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你可能不信,9月16日那天,全国“汽圈”都嗨得有点不正常——央视财经的聚光灯,说是横空出世,其实也就那么“闷声干大事”地,直接砸进广西柳州的东风柳汽工厂,末了一场两小时的“云探厂”,把无数网友的好奇心撩到飞起。
谁能想到,一家搞车的央企,从研发的油泥小屋撬开神秘大门,到后端那群机械臂挥舞——有点像变形金刚在跳广场舞——再到“魔鬼测试场”里车辆像过关斩将一样反复折腾,最后还让用户和企业管理层对话,画风多变得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差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看了一部工业版的“速8”。
咱先别急着下定论,“广西制造”,这标签看着本土,实则暗藏杀机,一不小心就干到“全球智造”,这气魄,说是国家队,也一点不虚。
说到东风柳汽,喜欢车的朋友不陌生,商用车也好,家用车也罢,它做得都稳扎稳打,不跟风,不浮夸,没事还搞搞创新,小动作颇多。
第一次听到他们两大品牌“乘龙”和“东风风行”并列亮相——一个主打商用,一个玩转家用,细品,这路子就是“左手硬汉,右手暖男”,逮住谁都能聊得上。
“乘龙那牌子,1991年就有了”,坊间早有传说,轻卡重卡一把抓,主打靠谱和运输专业,物流圈子混迹的小伙伴有事没事都要搬出来夸两句:“卡友首选,没毛病!”
而“东风风行”这个老牌MPV的专家,那是家用车的优等生,曾经一脚踹碎过合资垄断的玻璃门,彻底把家庭用户和年轻群体的眼球吸引了过来。
品牌双轨齐发,不管是工厂里嘈杂的发动机轰鸣,还是家庭用户的温馨车内自拍,从货运到休闲,民生需求和工业实力都照顾到了。
“国家队”战略眼光,没别的,就是两句话——工地上有它,家庭里也缺不了它。
别以为品牌堆砌只是表面功夫,咱们看看东风柳汽的研发细节,活脱脱就是“强迫症界的天花板”。
央视点明,造型开发中心那地方,堪称公司里的禁地,有几人能进,咱们普通人想都别想。
那油泥模型小屋,卡在星海V9的1:3油泥模型上,强调的不是科技感,是质感。
设计师们耗时三个月改了五轮,连曲线上偏差到0.1毫米都在折腾,每一刀都像那句老话——“雕刻自己,雕刻世界”。
什么“中国结”啊,“青云梯”啊,听着文艺,其实都是为了让车有辨识度。
你以为只有乘用车型讲究,纯电重卡“乘龙翼威5”同样不马虎。
“中国龙”为设计灵感,“龙睛”大灯“刷”地一闪,造型前卫还不忘搞空气动力学,小身板大能量,节能又有范儿。
归根结底,工业造型也得过审美这个关,“中国味道”这牌,有点像是把家传祖训和潮流短视频硬核结合,没谁了。
“可靠性”这事,可不是嘴上念念,“整天在魔鬼测试里混”才是真的硬。
NVH实验室那声音测试,网上有人打趣,东风柳汽家的商用车,怠速声比家用洗衣机还低,馋哭了不少资深老司机。
乘用车更神奇,星海V9车内噪声比行业标准优,一家人自驾游,一路聊八卦都不怕被风声抢戏。
谁知晓,那模拟道路试验室,一台车顶着四个金属圆盘,下有搓板坑洼,不停转悠,20天不歇,相当于跑了10万公里,这耐力,比隔壁健身房的老表还猛。
商用车领域更离谱,乘龙重卡得百万公里路试、发动机几十万个小时“不坏”才能领毕业证,再加个车架重载冲击,累计下来,测试师本人都快被车“折磨疯”了。
“军工水准”不是吹的,东风柳汽咋都爱往极限里整事,靠谱的口碑也不是一蹴而就,好车就是靠折腾堆出来的。
不过,讲到“绿色+智能”工厂,才是现代智造的灵魂。
你见过车间里4000吨自动化生产线齐步走吗?乘龙卡车的冲压车间就是那梦游科技的代表。
激光拼焊技术“刷刷两下”,材料分配精确得像人工智能点外卖,合格率直接拉到满分。
焊装车间则更狠,136台机械臂组成“无人军团”,高自动化率,实现百余车型共线“走秀”,这灵活性,足以让同行羡慕到流泪。
车漆涂装弄水性3C1B工艺——漆面耐候超长,南方这阴雨天,即便过几年也能有“新车既视感”,谁说国产车不扛造?
总装车间“快节拍”,20JPH生产效率狂飙,交付日子赶着过年,用户不用等得心焦。
环保方面,更是用心到家,中水回用技术用来养鱼,污水处理完了,小鱼游得欢,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什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乘用车生产同样高标准,有些环节甚至更“变态”,用户要求高,企业也得“鸡血”管控。
话说回来,测试场才是终级PK地点,460亩占地,目测能踢几十场世界杯。
央视那镜头一转,乘龙翼威5重卡拉着49吨,轻松爬20%的陡坡,恒速控制不让刹车冒烟,重载也能稳住,司机们开心得都想给它颁个“老司机之星”。
家用车星海V9也不示弱,自动紧急刹车系统AEBS,行人横穿马路,系统一眼扫到,立刻稳稳刹停,教科书式规避碰撞,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小孩乱跑受伤。
极窄车位自动泊车测试,比普通老司机还自如,高能精准,停车变得像玩积木一样丝滑。
“极限测试,极端环境”,东风柳汽建了全国三高基地,高温高寒高原跑得飞起,零下三十,高至五十度,不管是滴水成冰还是酷暑烈日,它都稳如老狗。
到底还是要保障用户安全,车厂真能下苦功夫,也难怪口碑刷得一片热烈。
企业初心这一块,有人说是营销,但“望子乘龙”公益项目可不是摆样子,实实在在干了事儿。
2021年起,卡友子女读名校全额资助,1千多位考上高中或大学的卡友孩子拿了奖学金,今年又把关怀扩展到家用车风行用户。
党委书记刘小平的原话:“每一辆车都要对得起用户的信任”,国企责任味拉满,别说鸡汤,这一锅确实熬得有点香。
未来规划也够胆,MPV、SUV、轿车,一口气放言三年造15款乘用车、30款商用新车,还想在2030年海外销30万辆,“中国制造”浪到全球。
71年老厂,从1954造广西第一辆车,到今天“商乘全家桶”,技术在变,初心不变,央视这次明摊探厂,也算让国人的智造信心再拔高一截。
把商用车当成工业基石,家用车填补民生需求,技术自立干掉外资壁垒,全球化扩展更是野心满满。
“龙行工程”再上量,按照这节奏,未来汽车圈估计都要卷死一批。
匠心71载,写不尽的中国智造,不为面子,只为里子。
你说这次央视直播,有几个亮点让你印象最深?
东风柳汽的硬核智造,哪一点最让你“心动”?
留言聊聊,说不定你家下一辆车,就是它造的呢!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