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高速才懂,插混和增程的真实差距有多大?老司机实测油耗,结果让人跌破眼镜

我这朋友老李,上个月开着新买的增程SUV回老家,一趟高速跑下来,直接心态崩了。 他原本想着这车平时在市区开,充电方便,一公里才几分钱,美滋滋。 结果那天高速上堵了会儿车,电量蹭蹭往下掉,最后亏电状态跑120码,仪表盘显示油耗9.2升!

跑高速才懂,插混和增程的真实差距有多大?老司机实测油耗,结果让人跌破眼镜-有驾

老李当时就懵了,旁边车道一台同级别的插电混动,人家车主说亏电跑也就5个多油。 老李回来就跟我吐槽:“都说新能源省油,我这咋比我家那台老燃油车还费钱? 感觉上当了!

真不是增程车不好,而是它干活的方式和插电混动压根不是一回事。 增程车,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台“自带发电机的纯电动车”。 它那个发动机啊,就是个纯粹的“充电宝”,不直接管开车的事,只负责烧油发电。 发出来的电再给到电机,电机再去驱动车轮跑起来。

这么一来,在市区里慢悠悠开,发动机可以稳定在它觉得最舒服的转速区间发电,效率高,安静又省油。 可一旦上了高速,麻烦就来了。 车速快,风阻巨大,需要的动力是嗖嗖往上涨。 这时候增程器(就是那个发动机+发电机)就得玩命干活发电,才能喂饱电机。

油先转化成机械能,再转化成电能,最后电能再变成轮子转动的动力,中间倒了好几道手,每倒一次手都得损失点能量,这效率自然就高不了。 好比本来可以直接用桶倒水,现在非得先用水泵抽上来,再通过管子流过去,折腾不说,还洒一路。 专家也说了,小发动机在高速大负荷下必然耗油多,这个问题可以缓解,但难根治。

跑高速才懂,插混和增程的真实差距有多大?老司机实测油耗,结果让人跌破眼镜-有驾

插电混动就不一样了,它更像一个“全能选手”。 它比增程车多了关键的两样本事:一个是发动机可以直接连着车轮驱动(直驱),另一个是发动机和电机可以同时使劲(并联)。

所以你看实测数据,插电混动在高速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很多能做到5升出头,有的甚至更低。 而增程车在同样情况下,油耗跑到8、9升很常见,要是车大点重点,上10升也不稀奇。 这每百公里就差出去三四升油,跑得多了,省下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不光费油,跑高速时劲头也不一样。 增程车在电量不太足的时候,你要是想超个车,深踩油门,能听到发动机在那儿“嗷嗷”地叫,声音挺大,但车子加速的感觉却有点“肉”,光吼不走的感觉。 这是因为动力请求大了,发动机得拼命发电,电机再输出,反应没那么直接。

插电混动这时候就从容多了。 需要急加速或者超车时,它的系统可以立刻让发动机和电机一起出力,两股劲拧成一股绳,动力说来就来,超车更有信心,尤其是在高速上,安全系数也高些。

那是不是说插电混动就全面碾压增程了呢? 绝对不是。 这俩兄弟压根就不是为同一个主战场设计的。 选哪个,完全看你平时车轮子主要往哪儿滚。

你要是像大多数人一样,生活圈子主要就在市区,每天上下班通勤几十公里,家里或者单位充电方便,一年也跑不了几趟真正意义上的长途。 那增程车对你来说可能更划算。 首先,同价位的情况下,增程车因为结构相对简单,研发成本低点,往往购车价格会稍微便宜些,或者能给到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

你想想,每天通勤150公里,如果增程车纯电续航有200公里,你全程都能用电,成本极低。 要是插混车纯电续航只有100公里,那后半段50公里就得启动发动机,哪怕是用油发电,成本也比用电高啊。 而且在市区走走停停,增程车开起来和纯电车一模一样,平顺、安静,保养项目也相对少点,省心。

跑高速才懂,插混和增程的真实差距有多大?老司机实测油耗,结果让人跌破眼镜-有驾

但如果你是个“高速达人”,工作性质就是经常跨市、跨省跑业务,或者就喜欢周末拉着全家老少进行几百公里的长途自驾游。 那闭着眼睛选插电混动,绝对错不了。 它在高速上的油耗优势太明显了,长期下来,省下的油钱可能都能再买部好手机。

而且没有里程焦虑,加油就走,动力还足,适合经常跑长途的人。 有插混车主分享跨省自驾游经历,全程不用找充电桩,加油就能跑,油耗还比燃油车低一半。

所以啊,买车前真不能光看广告宣传得多好,或者听别人人云亦云。 你得老老实实坐下来,翻翻自己的导航记录,看看过去一年你是堵在城市的早晚高峰里多,还是飞驰在畅通的高速上多。 这笔账,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