非常果断和专注。

早在2022年3月,公司就宣布完全停止生产纯燃油汽车,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新能源领域。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非常大胆,但现在回看,正是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为它在新能源赛道上全力冲刺奠定了基础。

比亚迪卷疯了,德国销量飙升2100%,万亿市场钱景引爆-有驾

仅仅几个月后,也就是2022年10月,比亚迪才算正式进入德国市场。

从一个市场的新来者,到如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它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个速度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些在欧洲热销的汽车,都是从国内的工厂里生产出来,然后通过远洋货轮一艘艘运过去的。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比亚迪的模式就和传统的出口贸易没有太大区别了。

但实际上,比亚迪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它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本地化生产。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全球化战略。

比如,在南美洲的巴西,比亚迪的新工厂已经在2025年7月1日正式投产,第一辆在巴西本地生产的比亚迪“海豚”也顺利下线。

在亚洲,巴基斯坦的新工厂正在建设当中,计划在2026年投入使用;而在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工厂的进度更快,2024年6月就已经开始生产了。

这些海外工厂在初期大多采用一种叫做“KD组装”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汽车的零部件从中国运到当地,再由当地的工人进行组装。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启动生产,并且能有效规避一些国家对整车进口设置的高额关税。

但比亚迪的规划不止于此,他们的长远目标是逐步提高零部件的本地采购率,最终实现从组装到制造的完全本地化,让这些工厂真正融入当地的工业体系。

比亚迪卷疯了,德国销量飙升2100%,万亿市场钱景引爆-有驾

当然,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比亚迪的成功也反衬出了一些同行的挑战。

在同一个德国市场,其他一些中国品牌的表现就显得有些挣扎。

例如,蔚来汽车在9月份只卖出了20辆,销量甚至出现了同比下滑;长城汽车及其旗下的欧拉品牌加起来也只有69辆的销量,同比下降了超过七成。

当然,也有表现不错的,比如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

小鹏9月份在德国的销量同比增长了630%,达到了241辆;零跑的销量更是达到了910辆。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这两家企业背后都有欧洲汽车巨头的支持,大众汽车集团入股了小鹏,而Stellantis集团则与零跑成立了合资企业,它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合作伙伴的力量和渠道。

相比之下,比亚迪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品牌、技术和产品力,单枪匹马地在市场上打开了局面,这更凸显了其战略的独到之处。

那么,比亚迪为什么如此迫切地要走向海外,甚至不惜投入巨资在全球建厂,还自己组建船队呢?

答案其实很现实:因为广阔的海外市场,正在成为支撑其持续增长的关键。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各大品牌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价格战打得异常激烈,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也让人眼花缭乱。

在这样高度内卷的环境下,即使是作为行业龙头的比亚迪,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比亚迪卷疯了,德国销量飙升2100%,万亿市场钱景引爆-有驾

数据显示,今年9月,比亚迪全球乘用车的销量同比下降了5.9%,公司也因此主动将全年的销量目标从550万辆下调到了460万辆。

然而,在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的同时,海外市场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

9月份,比亚迪在海外的销量达到了71256辆,同比增长了115.8%;从1月到9月,累计海外销量更是达到了697072辆,同比增幅高达123%。

按照这个势头,完成今年设定的100万辆海外销售目标已经近在咫尺。

为了保障如此庞大的出口业务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比亚迪还做了一件在汽车行业里都非常罕见的事情——自己投资组建了一支由8艘大型汽车滚装船组成的远洋船队,年运输能力可以达到100万辆。

就在不久前,这支船队中的“比亚迪济南号”也已经正式启航。

这种深入到产业链最末端,把物流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做法,充分展现了其全球化战略的决心和魄力。

放眼未来,比亚迪在欧洲的棋局还在继续落子。

它在匈牙利塞格德市投资建设的整车厂,被视为其在欧洲的第一个生产基地。

这个工厂一旦建成投产,将彻底改变比亚迪在欧洲的供应模式。

届时,欧洲消费者购买的比亚迪汽车将不再需要从遥远的中国长途跋涉而来,而是直接从欧洲心脏地带的工厂里生产出来,这将大大缩短交付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欧洲制造”的标签也能帮助其更好地融入本地市场。

虽然目前该工厂的量产计划推迟到了2026年,但其战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德国市场的成功,为比亚迪打开了一扇通往欧洲主流市场的大门,而全球化的生产布局,则是它在这条路上行稳致远的坚实基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