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车,感觉每天都有新品牌、新技术冒出来,竞争特别激烈。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普遍会觉得,像上汽集团这样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老牌企业,可能有点跟不上节奏,转身会比较慢。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2025年上半年,上汽集团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成绩单,半年时间里整车批售量达到了205.3万辆,同比增长了12.4%,而且每个月的销量都在增长,实现了“六连涨”。
实际卖到消费者手里的车更是高达220.7万辆,在整个行业里依然是领头羊。
这就让很多人感到好奇,在合资品牌风光不再、新势力步步紧逼的今天,上汽这头“大象”究竟是怎么做到逆势上扬,甚至跳起了“街舞”的?
这背后其实是一套组合拳,打法清晰,环环相扣。
首先,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上汽把发展的重心,真正放在了自家的孩子——也就是自主品牌身上。
过去我们很多人买车,可能下意识里还是觉得合资品牌更可靠,技术更成熟。
但现在,这个观念正在被悄悄地改变。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卖出去的车里,有高达63.5%的比例是悬挂着荣威、名爵、智己这些中国自主品牌的标志。
这意味着每卖出10辆车,就有超过6辆是“国产货”。
这个数字的背后,不是靠低价,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实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换来的。
上汽的自主品牌布局,就像一个分工明确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清晰的任务。
比如,家里的顶梁柱是荣威和名爵这两个品牌,它们主要负责满足最广大普通家庭的用车需求。
荣威D7 DMH这款混动轿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表现可以说让同价位的车型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根据实测,这款车的续航里程能超过2200公里,百公里油耗低至2.49升。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你加满一箱油,差不多能从北京一路开到广州,这对于一款十来万的家用车来说,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它通过创新的技术,在保证动力足够用的前提下,把节能做到了极致,所以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第一个月订单就超过了1.5万辆,说明老百姓对这种高性价比、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是非常认可的。
名爵品牌则继续发挥它的运动特长,同时也在积极地向新能源和智能化方向转型,计划在两年内推出13款新车,这个速度和决心,也展示了它强大的研发和资金实力。
如果说荣威和名爵是家里的中坚力量,那么智己汽车就扮演了“技术先锋”的角色,它的目标是冲击高端市场,直接和国际上的豪华品牌进行竞争。
过去大家总在问,我们中国品牌到底能不能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端豪华车?
智己L6用技术给出了回答。
它搭载了一种叫做“光年”的固态电池,这项技术是行业里的一大突破,能让车辆的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这一下子就解决了很多人对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也让它在和国际豪华品牌同台竞技时,有了自己最核心的技术优势。
再加上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和豪华的内饰配置,智己正在用实力证明,中国品牌不仅能做高端,还能在科技上做到领先。
当然,还有上汽通用五菱这个“人气王”,它走的是“新能源国民化”的路线,让新能源汽车不再是少数人的选择,而是普通大众都能买得起、用得上的日常工具。
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32.2%的成绩,就足以说明它的群众基础有多么扎实。
这样一来,从满足大众需求的国民车,到探索前沿科技的高端车,再到普及新能源的亲民车,上汽的自主品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矩阵,覆盖了几乎所有的消费群体。
这股力量的崛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汽车市场过去由合资品牌主导的格局,我们自己的车企开始真正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其次,光有好的产品还不够,在今天这个“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竞争已经从单个产品延伸到了整个服务生态的比拼。
汽车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可以连接万物的智能终端。
上汽很早就看清了这一点,并着手构建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在公司内部,它进行了一次大的整合,把原来分散的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打通,形成了“大乘用车”板块。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以前各个环节可能是各干各的,现在变成了协同作战,资源共享。
研发出来的新技术能更快地应用到新车上,统一规划生产能降低成本,销售团队也能更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
这种高效的整合模式,是其自主品牌销量能大幅增长的重要保障。
在外部合作上,上汽选择和各个领域的顶尖高手“交朋友”。
比如,在智能驾驶这个核心技术领域,它和芯片公司地平线进行深度合作,把最新的智能芯片用在自己的主力车型上,实现了像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城区记忆行车这样以前只有在顶级豪车上才能体验到的功能,大大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合作,是和手机制造商OPPO共同开发的“车手互联”技术。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上车后手机导航要重新设置,听歌要重新连接蓝牙,很麻烦。
而上汽的这套系统,可以让你无论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手机,一上车就能和车机无缝衔接。
手机上的导航路线、音乐播放列表会自动同步到车机大屏上,甚至你还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辆的空调、车窗。
这项技术覆盖了市面上超过90%的手机品牌,几乎做到了人人可用。
通过这样的合作,上汽正在把汽车从一个单纯的出行工具,升级为一个懂你的智能生活伙伴。
最后,一个企业的真正实力,不仅要看它在国内市场的表现,更要看它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
中国汽车出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给人的印象都是以低价换市场。
而上汽正在努力改变这一局面,它的全球化战略,不是简单地把车卖到国外,而是在当地进行深度耕耘。
如今,上汽的汽车已经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连续8年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的位置。
它的成功秘诀在于“因地制宜”。
比如,在汽车工业最发达、法规最严格的欧洲市场,上汽并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先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深入研究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消费者的用车习惯。
欧洲对环保要求极高,上汽的工程师就专门针对欧洲标准优化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欧洲消费者注重实际续航,他们就通过改进技术,让车辆的续航能力真正符合欧洲用户的期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MG名爵这个品牌。
这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英国品牌,在上汽手中焕发了新生。
上汽为其注入了全新的技术和设计,并根据不同市场的文化特点进行本地化的品牌营销,让MG不仅在中国热销,更在全球20多个国家进入了销量榜前十,成功地在海外市场树立了高品质的品牌形象。
未来,上汽还计划在海外推出更多新车型,并把固态电池这样的前沿技术应用到出口产品中,它的目标已经不只是单纯地输出产品,而是要向全球输出中国的技术和标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