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4S店提车或者做保养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有销售这样跟你说:"哥/姐,今天保养免费送您三次精洗内饰+发动机舱深度清洁+四轮定位检测,全套下来值800多呢!"很多车主一听眼睛都亮了,“这种好事不要简直天理难容!”但是事后才发觉,被这些"免费服务"可是坑惨了。
今天兔兔就跟大家一起结合无数真实车主经历,掰开了揉碎了聊:咱们去4S店做保养/维修时,那些销售恨不得塞到你手里的"免费/特惠服务",到底哪些是真划算,哪些是纯套路?记住这5个雷区,少花冤枉钱。
第一坑:免费精洗内饰=白擦一遍灰?
提新车时销售拍着胸脯说:"首保免费送内饰精洗,比外面洗得干净多了!"结果做完才发现:座椅缝隙里的饼干渣还在,中控台只用湿抹布抹了一遍,太阳一晒全是水印。更绝的是,他们往皮质座椅上喷了层亮油,当时摸着滑溜溜的,半年后皮质全开裂了——那亮油根本不是保养用的,就是便宜的工业蜡,堵死了皮革呼吸孔。
真相:4S店的"精洗"成本可能连50块都不到。真要洗内饰,自己买瓶中性清洁剂(某宝20块能用半年),重点擦座椅缝隙、杯架这些藏灰的地方;皮座椅用专用皮革护理剂(别买带亮片的),一个月擦一次就行。记住:内饰精洗≠深度清洁,别为了"免费"让车提前变"老车"。
第二坑:发动机舱深度清洗=给电路泼胶水?
前阵子刷短视频,看到有人把发动机舱洗得锃亮,评论区全是"好专业"的点赞。但修车师傅看了却直摇头:"发动机舱里有传感器、保险盒、各种线路,拿高压水枪一冲,水渗进插头里,轻的短路报警,重的直接趴窝!"
4S店的"深度清洗"更坑——他们用的清洁剂含有强腐蚀性成分,能把发动机表面的油泥冲掉,但同时也会腐蚀橡胶密封圈。我邻居的车洗完没俩月,水泵密封处开始漏防冻液,4S店说"正常老化",最后自费花了1000多。
真相:发动机舱根本不用频繁清洗!新车前3年,只要不漏油、不进土,用吹风机吹吹灰尘就行;真有油泥,买瓶发动机舱专用清洁剂(喷完等5分钟再擦),比高压水枪安全10倍。
第三坑:四轮定位检测=换个说法卖套餐?
浙江某车主的SUV突然跑偏,去4S店检测,销售说:"免费做个四轮定位吧,检测费要299呢!"结果做完告诉他是"定位参数偏差",必须做"精准定位套餐",最后里里外外花了1200。后来他找了个路边店,用手机APP测了下定位数据,和4S店的"检测结果"一模一样——根本没必要做。
真相:四轮定位不是"检测"出来的,是"调"出来的。如果你的车没撞过、没换过悬挂,轮胎磨损均匀,根本不用做定位。就算跑偏,先检查轮胎气压(左右差0.2bar就能跑偏)、刹车片是否拖刹,这些都排查完再考虑定位,省下1000块够加半箱油了。
第四坑:免费轮胎养护=给轮胎涂指甲油?
做保养的时候销售说:"轮胎老化了?我们免费做轮胎养护,涂层能防紫外线,延长寿命!"结果做完,轮胎表面亮得能照人,可才过了3个月,轮胎侧面开始鼓包——那"养护涂层"是劣质橡胶油,把轮胎表面的老化层糊死了,里面该裂还是裂,反而加速了损坏。
真相:轮胎养护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定期检查胎压(每月一次)、观察胎纹深度(低于1.6mm必须换)、每1万公里调换前后轮(防止偏磨)。至于那些"养护套餐",本质是给轮胎抛光+涂劣质油,看着亮,实则伤胎。
第五坑:延保服务=花钱买安心?
兔兔身边一个朋友去年花3000块买了5年10万公里的延保,结果今年发动机大修,4S店说"不在延保范围"——原来他的延保合同里写着"非4S店保养不赔"。更气的是,他买车时销售说"延保包含所有部件",合同里却把易损件(刹车片、雨刮器)全排除了。
真相:延保不是"万能险",本质是保险公司和4S店的合作产品。如果你一直都在4S店保养,且记录齐全,延保可能有用;但如果偶尔去外面修车,或者买了车打算开5年内换掉,延保的钱不如存银行——现在新车质量都不错,5年内出大毛病的概率比中彩票高不了多少。
最后说句大实话:4S店的"免费/特惠服务",本质上是用低价吸引你进店,再推销高利润项目。咱们作为消费者,别被"免费"俩字冲昏头脑,遇到推销先问三句话:"这服务具体做什么?用什么产品?不做会有什么影响?"想清楚再决定。毕竟,养车的核心从来不是"多做服务",而是"少做智商税"。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部评论 (0)